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国南方多地出现持续强降雨,福建、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地日降雨量突破6月历史极值纪录。一时间,大水漫城、交通停摆、水电中断、食物告急,城市运转、市民生活受到严重影响。看似现代化的城市,瞬间成为“重灾区”。
虽经多方努力,遭受重创的城市逐渐恢复正常秩序,但暴雨等极端天气也充分暴露出很多城市在应急管理机制,减灾、防灾体系建设等方面的“软肋”。
有的城市规划不够科学。城市建设中缺乏减灾、防灾意识。城市规划编制中,对城市防灾、减灾、备灾等问题研究不够,没有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进行周密安排。防灾规划更多地体现了单灾种、单系统的特点,供水排水、电力电信、燃气热力等管理部门相互分隔,缺乏必要的信息共享和协调,与当今城市规模急剧膨胀、人口和经济活动高度密集情况下,多种灾害相互交织的形势不相适应。
有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基础设施建设长期存在着重形象轻功能、重短期轻长效、重建设轻管理等问题,城市道路、防洪排涝、应急救援、社会保障等达不到应急要求。例如,一些城市虽然在“年年挖,年年建”,但排水系统只能勉强抵御“一年一遇”的雨量。气象灾害短信预警在许多城市都有,但能做到免费且全覆盖的却不多。不少地方根本没有应急避险场所,一些地方虽然建有应急避险场所,但数量少、规模小、标准低、功能不全。
有的城市应急管理粗放低效。有的城市把灾害预警、应急管理当成临时性的任务,信息不畅、政出多门、协调不力、效率低下。一旦灾害性天气发生,应急所需的物资、设备、人力很难到位。不仅如此,应急管理远未做到精细化、人性化。例如,此前有媒体报道宁波遭遇暴雨天气,很多私家车因积水过深抛锚,这与有关部门并未及时对公众的出行进行告知或疏导有很大关系。
近年来,我国进入了城市化加速发展的时期,城市规模迅速扩张、城市人口也随之增加。极端天气的频繁出现对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构成了巨大威胁,补强城市应急管理“短板”已成当务之急。
有序建设韧性城市。城市建设发展和更新,要考虑人与自然和谐,考虑自然承载能力。强化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事件对城市水资源、能源、交通等保障设施影响的研究,有序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抗灾能力。充分利用人工智能等技术,提升预报预测的精细化、精准化水平,构建通畅的信息发布体系。做好危机应对的物资、设备、资金准备,保障紧急状态下灾难救助机制的高效运行。
不断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危机管理是公共管理部门的重要职责,要将灾害预警、应急管理作为日常事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高效的智慧政务系统,将各行各业的信息汇聚到“城市大脑”,打造信息通畅、反应敏捷、协调有力、运转高效的灾害应对链条。同时,完善法律政策,用以指导规范应对突发性灾害的行为。
逐步提高公众应急能力。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必须充分发动群众、依靠群众。要做好公众的危机意识教育,利用媒体和各种活动,向公众宣传普及自救、互救应急常识。同时,针对可能发生的极端天气灾害制定应急预案,开展有针对性的演练,提高公众应对突发事件的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