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实融合探索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新路径
发布时间:2024-08-26 15:26:56  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admin  点击:1622次

  在当今全球气候变化的严峻挑战下,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其绿色低碳转型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简称“数实融合”)正为制造业的绿色低碳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引领着新一轮的产业革命与升级。

  此前,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快推动制造业绿色化发展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提出,到2030年,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要取得显著成效,传统产业绿色发展层级实现整体跃升,产业结构和布局明显优化,绿色低碳能源利用比例显著提高。 

  业内人士表示,《意见》旨在推动制造业绿色化发展,在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过程中锻造新的产业竞争优势,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新型工业化。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教授刘国华表示,技术升级和创新是传统产业低碳改造和实现绿色转型的重要途经,在传统产业绿色转型过程中,除了提高技术创新能力,逐步掌握核心技术外,还应聚焦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字技术,实现智慧化赋能,助力传统产业绿色转型。

  清华大学软件学院院长王建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智能制造一个比较重要的话题就是绿色化。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本质上都是绿色化,绿色化是现代工业持续发展的前提。

  《意见》明确要聚焦制造业绿色发展瓶颈环节,加快补齐短板弱项,着力解决新兴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后顾之忧,推动绿色低碳高起点发展。

  “现在谈及制造业的绿色化发展,亟待通过大数据、大模型等新兴信息技术,切实把大型装备、基础设施运行的工况数据资源化资产化。”王建民回忆到,早在2012年,工业界就提出要充分利用海量时序数据驱动工业创新、竞争和成长,如果飞机、高铁、船舶能耗降低1%,在减少碳排放的同时,每年还会创造非常可观的经济效益。另外,时间序列数据大模型可以进一步释放工业大数据价值,帮助制造企业实现从“采数”到“用数”的进阶,切实提升产品制造品质,减少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

  《意见》提出,到2035年,制造业绿色发展内生动力显著增强,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碳中和能力稳步提升,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绿色低碳竞争优势凸显,绿色发展成为新型工业化的普遍形态。 

  多位受访专家表示,推动制造业和数字化、绿色化深度融合需要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强数字基础设施的绿色化,并加大对数字技术在环保领域应用的研发投入,同时因地制宜推动双化协同创新。 

  科技部原副部长、数字经济专家吴忠泽日前指出,要以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紧紧抓住技术升级风口,深化与资本市场的对接,开启科技创新赋能,打造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光伏等先进产业集群。

  “如果在生产过程可以实现高速、高精、高效,本身就是一种绿色制造。”在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吉红看来,此举不仅可以大幅降低碳排放,同时,在控制生产设备本身能耗方面,在人工智能时代可以通过可视化场景实现。“这样便于在生产过程随时监控能耗,对于富余的一些能量还可以用于生产绿电等。”

  教育、科技、人才三者密不可分,数字经济时代推动制造强国建设,必须夯实人才保障,做好人才培育工作。清华大学教授李双寿告诉记者,教育要面向未来,高等工程实践教学需要数字化转型和人工智能赋能。科技变革和产业升级对人的能力提出了新要求,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培养具备数字素养的新型劳动者。

  业内专家表示,实施制造业技术改造升级工程,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有利于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制造强国建设。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绿色低碳产业已经成为我国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新三样”等新兴绿色低碳产业蓬勃发展,把产业结构调“轻”、碳排放量变“低”,提升了经济发展的“含绿量”和“含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