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胜2020:深情写在大地上
发布时间:2020-07-01 15:05:00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杨晓冉  点击:293次

一 

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有勇站在拉祜族山寨旁边的一块洋芋地里,头戴草帽,着一件黑色短袖圆领衫,藏青色休闲裤的裤脚上沾着斑斑点点的泥土,一双胶底鞋早已看不出原来的颜色。当地把马铃薯叫作洋芋。他手里举着一个大约有1.5千克的马铃薯,笑呵呵地对我们说:“你们看看,多好的冬洋芋呀。你看它的皮,多光洁,多亮,一个坑都没有。北方人最喜欢我们的冬洋芋了。这个季节只有我们这里才能为市场提供新鲜的洋芋。”他的笑容敦厚而温暖,让人心生信赖。尽管他是一位著名的中国工程院农业学部的院士,获奖无数,但人们更愿意把他当作一名下乡扶贫的工作队员,质朴平易,谦逊温和,一如邻家大叔。

  这个硕大的洋芋是朱有勇刚刚从地里亲手刨出来的。在他的身边,是身着民族服装的拉祜族乡亲,他们把这个收获的日子当作节日来过。在他的身后,是一望无际的洋芋田,洋芋秧还是青色的,一些洋芋已经从根茎处迫不及待地探头露耳了。人们只需拔去豆秧,用手都能把它们从松软的沙质土壤里刨出来。挖出来的洋芋黄皮锃亮,一堆堆地散落在地里。受疫情影响,收购商今年不便上门,朱有勇就专门请购物网站的人来直播拉祜族人开挖冬洋芋的场面。他自己则当起促销员,一会儿去地里挖洋芋,为人们讲解冬季洋芋的特色,一会儿又在农家表演切洋芋丝,刀工娴熟,简直超过农家乐的厨师。

  这天网上销售出去的冬洋芋大约有30万元,云南农大和昆明部分高校也为学校食堂买了一大批冬洋芋。由于是网上订购,商家回款有个周期,朱有勇跟一道来的云南农大领导协商,说我们先把这笔钱给农民垫上,网上销售的钱再让他们转给我们。拉祜族同胞习惯一手交货一手交钱,我们不能伤了他们的积极性。第二天,云南农大的一位副校长亲自带着30万元现金飞来了澜沧。

  时在清明,假期还有一天,南方边陲小城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已是仲夏风光,阳光灿烂,大地翠绿。朱有勇的一个院士工作站就在澜沧县的竹塘乡蒿枝坝。这是全国少见的直接设在村里的院士工作站。它是幢两层小楼水泥建筑,楼下是村科技图书室,楼上有两个房间和一间会客室。平常朱有勇就在会客室里谈事、布置工作、接待来访的乡亲。与其说这是个让人心生敬重的院士工作站,不如说它是一个乡村扶贫点。而工作站的主人朱有勇院士,就是扶贫工作队队长。

  许多人也许会纳闷,一位工程院院士,科学家,怎么会去扶贫蹲点、挖洋芋促销农产品呢?让我们把时间回溯到2015年冬,春城昆明一个阳光普照的日子。那天,云南省人民政府和应邀前来考察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团队联合举办了一个扶贫专题座谈会。那一年,脱贫攻坚战役已经全面铺开。对云南来说,有一些深度贫困的“堡垒”亟待攻克。中国工程院受党中央、国务院的委派,定点负责云南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会泽县的结对扶贫工作。这两个县一在滇西南的亚热带少数民族地区,一在滇东北的高寒山区,都是深度贫困县。谁来扶?谁愿意去?座谈会上,工程院的领导环顾四周……朱有勇笑呵呵地对院领导说:“云南是我的家乡,让我去澜沧扶贫吧。”那年朱有勇刚过六十,自称为院士团队里的“年轻人”。他曾坦率地跟我说,他是云南人,又是党员,扶贫工作是大事,自然当仁不让。

