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近三年年均增长6%以上,去年达到9.2万亿元;万元GDP能耗近三年累计下降15.8%,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突破9700万千瓦,PM2.5平均浓度近三年改善19%,国控断面优良水体比例达到83.7%……”这是山东省委副书记、省长周乃翔日前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提到的数据。
这一组组数据,正是山东省以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为总抓手,逐“绿”而行向“新”发力,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强省建设迈出坚实步伐的最好见证。
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侯翠荣告诉记者:“山东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统筹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去年全省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经济持续回升、巩固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全省生态环境系统要积极推进美丽山东建设,持之以恒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着力打造绿色低碳发展高地,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
扛牢经济大省责任,加快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2月18日,龙年春节后首个工作日,山东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高水平开放暨高质量招商引资大会,擂起山东高质量发展的战鼓,奏响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的强音;
2月26日,山东省委、省政府举行2024年春季全省高质量发展重大项目建设现场推进会,集中开工1007个重大项目,涵盖产业升级发展、“七网”基础设施、平台融合建设等领域,年度计划投资3520亿元;
2024年第一批“促进经济巩固向好、加快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政策1月1日起实施,7个方面50项政策“真金白银”支持企业发展。
从春节后首个工作日的高规格大会到重大项目建设现场推进会,再到相关政策的大力支持,山东坚定扛牢经济大省责任,抢抓战略机遇、靶向攻坚突破,加快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山东是经济大省,也是工业大省、制造业大省,工业规模体量大、供给体系全、动能转换快、两化融合深、发展态势好。2023年,山东省工业增加值达2.92万亿。产业升级步伐加快,规上工业增加值近两年平均增速达7.4%,11条标志性产业链加快培育,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超20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32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4.5万家。
走进山东文远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只见办公楼前一辆辆装满各类塑料管道、智能化污水处理设备等产品的车辆整装待发。热火朝天的生产车间里,伴随着机器的轰隆声,工人们正在各自岗位上忙碌着,一件件产品有条不紊地在传送带上传递。
“我们着力赋能环保装备、环保服务及固废循环产业三大板块布局,以技术产品化、产品标准化、标准系统化为核心要素,打造集研发孵化器、咨询设计、供应链等为一体的环保产业新模式,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助推高质量发展。”山东文远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边玉彬说。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山东省将扎实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实施新质生产力培育三年行动计划,强化科技创新,突出企业主体地位,在集成电路、工业母机等领域,实施100项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强化产业升级,抓实抓好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重大机遇,加快构建“6997”现代化工业体系,包括6个传统产业、9个优势产业、9个新兴产业和7个未来产业。
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
走进泰安乐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建设的鲁中环保产业园,车间里悬挂着“打造绿色低碳现代工业”等横幅,涂料废渣在这里“摇身一变”,成了真石漆、防火板、汽车密封胶,还有玲珑剔透的工艺品等。
“我们一期建成了国内首条自动化涂料废渣资源化再利用生产线,采用先进工艺,将涂料废渣资源化再利用,生产出高分子固体粉末材料,实现循环利用、吃干榨净。项目全部达产后,可实现年处理涂料废渣2万吨、固体废弃物6000吨,实现产值近亿元。”泰安乐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和法起说。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点。山东省统筹碳达峰碳中和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工作,强化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助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
“山东省履约企业、履约配额均全国最多,履约任务最重。2021年是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的履约年,山东所有企业均实现了‘应履尽履’。2023年是碳市场第二个履约周期履约年,山东履约率为100%;共有225家发电企业参与碳排放配额交易,交易量7169.08万吨,交易额46.66亿元,参与交易企业数量和交易额均为全国第一。”山东省交出碳市场两个履约周期“高分答卷”。
围绕“双碳”目标实现,山东省以低碳工作基础较好、减排潜力较大的县(市、区)、园区和社区为突破口,开展近零碳示范创建,探索区域低碳发展新模式。目前,正在开展20个县(市、区)、20个园区、30个社区的近零碳示范创建工作。
山东省严格落实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年度减排任务,对沿黄重点地区工业园区扩区调区规划环评实行承诺制,57个工业园区、2200个工业项目通过环保合规性认定。3市开展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联动试点,实行碳排放省级收储调剂,去年全省1.5万个省市县年度重点项目环评完成率99.64%。
作为传统能源大省,山东省从自身的产业和能源结构实际出发,抓住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这个重大机遇,持续加大节能降耗的力度,不断调整优化能源结构,加快能源转型。截至今年3月底,山东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已经达到45%,比2020年提高15个百分点,煤电装机占比已经不到一半,能源电力“一煤独大”的局面得到显著改善。
山东资源禀赋和区位条件得天独厚,规划建设了海上风电、海上光伏、胶东半岛核电等五大清洁能源基地,再加上陆上风电和整县制分布式光伏,总装机将达到2.4亿千瓦,项目总投资超过两万亿元,可拉动产业投资8600多亿元。
纵深推动黄河战略,聚力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样板区
黄河蜿蜒万里,在山东东营入海。如今,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鸟类种类达373种,是建区之初的两倍,累计修复湿地超过30万亩。沿黄9市压减整合炼钢、电解铝、炼油产能的总吨数3700万。创建省级以上绿色工厂370家、绿色工业园区38家。
山东省纵深推动黄河战略,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十大行动”,黄河流域水环境质量优于全省平均水平。全流域895个入河排污口全面查清,溯源完成率97%,“一河口一湿地”建设扎实推进。
护佑黄河安澜,必须依靠法治。3月27日,《山东省黄河保护条例》经山东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表决通过,将于今年7月1日起施行。
据了解,《山东省黄河保护条例》根据山东省黄河流域不同区域生态保护修复特点,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与修复的要求,明确了水体保护、生态补水、水系连通等制度,并对自然保护地体系、生物多样性保护、入海流路保护等制度作出规定。
围绕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山东省将实施黄河下游“十四五”防洪工程,完成24处河道整治、10座引黄涵闸改建。推动沿黄9市一体化发展,打造黄河流域科创大走廊,做大做强高端装备、绿色化工、现代农业等优势产业,打造鲁北盐碱滩涂地千万千瓦级风光储输一体化基地。
聚力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样板区,山东省组织开展2024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十大行动”,确保黄河流域国控断面水质100%优良。编制黄河三角洲生物多样性保护白皮书。持续推进生物多样性调查及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定位观测站建设。建好用好“智慧生态黄河”数字化监管平台。
下一步,山东省将加快沿黄生态廊道保护建设,高质量创建黄河口国家公园,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努力让黄河三角洲更具颜值、更具气质、更具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