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信医疗》读书会在北大医学部举办
发布时间:2024-06-10 20:31:54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admin  点击:1416次

6月7日,《失信医疗》读书会在北京大学淑范医学图书馆举办。本次读书会由北京大学医学图书馆馆长张卫光教授主持,多位专家学者、师生、书友齐聚一堂,围绕着《失信医疗》一书从不同的角度交流阅读体会与延伸思考。

在读书会上,《失信医疗》译者北京大学博士梁佳媛分享了自己在翻译这本探讨美国公共卫生领域与医疗实践领域前沿问题的书籍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和获得的收获。她的译介工作经历了5年时间、6次稿件修改,其间面临医学专业性、原文表述非正式性等困难,几乎花了其他人员译介书籍3倍的时间。

“《失信医疗》这本书就是为读者提供认知与理论上的启发,支持国内各领域阶层的读者,从美国医疗的案例中汲取经验,以更多元的视角考察中国医疗卫生体系的现行模式,进而做出更为合理的发展规划。”梁佳媛分享了自己的体会。

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医学部原常务副主任柯杨从生命复杂性的角度探讨了整合医学发展的必要性。他表示,在面对生命问题、疾病问题等复杂问题时,需要概率因果的思维方式而不是单一因果的思维方式。柯杨还强调了社会医学思想方法的重要性,三级医疗承载不了健康的全部,决定健康的因素不仅是医疗,公共卫生、个人行为、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等都是健康的决定因素。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数字所生物医学信息中心首席科学家唐金陵强调,在医疗之外,个人生活方式、环境等社会决定因素对健康起到重要作用,并提出我国的医疗卫生体系的改革不能照搬美国的经验。北京大学全球卫生研究院院长、世界卫生组织前助理总干事任明辉同样指出,翻译《失信医疗》一类的书,是希望从美国卫生医疗的反思来看待如何更好地深化我国的卫生体制改革,让健康中国真正走向明天。

就我国医疗发展动向的话题,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司副司长邢若齐进行了分享。她认为,我国面对人口的快速老龄化,医疗资源的压力不断加大,如果能将初级卫生保健不断加强、完善,在基层能够解决普通病、常见病,就近解决就医问题,可以一定程度上减缓医疗保障系统的压力。

国家医疗保障局医药管理司司长黄心宇强调了要确立中国医疗卫生体制的道路自信,并从《失信医疗》中总结出美国医疗体系对中国的启示。他表示,中国的医疗卫生体系应保持好自身的优势,有选择地借鉴各种经验与模式,树立有限的目标并逐步地推进。

读书会的最后,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医学部主任韩启德院士作出了总结:“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发就是,决定健康的主要因素不是医疗,而是书中提到社会因素和生活习惯。”他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