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气候变化与保护生物多样性如何协同增效?
发布时间:2021-10-15 01:16:38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于天昊  点击:8903次

全球气温升高,将导致生物多样性数量锐减
应对气候变化与保护生物多样性如何协同增效?

◆本报见习记者 于天昊

应对气候变化与保护生物多样性,听上去似乎没有什么直接联系的两个概念,实际上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在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过程中,应对气候变化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

10月14日,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的“生态文明主题论坛”上,各方专家学者汇聚一堂,解读了应对气候变化与保护生物多样性之间的密切联系,以及如何注重两者的协同推进。

为什么说应对气候变化也是保护生物多样性?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公约秘书处副执行秘书大卫·库伯表示,保护生物多样性、应对气候变化、应对全球健康危机,将是未来10年人类共同面对的三大挑战。

“气候变化本身就是生物多样性的主要驱动因素。如果气候变化趋势得不到缓解,那么将会成为导致生物多样性丧失的最大驱动因素。”大卫·库伯在开场发言中明确表示。

大卫·库伯指出,根据目前的调研评估显示,如果全球升温2摄氏度,那么导致的生物多样性锐减数量将可能是升温1.5摄氏度的两倍。

例如,被称为“海中雨林”的珊瑚礁,由于海洋表面温度上升将导致珊瑚白化,即珊瑚与虫黄藻之间的共生关系瓦解,珊瑚排出虫黄藻,失去颜色(白化)并濒临死亡。此外,气候变化还会对植物物种的丰富度、分布格局等产生深刻影响,对一些爬行与两栖类动物的孵化结果产生影响,引起物种向低温方向移动,甚至导致生态系统结构、功能以及多样性发生改变。此外,气候变化引发的极端天气,会使得植物受损,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等。

“保护生物多样性对应对气候变化而言也同样重要。”大卫·库伯说。

人类活动导致的土地覆被变化显著地增加了温室气体,砍伐森林或引发山火,会将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植被覆盖率的下降,又会导致水循环发生改变,造成季节性干旱,加剧植被覆盖的进一步衰退。同样,沼泽或泥炭地退化,温室气体也会被释放。

“因此,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策略,要得到民众的支持,民众也应当注重生物多样性的维护,避免在非农业地区开垦,同时自觉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大卫·库伯说。

应对气候变化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气候变化是人类生存和发展面临的现实、紧迫、严峻的挑战。”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表示,“当前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已经纳入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布局,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至关重要。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提醒我们:应对全球性挑战,建设生态文明,要坚持系统思维,不能就发展谈发展,就生多(生物多样性)谈生多,就气候谈气候,就环境谈环境。”

解振华表示,要将保护生物多样性、应对气候变化、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政策行动,融入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促进就业、保障健康、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之中,实现协同增效,促进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当前,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呈现加强协同、相互促进的趋势。”解振华说。

“习近平主席在COP15领导人峰会上强调,要以绿色转型为驱动,助力全球可持续发展。要建立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把生态优势转换为发展优势。”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李政说,“保护生物多样性,充分发掘自然潜力,促进气候行动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协同增效,这要求我们不仅仅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道路上加速变革,还要加强与自然的联系,为解锁自然潜力贡献创新方案。”

展望未来:我们可以做什么?

“全球可持续发展正进入碳中和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引领的新时期。”中科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副院长王毅说,“目前,近120个国家提交或宣布更新自主贡献目标,130个国家已经或准备提出碳中和目标。在此基础上,COP15将为2020年后生物多样性保护设定新的战略框架及雄心,以及更为务实的目标。”

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积极成果的背景之下,如何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实现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成为专家讨论的焦点。

“我们要坚持系统观念,要从落实责任、制定政策、采取行动、科技创新等方面着力建立健全‘四个体系’。建立自上而下统筹协调的‘双碳’责任体系,明确各类主体任务。建立政策的支撑体系,加强相关立法工作。建立同频共振、同向发力的行动体系,把大家动员起来,宣传引导,制定差别化政策。最后,要建立着眼突破双碳创新的科技体系。”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院长李海生指出。

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中英气候风险评估项目第二专家组组长巢清尘说:“以往,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工作总是被分开处理,但实际上,二者关系非常密切。在未来面对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工作时,要以‘关联耦合’的观点来看待。未来我们应当注意到,可持续的农业、森林的管理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将发挥巨大作用,有利于环境保护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本报记者童克难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