  君子一诺千金,院士一马当先。当年12月,云南的冬天尚有暖意,朱有勇带着自己的院士团队赶到澜沧县,一头扎进竹塘乡的蒿枝坝。这是个纯拉祜族村寨,贫困率高达51%。朱有勇的想法简单又质朴:既然是到农村扶贫,就得真正把自己的所学所长用到农民身上,让科技的光辉照亮这片热土。在此之前,他已被人们称为“农民院士”。他总是那么豁达地说,农民院士嘛,先农民,后院士。我本来就是农民的儿子,让农民过上好日子就是我的初心。

  朱有勇是恢复高考后第一届大学生,从小在农村长大,上大学前还当过知青,深知农民疾苦和科学种田的重要性。成为一名农学专家后,他以搞生物多样性病虫害控制闻名于世,多年来先后获得发明专利20余项,国际、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励18项。但朱有勇是一个用心在大地上写论文、做科研的人。多年的田间地头奔波,让他没有专家学者的书卷气,看上去更像一名乡镇一线工作人员,朴实敦厚、和蔼可亲。

  朱有勇来到澜沧时,当地群众种植技术落后,收获微薄稀少。地里所产的水稻、玉米等农作物除了够农家自用,能卖出换钱的产物实在不多。人们需要一个撬开贫困的支点。

  二

  可能不会有人想到,一位中国工程院院士的扶贫是从带头种洋芋开始的。

  朱有勇院士团队已经研究开发冬洋芋种植项目十来年,洋芋博士他都带出来了好几个。这项技术既利用了云南干季天热量足、雨水少的特点,又占天时地利之便,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冬天都不能生产洋芋时,云南的冬洋芋便一枝独秀,需求旺盛。

  朱有勇带领自己的团队跑遍了澜沧县的山山水水。在他眼里,地处亚热带地区的澜沧有充沛的阳光、降雨,有丰富的热量,更有广袤的土地、丰富的物种,尤其是森林植被葳蕤茂盛,条件得天独厚。但在拉祜族地区,冬天是农闲季节,是人们喝酒唱歌跳舞晒太阳串寨子的美好时光。春天来了,布谷鸟叫了,人们才会荷锄下地。

  当他告诉蒿枝坝人种冬洋芋的好处时,他看到的是一片怀疑的目光。没有人相信他,也没有人愿意干。配合工作的乡干部们说破了嘴皮,最后也只有两三户人家愿意试一试。朱有勇对自己的团队说,老乡们不愿干,我们就做出来给他们看。朱有勇的团队都是他带的博士,云南农大的青年教授或科研人员,自从跟随朱有勇下来扶贫,个个皮肤晒得黝黑,戴着草帽,挽起裤腿就下田,和他们的导师一样,一点也看不出教授和科研人员的模样来了。

  2016年的初冬,蒿枝坝的田地静谧,朱有勇院士穿一身迷彩服,身后跟着一群同样着迷彩服的博士们。他们租了100亩地,在人们疑惑的目光中挖下冬闲地里的第一锄。他们没有多少豪言壮语,只是伏下身段勤勉地耕耘,洒下汗水浇灌这沉睡经年的土地,要用丰收来证明贫困并不是不可战胜。那期间朱有勇蹲在地里,指导人们如何播种,如何盖膜,如何施肥浇水。这位年过花甲的老人一身汗碱,满脸泥土,谁看得出来这是一名院士呢?

  来年初春,蒿枝坝破天荒迎来反季节的丰收。朱有勇院士团队种植的冬洋芋亩产达到了3000千克,销售后每亩收入达1万元。朱有勇用最简单明了的话告诉蒿枝坝人:种1亩地,干100天,收入1万元。

  拉祜族青年李扎丕家里有七口人,以前全年收入也就两万左右,只能勉强维持温饱,全家还住在茅草房里。朱有勇动员大家种冬洋芋时,李扎丕想着自己是蒿枝坝的村民小组长,还是党员,应该带个头。于是就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拿出两亩地来,在朱有勇院士团队的指导下种冬洋芋。收获时,他每亩地收了2000多千克冬洋芋,一个冬闲季节家里就进账1万多元。2017年冬季,尝到甜头的李扎丕将冬洋芋种植扩大到5亩,2018年又扩大到8亩。到2019年,李扎丕已经成了蒿枝坝的致富带头人,一气种了13亩冬洋芋,单是这一项收入,就达到十来万元。

