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即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文件指出,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突出年度性任务、针对性举措、实效性导向,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扎实有序做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重点工作,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
新时代下,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过程中,最突出的短板在农村、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最大的潜力也在农村。因此,如何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绘就乡村振兴壮美画卷也将成为一项新使命。
产业兴则乡村兴,产业衰则乡村衰。发展产业既是增强脱贫地区发展基础、增强造血功能的主要依托,也是提高脱贫群众收入和发展信心的重要途径。要发展现代农业,构建乡村产业体系,推动农业产业链的价值增值,实现产业兴旺。同时也要整合好、利用好生态、旅游、土地等资源优势,结合地形、天气、土壤等方面特点,培植适合本土发展的特色农产品,打造特色农业品牌,发展特色旅游业,带动村民共同富裕。
织密交通网络,为乡村振兴提供“加速度”。未来,不通铁路的县在减少、跨入高铁时代的县在增加,更多的县域将加入到2小时、1小时、半小时经济圈,加快城乡互动,促进城乡人员、信息、科技、观念的交流,为发展乡村经济文化提供交通条件。依托高铁和绿皮慢火车,农产品将进入“北上广”等大城市市场,不仅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延伸农业产业价值链、提升农业竞争力,还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
优化基础设施,助力乡村振兴驶入“快车道”。高质量发展是一个系统化工程,最迫切的是建设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在交通发展中,既要打通“毛细血管”,又要畅通“微循环”,更要运用科技疏通“大动脉”。未来,要进一步加强对移动互联网、5G通信网络、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研究运用,赋能赋智路网,打造现代智慧交通系统,为城乡协调发展和乡村振兴夯实根基。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展望未来,随着各项重点工作的扎实有序推进,步步为营、善作善成,定能绘就出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
作者:彭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