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瑞来
新鲜的笋竹原材在生产线传输带上流转、装车,即将运往竹循环经济产业园。在福建省南平市,这样的竹材分解点正一片繁忙、遍地开花。
近年来,南平立足毛竹资源全国第一的优势,努力把小竹子做成大产业。2022年,南平生产竹材500万吨,全市竹产业总产值连续多年位居福建第一。日前,南平出台《南平市竹产业千亿行动方案》,计划到2030年,全市竹产业全产业链实现产值1000亿元以上,一产产值150亿元以上。
要实现竹产业千亿产值目标,这根竹子要怎么“烹饪”才能真正“吃干榨净”?对此,南平推出三道竹产业发展“开胃菜”。
“一道鲜”,实现竹山变“金山”
“以往毛竹砍下来,要拉去老远的工厂卖,扣除人工、运输成本,利润很少,尤其是偏远的竹山累死累活也赚不了几个钱。”唐科村村民老鲍数着卖竹子刚赚到的钱说,“现在就不一样了,直接卖给分解点,他们要量大,我还省了运输费,赚得一下就多了。”
今年以来,南平全力打造竹山附近分解点,每1万—1.5万亩左右毛竹林附近建1个,目前在建的就有24家,让新鲜笋竹材得到高效利用,让下游笋竹企业“吃”到更多标准化半成品等,让竹农尝到新甜头,极大提高了竹农生产积极性,有效打通了产业链、供应链。
南平还鼓励各重点产竹县实施“村社联合经营模式”,引导竹农以竹林资产入股组建合作经济组织,转变竹山分散经营现状,全市累计组建按股份分红笋竹合作经济组织145家,面积约40万亩。同时,作为国家林业碳汇试点市,南平已在福建海峡股权交易中心达成全国首笔竹林碳汇交易,交易额达124.2万元。
目前,南平拥有竹林652.7万亩,立竹11.4亿株,年产竹材2.7亿根,近35万人从事竹林培育相关工作,户均年增收约1.5万元。
“二道鲜”,竹“智”多谋产业兴
在南平及周边地区的竹海里,人影逐渐少了,机械作业声反而不绝于耳。
近年来,南平与中国机械科学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加快全市竹产业“机械换农”“机器换工”步伐,已培育上睿机械、云宇机电、意创机械制造等多家竹工机械生产企业。南平还同时探索设备共享租赁模式,鼓励组建机械化采伐专业队伍,对专业队伍购买机械、工人社会保险缴纳等给予补助。
此外,作为全国林业改革发展综合试点市、全国竹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市 、中国竹工机械产业基地,南平新出台了《南平市推进“以竹代塑”示范城市建设实施方案(试行)》。
南平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南平将通过建设一批全竹产品场景应用典范,打造竹博会等市场推广平台;全市机关单位率先应用竹产品等,鼓励重点行业使用“以竹代塑”产品作为包装材料,开拓竹产业新赛道,促进南平市竹产业高质量发展。
“三道鲜”,拟向竹林要“蛋白”
走进建瓯绿剑食品有限公司,即食“手剥笋”清香扑鼻,新兴笋制食品琳琅满目。
“‘手剥笋’没有任何添加剂,是纯天然的绿色食品。带壳笋制品能留住竹笋的清香,还能保留更多营养成分。”该企业负责人介绍,“以前,国内市场竹笋食品加工工艺与标准大多参照日本,国内笋竹企业在定价等方面均无话语权。这些新兴产品刺激了国内市场,让我们有了与外企讨价还价的底气。”
近年来,南平全力打好竹笋产业转型升级仗,从原来的纯粹卖食材,向生产即食食品、小包装化产品转型,全市规模以上笋企就有10余家,形成了笋食品上游水煮笋、手剥笋,下游预制菜、电商零食等完整笋产业链条,近10万人在笋竹加工企业就业,人均年收入5.2万元左右。
“建瓯市连地村具有独特优势,种植出的笋是可以生吃的白笋,像这样独具特色的高品质笋产地我们还有不少。”南平市林业局竹业科工作人员介绍,当前南平正与众多院士专家一起针对南平竹笋进行调研、采集与检测,联合编写《南平笋》白皮书,深入挖掘研究白笋生吃、好吃的秘籍。
南平还将继续探索研究竹蛋白粉、种植富硒笋等,开发高蛋白的“森林蔬菜”,真正“吃干榨净”一根竹,有效提高竹林经营效益,促进竹笋提质增量、竹农增收致富,为乡村振兴作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