超1.6万亿元税惠“红包”助经营主体强信心增动能
发布时间:2023-11-28 13:32:12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admin  点击:3235次

今年,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实施一系列延续、优化、完善的税费优惠政策。国家税务总局11月27日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至10月份,全国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16607亿元,其中民营经济纳税人是税费优惠政策的主要受益对象,金额占比近75%;制造业及与之相关的批发零售业是享受优惠占比最大的行业,受益最为明显。

超1.6万亿元税惠“红包”落袋,让经营主体收获了真金白银的支持,得以在发展之路上轻装上阵,进一步稳定了市场预期、提振了市场信心、激发了市场活力。

超40万户企业提前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

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则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是支持科技创新的有效政策抓手。这一政策聚焦企业研发投入,在企业研发支出据实扣除的基础上,再按比例多扣除一部分,进而减少企业应纳所得税,为企业增加现金流。国家税务总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让研发投入越多的企业,享受到越多减税,有利于引导企业形成“政策引导—研发投入—效益提高—加大研发投入”的良性循环。

“今年前三季度,仅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一项,公司就享受到500多万元的税收优惠,我们将把这些资金投入后续研发项目,推出更多更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山西银圣科技有限公司财务人员贾燕玲告诉记者,“公司注重研发,每年要把五分之一的销售收入投入研发,因此实现了从一个生产初级氧化镁产品的小工厂到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转变。对我们来说,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产生了很好的正向激励,进一步增添了创新动能。”

近年来,我国不断优化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今年3月,符合条件的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由75%统一提高到100%,并作为制度性安排长期实施。同时,新增7月预缴申报期作为政策享受时点,引导企业更快更好加大研发投入。前三季度,全国共有40.3万户企业提前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有效增强了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的底气。

民营经济纳税人享税费优惠金额占比近75%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各项税费优惠政策的主要受益对象。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至10月份,全国民营经济纳税人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12385.6亿元,占全国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金额的近75%。

记者了解到,为支持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今年年初,我国明确继续对月销售10万元以下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对适用3%征收率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减按1%征收率征收增值税。今年8月,按照国务院部署,上述政策执行期限延长至2027年12月31日,进一步稳定了市场预期,提振了发展信心。

据了解,税务总局重点聚焦以民营企业为主体的广大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所盼,有针对性地推出了28条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的便民办税举措,并指导各地税务部门推出配套服务举措,切实为民营企业纾难解困。

此外,留抵退税政策对支持民营经济、激发市场活力也具有重要作用。在广东,茂名市电白区税务局定期梳理符合增值税留抵退税纳税人及出口退税纳税人的名单,通过实施“滴灌式”宣传、精准式辅导等多项举措,畅通企业减税降费“绿色通道”。

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以真金白银的方式充实了广大民营企业的现金流,起到了提振信心、激发活力的积极作用。

开展政策精准推送超5亿次

税惠“红包”精准直达的背后,是便捷高效的办税服务。“税务部门会根据不同行业、地域、企业类型、人员身份等,依托税收大数据自动识别、匹配和推送相应的政策内容,综合采取事前告知、事中提醒、事后跟踪的方式,进行‘线上+线下’全流程递进式推送,让符合条件的纳税人缴费人尽快享受到政策红利。”国家税务总局纳税服务司司长沈新国介绍,今年8月以来,持续开展政策精准推送超5亿次,让“政策找人”落到实处。

谈到“政策找人”服务,西藏日喀则市强瓦机械租赁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旦增平措话语里满是肯定:“打开电子税务局,就能看到税务部门推送的税费政策提醒,一键点击就能获取,不用自己再到处找,很方便。”

据介绍,今年以来,西藏税务部门通过税收大数据后台筛选、部门间信息共享等措施,精准筛选符合优惠政策条件的企业,形成政策精准推送清册;在江苏,无锡市惠山区税务部门通过“税收网格员”模式进行兜底服务,借助税企交流群、征纳互动平台等加强各类税费新政宣传和操作辅导;在山东,济南市莱芜区税务局组织业务骨干主动上门为高新技术企业解答涉税问题,认真梳理辖区内高新技术企业信息和数据,量身定制专属服务手册,确保企业知政策、会申报。

国家税务总局有关负责人表示,税务部门将不断优化税费优惠政策精准推送流程,用更大力度、更实举措确保政策红利精准直达经营主体,充分释放创新激励政策效应,让政策落实加力前行,帮助经营主体减负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