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环保法实施十年,生态环境执法成效如何?
发布时间:2024-12-24 21:08:04  来源:新华社  作者:admin  点击:1181次

被称为史上最严、“长了牙齿”的新环保法自2015年1月1日开始实施,即将满十周年。在生态环境部24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执法局局长赵群英以一系列数据,详细介绍了以生态环境执法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相关情况。

下降66%和79%:生态环境处罚案件呈下降趋势

赵群英说,十年来,生态环境部门充分利用新环保法的五个配套办法,查办按日连续处罚、查封扣押、限产停产、移送行政拘留和涉嫌环境污染犯罪等五类案件共计19万多件,查办环境行政处罚案件129.5万件,罚款金额总计860.2亿元。

2018年以来,随着新环保法的深入实施,全社会环境守法意识显著提升,企业环境治理力度不断加大,生态环境处罚案件呈现下降趋势,2023年共办理处罚案件8万余件,上述五类案件8300件,较最高峰时期的2017年分别下降66%和79%。

他说:“通过执法坚决遏制生态环境违法高发态势。”与此同时,生态环境部门不断创新优化生态环境执法新模式。一方面,强化科技赋能、智慧监管、数智执法,提高发现问题能力,精准打击违法行为。科学配置执法资源,强化分类差异化监管执法。另一方面,不断规范行政处罚行为,持续规范裁量权行使,提升执法质量,维护执法权威和公信力。加强守法服务,强化正向引导,提高企业自觉守法的内生动力。

48万个问题:精准科学开展大气监督帮扶

赵群英说,今年以来,全国空气质量总体呈改善态势,但受多重因素影响,部分地区空气质量出现反弹。生态环境部精准科学开展大气监督帮扶,组织开展11轮次现场监督帮扶和14轮次远程指导帮扶,经技术单位测算,可推动污染减排20.4万吨。

他介绍,当前大气监督帮扶组织实施更科学,科学确定重点时段和区位,科学调配力量;工作内容更聚焦,重点抓住重污染天气应对和严控移动源污染排放;帮扶对象更精准,筛选确定重点行业企业和产业集群,精准识别问题线索;问题处置更加突出差异化,对于空气质量反弹明显、环境问题突出的城市,对于重污染期间顶风作案的违法企业,依法依规严肃处理。对于一般性问题,鼓励地方运用首违不罚、轻微免罚等措施,指导企业提升环境管理水平。

2017年以来,生态环境部门共组织投入11.5万人次,累计检查点位229万个,帮助地方发现并推动整改问题48万个,成为推动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的关键一招。

查处1968家:对监测数据造假“零容忍”

赵群英介绍,在污染源监测方面,排污单位委托第三方监测机构开展的监测活动中,弄虚作假现象较为突出。生态环境部对监测数据造假保持“零容忍”的态度,坚决予以打击。

自2022年10月以来,生态环境部联合几部门开展专项整治,共查处1968家弄虚作假第三方环境监测机构,移送刑事案件167起,公开曝光62个典型案例,起到了强大的震慑作用。

为从根源上解决监测数据造假问题,生态环境部将加强部门联动,并通过应用视频监控、北斗定位、数据和参数直联直采等技术,强化技术防控,实现“现场可视、设备可溯、监测可控、样品轨迹可追”。

目前,生态环境部正配合相关部门加快推进《生态环境监测条例》制定工作,推动赋予生态环境部门打假处罚权限,进一步压实排污单位数据质量主体责任,确保数据真实准确,同时提高违法成本。

减排50万吨:专项整治机动车排放检验领域第三方机构

机动车特别是重型货车尾气治理,已经成为大气污染治理的重要方面。机动车排放检验领域第三方机构,主要包括机动车检验机构和维修机构,是重型货车环保达标监管的重要环节。

赵群英介绍,今年9月起,生态环境部等部门针对机动车排放检验领域第三方机构组织开展专项整治行动。目前,有650家机构被采取断网等惩戒措施,580家被取消资质资格,110家性质恶劣的机构相关责任人被追究刑事责任。

他介绍,这次专项整治有效遏制了弄虚作假、超标排放等问题频发势头:不合格车辆维修量上升,根据交通部门的调度数据,11月机动车环保维修增长,15.1万辆次不合格重型货车通过环保维修实现尾气治理达标。重型货车问题比例下降,抽查显示,重点地区重型货车问题比例明显下降,比今年上半年问题率下降超过30个百分点。污染物实现有效减排,经过技术单位评估,专项整治实现氮氧化物减排量约50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