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艺术引领公众关注自然
发布时间:2024-07-03 16:26:31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admin  点击:1246次

  汪权对玻璃充满了无限遐想,破旧的玻璃瓶在他手中变成各种美妙的艺术品。作为玻璃艺术设计专业的研究生,他一直探索玻璃的循环利用,致力于在自己的作品中展示可持续设计理念。

  6月,浙江省杭州市迎来了一场洋溢着青春气息的盛大艺术节,以“世界树”为主题的中国美术学院毕业季展览在美院各校区及杭州多个公共艺术场所同步展出。充满奇思妙想的年轻艺术家们试图从生命中寻找答案,汪权正是其中的一员。

  灵感来源:动物界朴素的回收再利用行为

  “我希望用回收玻璃作原料,承载循环再利用的理念。”初入学时,汪权就在思考毕业设计作品的创作方向和呈现形式。他希望将再生材料引入艺术创作,对艺术媒介进行拓展,为建设人类绿色家园添砖加瓦。

  他的毕业作品《未来·家园》由3只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海螺造型玻璃制品组成。破碎的白色外壳包裹着绿色,回收玻璃和海螺,两个元素的结合,传达了建设“共同家园”与践行循环经济的绿色理念,表达了他对地球环境与资源保护的关注。

  这样的灵感来自于一次海边的偶然观察。

  有一次,汪权看到海边的贝壳里钻出了小螃蟹。他查阅资料发现,海螺作为软体动物的家,在原始宿主离去后,会有其他弱小的动物将其回收并作为自己的避风港。

  由此他联想到,动物界朴素的回收再利用行为与人类提倡的循环经济相互映射,能够很好地表达废物利用理念。他决定从自身专业出发,以海螺为载体,利用特殊的工艺制作回收玻璃制品,力图用自然界最本质的生命行为来反映当下绿色环保的社会议题。

  在走访社区、夜市烧烤摊,回收了300多个玻璃酒瓶之后,汪权开始进行破碎、筛选、塑形、烧制等工艺环节,历经一个月终于完成了3件造型作品。

  创作过程中,挑战不小。首先是材料选取的挑战,玻璃回收利用也颇有讲究。不同厂家、不同批次生产的酒瓶区别太大,很难融合。在工艺上,想要突出颗粒感,就必须使用一项非常古老的传统工艺——粉烧。这种工艺烧出的玻璃透色强、颗粒感明显,但对原材料、模具以及烧制温度要求很高,工艺繁琐,成功率很低。

  为何要突出肌理感?汪权有这样的考量:海螺象征人类的共同家园,而凸起的颗粒感象征着社会上一个个独立个体,汇聚成绿色行动力共同守护绿色家园,也传达着未来绿色家园保护需要每一个人共同参与的理念。

  传递理念:从生态系统循环到人文关怀

  垃圾焚烧、动植物保护、海洋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多地成为美院毕业生的创作灵感。

  “我喜欢在海边漫步,躺在沙滩上晒太阳,看珊瑚、海龟、对着鱼儿冥想,静静沉浸在美妙的海底世界。”来自产品设计专业的李珂,从小在海边长大,她对大海的热爱超乎想象。

  为了探索五彩斑斓的海底世界,她考取了潜水员证。接触潜水后,她关注到五彩斑斓的珊瑚正随着海洋生态环境的改变受到影响。在李珂的潜水好友圈里,大家每每提到珊瑚白化现象都很痛心,保护海洋生态的想法也在李珂心里生根发芽。

  在构思毕业设计作品时,她希望能借助艺术表达心声,让大家关注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起初,她的想法是做与珊瑚相关的传统工业设计,但考虑以往珊瑚保护的作品也有很多,这一次她想把生活美学融入作品中。

  一次与几位老潜水员交谈中,聊起鲸落现象:鲸鱼死后沉到海底反哺海洋生态系统,一座鲸鱼的尸体可以供养一套以分解者为主的循环系统长达百年。这种情况是否可以迁移到艺术作品创作中呢?

  一个奇思妙想就这样被激发出来,李珂决定将个性化定制鱼礁与海葬服务相结合。人工鱼礁作为生态系统的一环,吸引了海洋生物聚集、栖息,促进海洋生态平衡。将逝者与自然环境有机融合,体现了生命的循环,在海底安放定制化骨灰鱼礁,可为逝者提供一种具有生态意义的永恒安息之地。

  当前,海葬这种生态墓葬的方式已渐渐被人类所接受,但毕竟偏小众,如何体现人文关怀,让逝者家人有情感寄托也成了她着重考虑的问题。她在作品中配备了VR虚拟祭奠平台,模拟海底生态环境,传递祭祀仪式感。目前,鱼礁海葬还停留在概念阶段,李珂希望通过艺术引导传递出的美感,推动概念落地,让大家更多地理解和接受生态墓葬的方式。

  “这件作品从生态系统循环角度切入到社会关系,重构了全新的社会风俗和礼仪。不仅关注物质循环,更多的是一种精神循环,具有社会正能量。”中国美术学院产品设计专业指导教师章俊杰点评道。

  在中国美术学院美丽中国研究院副院长汪莎看来,“生态艺术渐渐成为青年艺术家关注的方向,与进行生态环境科学治理不同,艺术更多从心出发,引导人们去关注自然、思考可持续发展的永恒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