  有钱了,观念也更新了,李扎丕家开起了农家乐,办起了养殖业。我在李扎丕宽敞的院坝,看到他新买的一辆五座越野车。李扎丕说,他还有一辆农用拖拉机,一辆柴油三轮车,两辆摩托车。家里每个人出门都有车开呀,跟你们城里人一样。他还说,过去去县城赶街(集),花两块钱都会心疼。说到今天的变化,这个淳朴的小伙只会说,没有想到,真是没有想到啊。

  三

  2016年9月,田里的水稻收割了,粮食入仓了,忙碌了一年的拉祜族人并没有像往年那样闲着了。在朱有勇院士团队的具体运作下,中国工程院院士专家技能培训班在蒿枝坝正式开班。

  在脱贫攻坚战役中,人们总结出很多有用的经验,如扶贫先扶智,扶贫先立志。朱有勇认为,培养具有一技之长的乡土人才是解决长远发展问题的重要路径。蒿枝坝地处偏远,信息不灵,人们受教育程度低。授人以鱼,莫若授人以渔。把产业带给他们,再把农科技能教给他们,就是脱贫致富的好办法。

  培训班学员是各村寨的拉祜族同胞,教师则是院士、教授、专家学者,至少也是在读博士。如此高规格的培训班没有年龄限制,也无学历要求,更无男女之别,入学则非常简单,他们只需达到两个要求:语言沟通没障碍,想脱贫。

  培训班的学员们一报到,便一人发一套迷彩服,一套被褥与洗漱用具。先进行两天的军训,请来教员训练他们做操,走正步。讲纪律、团结、协作、荣誉、责任、尊严……朱有勇说,要先把大家的志气树立起来,才能有赶走贫困的信心和勇气。

  朱有勇为培训班制定了教学规划。培训班每班60人,计划开办10个班,每学期为半年左右,分4个阶段:第一阶段学习整地和播种,第二阶段学习施肥、浇水和管理,第三阶段学习收获、分级和销售,第四阶段是总结、规划和发展。

  培训班开课,第一堂课都由朱有勇讲。他的开堂第一句总是问:“你们想脱贫致富吗?”大多数学员都是首次进这样的课堂,更是第一次听一个院士亲自给他们讲课,拘谨得手脚都不知道往哪里放好。尽管都想早日脱贫致富,但还羞于表达,对能否学会一门农科技能心存疑惑。他们小心地回答说想,朱有勇则鼓励大家大声点:“勇敢地说出来。让我听见。”他告诉大家,要致富,先得从立志开始,要记住:争当贫困户,永远不会富。

  院士专家们手把手地教,学员面对面地学,才明白,种地原来还有那么多学问和讲究。培训班的学员们不仅通过培训掌握了一门农科技能、找到了脱贫的路径,许多人还成为村寨里的致富带头人。每期培训班结束后,还发给学员一本结业证,上面有朱有勇院士的亲笔签名。澜沧县政府也积极配合,县上规定凡持有院士专家技能培训班结业证的人,可以去银行优先办抵押贷款。有学员自豪地说:“我也是院士的学生。”

  拉祜族女青年李娜努也这样自豪地说。李娜努是那种勤劳肯干的庄稼人。但传统的耕作习惯,让她的家庭一直在贫困线以下徘徊。2017年,李娜努听说院士专家技能培训班在蒿枝坝招收林下三七种植的学员。尽管家住另一个村寨,李娜努仍匆匆赶去报名。

