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低碳再加码 各地圈定产业重点
发布时间:2022-02-17 09:37:41  来源:经济参考报  作者:admin  点击:1292次

地方两会透露出各地今年施政新动向。《经济参考报》记者注意到,加快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成为2022年各地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突出亮点。多地谋划出台地方版“双碳”政策体系,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并敲定绿色低碳产业发展任务书,其中,推进风电、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和氢能、核能等清洁能源发展成为布局热点。

  完善“双碳”政策体系

  刚刚过去的2021年,不少地方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减污降碳有力推进,交出了绿色发展“亮丽”成绩单。

  地方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21年,江苏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整体布局,生态环境质量创新世纪以来最好水平。山西开展工业企业超低排放改造46家,完成清洁取暖改造99.31万户,“散乱污”企业实现动态清零。河南实施重点用能单位节能降碳改造,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达到35%。山东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增长35%。

  2021年,各地也在加快出台“双碳”政策,并在碳市场、碳金融方面取得新突破。四川出台支持绿色低碳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18条政策,将碳排放约束性指标纳入评价考核体系,试行环评预审制度。黑龙江成立低碳企业联盟,140家重点企业纳入全国碳市场管理。上海制定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意见、碳达峰实施方案,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在沪上线运行。

  此外,甘肃建立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机制,对7大行业重点控排单位开展碳排放核查,首批19家电力企业纳入全国碳市场交易。重庆制定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方案,整改“两高”项目122个,累计建成绿色园区15个、绿色工厂171个,发行绿色债券142亿元。湖北建成运行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系统,碳市场配额成交规模居全国前列。江西完成碳达峰碳中和总体设计,全国有色金属行业首单碳中和债发行。

  2022年,加码绿色低碳发展仍是地方经济和产业转型的重头戏。其中,完善“双碳”政策体系是关键一环。

  山西提出,制定“双碳”工作实施意见和碳达峰实施方案,落实落细碳达峰碳中和“1+X”政策体系各项任务。吉林提出,制定完善碳达峰实施方案及重点领域支撑方案,建立健全碳达峰碳中和政策保障体系。江苏提出,制定碳达峰行动方案,实施与减污降碳成效挂钩的财政政策。山东提出,制定碳达峰实施方案,建立覆盖重点领域的能耗统计监测体系。海南提出,研究出台碳达峰实施方案,编制项目引进低碳指南。

  圈定绿色低碳产业发展重点

  不少地方将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作为加快产业转型的重要发力点,并圈定绿色低碳产业发展重点。

  根据地方政府工作报告,推进风电、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和氢能、核能等清洁能源发展,实施绿色制造工程和重点行业绿色化改造等成为布局重点。

  四川提出,加快发展绿色低碳优势产业。聚焦清洁能源产业,加快水风光气氢多能互补一体化发展。打造国家天然气(页岩气)千亿立方米级产能基地,支持发展氢能源。聚焦清洁能源支撑产业,大力发展成德高端能源装备产业集群,推动晶硅光伏、能源装备、多元储能等产业重大项目落地。聚焦清洁能源应用产业,促进动力电池产业发展壮大,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提档升级,发展氢燃料电池汽车,构建成渝氢走廊。

  此外,宁夏提出严格产业管控目录,开展重大项目节能评估和产能置换。贵州提出推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加快抽水蓄能开发建设。河北提出积极发展风电、光电、氢能,推动新型储能发展。重庆提出建设绿色建筑产业园,大力培育循环经济、生态产业和节能环保产业。广东提出实施绿色制造工程和重点行业绿色化改造,推进产业园区循环化发展。

  不少地方还明确具体指标。上海提出,加快闵行燃机、海上风电等项目建设,新增光伏装机30万千瓦。淘汰落后产能500项,推动500家重点用能企业节能技术改造,新增50家绿色制造企业。实施公共建筑节能改造400万平方米。新投放3000辆新能源公交车,全面完成内河泊位岸电标准化改造。

  浙江提出,狠抓百个千亿清洁能源项目建设,启动700万千瓦清洁火电、100万千瓦新型储能项目开工建设,新增风光电装机400万千瓦以上。安徽提出,布局建设一批光伏发电、风电、生物质发电等项目,新增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350万千瓦以上。

  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也将加快推进。新疆提出积极推进准东、哈密北、南疆等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建设。广西提出加快防城港、贵港、梧州、百色、玉林等5个国家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和梧州国家绿色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创建3个以上绿色园区、20家以上绿色工厂。

  工信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副司长尤勇表示,绿色低碳产业是推进工业绿色低碳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壮大培育绿色低碳产业,既可以提升工业竞争力,也可以为交通、建筑、农业、通信等各行业提供绿色低碳产品。

  无锡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吴琦认为,发展风电、光伏等新能源是推动能源转型、实现“双碳”目标的必然要求。从上游的原料生产与制备,到中游的设备制造与组装,再到下游的新能源发电与利用,新能源产业链较为完整,涉及很多关联产业。新能源项目的推进,对于产业链上下游公司来说是利好,可以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有序推进绿色低碳发展

  业内人士认为,2022年,各地推进“双碳”计划更加强调稳步有序。

  华西证券宏观首席分析师孙付表示,2022年,各地更加强调稳步、有序推进“双碳” 计划,统筹做好能耗“双控”和能源保供。国盛证券宏观首席分析师熊园也认为,在“双碳”方面,2022年各地更加强调“有序”推进,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发展新能源、重点行业节能减排是主要发力点。

  “从各地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可以看出,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与社会体系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厦门大学经济学院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孙传旺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

  孙传旺表示,2022年各地将围绕绿色低碳转型落实三类重点工作。第一,在制度上进一步完善有利于持续有效降碳的机制体制,包括碳统计核算、碳排放权交易、碳汇开发与交易、降碳考核约束与激励机制等,培育低碳发展的制度能力。

  第二,在供给侧有序推进低碳产业发展,包括清洁能源、电力装备、特高压线路、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与氢能产业等,强化地域资源优势,壮大低碳发展基础。

  第三,在需求侧促进生产与生活方式转型,包括重点用能单位节能降碳改造与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绿色低碳园区建设、资源节约集约循环利用、居民绿色低碳生活等,突出通盘谋划科学统筹,提升绿色转型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