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佑村火了
发布时间:2020-08-06 15:29:00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杨晓冉  点击:498次

2018年,云南省临沧市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邦佑村,4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小山村走上了乡村振兴之路。2019年3月20日,本报刊发《邦佑村脱贫记》,介绍了这个拉祜族村寨焕然一新和村民董红田励志奋斗的故事。时隔一年多,邦佑村咋样了?

  ——编  者  

  

  7月,记者再次来到邦佑村,这里到处生机勃勃,群众的日子越过越好。

  “红田农家乐”接待的游客与往年同期相比增加了两倍多,人手实在不够,董红田母亲也一起帮忙;村民周改新张罗着收购大红菌、鸡枞等土特产,家里到处弥漫着食材的香味;党总支书记郭石双正在琢磨,邦佑村的民宿客栈建成后,如何把游客留住……

  漫步邦佑村,村容美观,村庄整洁,村民舒心。村里多了个停车场和小市场,通往瀑布的石板路修通了,村边的文化墙把拉祜族传说、邦佑村发展及美丽山水展现得淋漓尽致,路边是别致的葫芦形景观。“去年装了80盏路灯,盖了个公厕,政府投了400多万元呢。”说起变化,不善言辞的小组长周华新如数家珍。

  在郭石双看来,邦佑村的变化不止这些。“村民打扫卫生更积极,会卖东西做生意。还有一些村民迈出山乡,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2018年春节刚过,村民李老大经老乡介绍到河北邢台架高压线。之前只到过临沧城的他,这次坐飞机去了河北。一开始一个月赚5000多块,李老大边干边学,工资一年后每月涨了1000多元。今年春节前,赚到钱的李老大回村,修房子、打地坪、添家具,一分钱也没浪费。周华新笑道:“李老大就缺个媳妇了!”

  外出务工的忙个不停,在家务农的也没闲着。村民周灿龙家的年收入,从几年前的两三万元,到去年的七八万元,靠的是农业技术。这两年,他养了300只羊、8头牛,今年已经卖出8只羊和两头牛,共卖了4万多元。董红田店里的土特产不愁卖,野蜂蜜、大红菌、鸡枞等订单源源不断,最远的已经销售到了内蒙古。她的朋友圈如今少了感慨,多了生意。村民戈润妹家种植的20多亩香蕉已经进入挂果期,香蕉林里养鸡,近段时间来,每个周末都把土鸡和香蕉卖给游客。生意好做,戈润妹琢磨着,要种几亩老品种洋芋增加收入。现在,村里月收入过万元的人家越来越多。

  沪滇扶贫协作项目今年投入100多万元,帮助邦佑村改造建设2个民宿客栈发展乡村旅游,预计将在国庆节期间全部完工并投入使用。郭石双觉得,邦佑村的民宿客栈建好后,还得多建些游乐场所,让游客觉得更有意思,愿意留下来。村里计划把废弃的房子改造成射弩场、陀螺场,推广民族体育项目,还盘算把一个老鱼塘弄成可以垂钓的地方,修通村边的12个瀑布栈道。郭石双还想在拉祜族手工技艺发掘、拉祜族歌舞队壮大等方面做更多工作,让邦佑村的拉祜族文化能更好地展示出来。他发现,干旅游是个专业活——去年昆明的老师来培训,村民们才意识到上菜还有冷盘、热菜、汤菜的顺序,而不是有啥上啥。

  邦佑还有岩蜂,搞不搞开发?村里人倒是很慎重。一则去看岩蜂的路太艰险,怕游客出安全事故;二则岩蜂不喜欢被打扰,来的人多了就飞走了。郭石双反问记者:“这个保护和开发的矛盾,咋解决好?”

  记者没回答郭石双的问题,但看他沉思的样子,心里挺高兴:火了红了却不失冷静的邦佑村,能走得更稳、更远……

 

本报记者 徐元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