  培训班实行课堂讲授和地里劳作相结合的方式,作业就是将三七种苗发给学员让他们自己回家种植,老师再加以跟踪辅导。有一次,李娜努与其他学员在山坡上的林地里学习种三七,忽然下起了大雨。大家觉得山路陡滑,朱院士一把年纪的人了,大约不会来了吧?想不到如注大雨中,一个人影拄一根树枝做成的拐杖,一身泥水地从山路上蹒跚而来。正是他们的朱院士!李娜努学得很努力,2017年她在团队的指导下种了两亩林下三七,两年后,喜获丰收。这是她在院士专家培训班完成的第一份“作业”。到如今,脱贫已然不是问题,小康目标近在眼前。李娜努说,他们夫妇每天都是开车去林地里干活,除了种好自家的林下三七,她还去院士团队引进来的三七企业打工。她有技术,一个冬天都在忙。

  四

  朱有勇经常说:“农民需要什么我就研究什么。”云南是三七的重要产地。但大田三七种植一茬后,地力损耗,短时间不可再种,让三七种植的土地资源问题越来越严峻。早在十多年前,朱有勇就开始研究这个课题。多年的调查、摸索、探寻、验证、分析、试验、比对,院士团队终于找到林下三七的种植规律。只加以适当的人工干预,其余完全仿野生环境下的种植,一茬三七收获后,土地没有受到化肥农药的污染,可轮种其他林下药材,如黄精、重楼等。

  研发林下三七种植技术,其中的艰辛自不待言。许多企业闻风而动,愿意开价十亿购买这项专利。也有人建议朱有勇院士团队自己租几座山林雇人种植,再成立一家公司,收入几个亿也是易如反掌的事情。但朱有勇都拒绝了。他召集自己团队的博士教授们开会,说我们是搞科研的,国家给我们经费,我们做出来的科研成果应该回报社会,教给农民去种,让他们尽快脱贫致富。这个财我们不能发。你们的精力应该放在科研和教学上,这才是正道。

  院士团队里的许多人在朱有勇门下硕博连读。单是研究三七的博士,朱有勇就带出12个。从栽培管理到病虫害生态防治,从松针挥发到土壤腐解,这里面大家都贡献了智慧和力量。他们常年跟着朱有勇在三七地里风里来雨里去,搞出这一项技术着实不易。但是当我问朱有勇院士手下的几个得意弟子,他们都笑呵呵地说,我们听朱老师的,他是为我们好。是啊,所谓导师,应是既有业务指导,又有人生引领。

  朱有勇还同时为引进来的几家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其推广模式是院士专家出技术、出标准,农民出林地、出劳力,企业出资金、出市场。按相关规定,企业无偿享有了林下三七的技术,应拿出利润的15%交给技术提供方,但朱有勇要求企业把这15%的技术转让费都返还给出租林地的农户。据初步估算,农户每出租1亩林地,可收获四五千元的技术转让费。朱有勇说,农民拿到手更多的真金白银,我比过年还高兴。

  2019年12月2日,中宣部授予朱有勇“时代楷模”光荣称号。媒体记者追踪采访,人民大会堂作报告宣讲,荣誉纷至沓来。但朱有勇还是那身“农民院士”的行头,一有空就往澜沧跑。一顶草帽一身迷彩服,来到地里就蹲下身来,抓一把泥土看看,那是他多年养成的习惯。自他把院士工作站设在蒿枝坝以来,每年在澜沧工作多达100多天。昆明到澜沧的航班开通后,他应该是乘坐这趟航线最多的乘客之一,往返已达150多次。现在,每天早上,他会带着他的学生们一起在村道上晨跑。他用当地话和路上的村民打招呼拉家常,像村寨里一个德高望重的长者。我跟朱有勇在院士工作站住了一些天,每天早上门把手上都会挂着村民送来的早点,新鲜的玉米、洋芋、土鸡蛋,刚蒸好的糯米粑粑等。至于是谁送的,谁都不说。

  澜沧县即将提前实现整县脱贫摘帽的目标。蒿枝坝更成为一个美丽乡村建设的样板。在这个村庄,你总能感受到一种朝气、一种忙碌,每一家每一个人都有奔头、有梦想。

范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