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中旬,欧盟委员会对外公布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过渡期实施细则。随着CBAM即将落地,“碳关税”离我们越来越近。那么,CBAM将对中国企业带来哪些影响?各大行业在融入国际市场的过程中又将如何应对?
服贸会期间,全球绿色发展与碳中和主题会议开幕式与欧盟CBAM与中国产业双循环圆桌会议于9月3日在京举行。会上,中国工业行业组织、欧盟代表及相关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就如何应对CBAM分享交流。
全球绿色发展与碳中和主题会议开幕式与欧盟CBAM与中国产业双循环圆桌会议 中国经济网记者魏金金/摄
CBAM的执行落地将影响全球相关行业企业的运营策略。在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李毅中看来,中国碳交易市场2021年7月已正式开市,开局较好,但还需要更多企业融入,尽快使用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进场交易。
欧盟委员会税务海关同盟总司CBAM负责人Vicente Hurtado在视频中介绍,CBAM将于2023年10月1日正式启动,并将于2026年正式实施。据悉,第一批征收涵盖6个行业,即水泥、电力、化肥、钢铁、铝和氢。2023至2025年将作为试点阶段,所涵盖领域的产品仅需履行排放报告义务,欧盟在此期间不征收任何费用。从2026年开始,欧盟将逐年减少10%的生产企业免费配额直至2035年完全取消免费配额,同期要求产品进口者需要根据产品生成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支付碳费用,并逐年提高费率。除了这六个行业外,未来可能会延伸到更多行业。包括其制成品,像太阳能光伏板、汽车、五金、机械零件、服装、家具、玩具等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党委书记、会长葛红林表示,铝工业属于高耗能产业。据国际铝协统计,20多年来中国电解铝耗电量,即碳排放量从1995年的16500千W/吨不断下降。继2002年达到欧洲能耗水平后,已进一步下降至2021年的13500千W/吨。这归功于中国政府和企业对节能减排工作的共同努力。中国铝业集团党组成员董建雄对即将实施的CBAM提出两点应对建议,一是我们要继续加大对绿色低碳、节能减排技术的研发投入和应用,支持具有市场资源和技术优势的企业按照“新能源+”的方式实现铝产业链新模式发展。二是对于CBAM,要注重评价方式、评价机制的建立。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会长李寿生谈到,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化工市场,也是第一大化工生产国。“现在都在讲碳减排,但对于化工行业还有另外一种紧迫感,就是如何找到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的新办法、新途径和新出路。”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秘书长姜维表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钢铁生产国、消费国,也是最大的出口国。CBAM对中国钢材市场的影响,短期来看,影响有限。但从长远来看,对我国钢铁工业产生的影响可能是深远的。因为目前CBAM覆盖的范围已经在向钢铁行业的上下游进行延伸。对此,他建议中国钢铁行业EBT平台要争取我国绿色贸易相关的话语权以及公平贸易的权利,推进欧盟CBAM采信中国自己的平台。
科技部原副部长刘燕华表示,中国与欧盟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处于工业化的初期或中期,很多产品仍处于中低端;欧盟处于工业化后期,在碳排放问题上有历史责任。针对CBAM,中欧需要加强沟通和理解,只有加强合作,才能够实现共赢。“我们要抓住过渡期,企业、行业乃至宏观政策,都要有所准备,包括技术、法律、财务、监测、核算、碳市场、认证认可操作程序等。”
工信部节能和资源综合利用司原司长周长益谈到,应对CBAM最根本的措施还是要做好我们自己的节能减碳工作,一方面是在企业生产和转型升级过程中做好节能减排,另一方面在应对CBAM过程当中,无论是我们材料的准备还是相关谈判措施的出台,也要做好相关工作。
中国欧盟商会碳市场工作者主席黎瑞鑫认为,根据相关研究以及欧盟企业会员反馈,短期内,CBAM的实施,不会对中国企业有太大的影响;从长远来看,随着CBAM全面实施以及覆盖行业商品及碳排放的范围不断加大,加之欧盟碳价可预期持续上涨,CBAM对于中国出口商品的影响可能在未来5-10年内逐步显现。
“应对CBAM,最有效的方式应该是积极的低碳减排行动。”DEKRA德凯集团中国认证与业务保障总经理韦斌生表示,与其向欧盟交碳税,不如加大力度投入。
港华智慧能源执行副总裁张劲柏结合近年来实际业务开展情况,提出两点建议,一是利用物理方法,通过节能服务和绿电替代投资,帮助企业直接降低能耗;二是利用虚拟的方法,例如微电网、虚拟电厂、绿电、绿证采购和碳交易等方式,减碳降本。
“不管是应对欧盟的碳税,还是应对全国碳交易市场,我认为搭建自己的碳管理体系非常重要,因为碳管理体系实际上涵盖的方面非常齐全,包括碳排放的管理,碳交易的管理,碳资产的管理等。在应对CBAM过程当中,我们还要把数据管理做扎实。”上海宝碳新能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朱伟卿如是说。(中国经济网记者 魏金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