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观鸟经济与生态保护平衡发展
发布时间:2022-04-04 11:53:19  来源:福建日报  作者:admin  点击:1196次

  一次偶然的机会,笔者体验了一次观鸟活动。据介绍,现在特别流行的一个观鸟名词,叫“鸟塘”,即在一些鸟类栖息地的边缘,人为地进行投食或供水吸引鸟类前来,再通过伪装棚让拍鸟者躲在棚里观鸟和拍摄。这样做,既满足了拍鸟爱好者的需求,鸟塘建设者也有了创收渠道。

  随着白鹇、白颈长尾雉等观赏鸟类的经常性出现,一些鸟塘声名鹊起,为村民带来不菲的收入。因此,越来越多村民开始参与到鸟塘建设和观鸟经济中来。

  从保护区管理者角度而言,这是一件矛盾的事情。一方面,相关部门希望促进村民增收;另一方面,又担心对自然生态造成破坏。综观各地鸟塘发展现状,相关部门的忧虑确实有道理。白鹇生活在森林里,主要是觅食昆虫、种子和果实。投喂食物的行为,打破了白鹇及其相关生态链的平衡。比如,这是否会影响到某些昆虫数量?会不会影响一些特定种子的传播?投喂的食物也并不全是白鹇在自然环境中觅得的食物,这是否会对它们种群健康带来影响?长此以往,会不会让白鹇对投喂食物产生依赖性?回答好这些问题,才能确保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共赢。

  观鸟产业当然有其积极的一面,可以帮助转变当地村民的意识,从原来的“捕鸟”,变成“护鸟”,同时也给当地村民带来经济收入。只是,如何能遵循自然规律,减少不合理的观鸟、拍鸟,减少对自然生态的影响,也十分重要。正如此,正确的观鸟、拍鸟观念对于观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

  比如,不少省、市出台《野生动物保护管理条例》,明确规定要“制止追逐、惊扰、随意投食、引诱拍摄、制造高分贝噪声等干扰野生动物生息繁衍的行为”,把禁止诱拍鸟类等规定写入法律法规。

  又如,作为鸟塘塘主,更应该学习鸟类生态的专业知识,丰富自己的实践经验,讲述鸟儿的故事,宣扬鸟类保护的思想,这样才能做到观鸟产业长远地可持续发展。这样的自然教育,紧迫而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