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智能网联车 还需“智慧”路
发布时间:2022-11-12 12:23:23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admin  点击:2452次

  在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上,我国选择了与别国不同的模式,即“车路协同”。这意味着,车要“聪明”,路也要“有智慧”。

  自动驾驶领域近日又有新消息。工信部日前发布消息称,2022年10月,由中国牵头制定的首个自动驾驶测试场景领域国际标准ISO 34501《道路车辆自动驾驶系统测试场景词汇》正式发布。该标准作为自动驾驶系统测试场景的重要基础性标准,将广泛应用于全球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技术及产品的研发、测试和管理,为智慧出行、区域接驳及道路运输等各类自动驾驶应用提供重要基础支撑。

  今年以来,与自动驾驶相关的政策不断出台,此前交通运输部发布的《自动驾驶汽车运输安全服务指南(试行)》(征求意见稿),对自动驾驶的商用落地作出安全规范要求,提出从事运输经营的有条件自动驾驶和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应当配备驾驶员,从事运输经营的完全自动驾驶汽车应当配备远程驾驶员或安全员。

  如何规范自动驾驶汽车在运输服务领域的应用?智能汽车的发展需要哪些安全保障?在浙江省特聘专家、法国JUNIA大学客座教授王泽峰看来,不能让汽车厂商既做运动员,又当裁判员。“汽车的数据、黑匣子都掌控在厂商手里,因此其对事故原因的说明往往难以服众,或许需要国家成立相关机构或由汽车行业协会负责管理黑匣子,或强制厂商将数据同步至相关部门。”

  武汉理工大学理学院物理科学与技术系副教授、开放创新实验室负责人浦实从事雷达天线相关研究,他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目前智能汽车尚不具备完全自动驾驶条件,特别是在车路协同尚未完全实现的情况下。

  出行路上的“智能终端”

  业界一般认为国内最早的无人驾驶车项目始于2013年,由互联网公司主导研发,与第三方汽车厂商合作制造。此后,一些科技公司、手机厂商开始转向汽车领域,跨界造车。

  “互联网公司或者手机厂商跨界造车,会大大促进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在王泽峰看来,汽车无疑会成为未来城市、未来道路上的智能终端,但是汽车产业的不同在于,它需要实打实的技术基础,而不只是互联网模式创新。他介绍,至少在技术层面需要进行各种安全测试流程和标准的制定,在算法层面需要足够的真实数据加以验证。

  浦实则从市场角度分析了当下智能汽车的发展前景,指出得益于新能源汽车的推广、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汽车领域的整体格局已逐渐发生改变。在他看来,在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电动汽车领域,我国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我国依托信息产业实力,有望抓住行业转型机遇,缩短与跨国车企的差距,最终实现弯道超车。

  工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售完成352.1万辆,同比增长1.6倍,连续7年位居全球第一;搭载组合辅助驾驶系统的乘用车新车市场占比达到20%。“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实际上为未来智能网联车的进入打开了大门、加速了进程。”浦实说。

  对于智能网联汽车领域至关重要的芯片和操作系统,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工信部原部长苗圩曾在去年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1)上说,汽车业要早做准备,“卡脖子”零部件至少要有一个备胎。他建议企业之间联合攻关,突破芯片、智能驾驶操作系统、车载智能计算平台、软件工具链条等关键环节。对此,浦实深切感受到市场终端需求和研发周期倒逼的紧迫性。

  因具有探测距离远、集成度高、探测性能稳定、成本较低、不易受恶劣天气影响等明显优势,汽车毫米波雷达成为汽车碰撞预警、自适应巡航控制、主动安全乃至自动驾驶技术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传感装备。

  “它的研发及量产应用,将推动自动或辅助驾驶技术、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的发展。”浦实提到,目前汽车毫米波雷达相关产品性能仍有待提升。除与激光雷达、视觉雷达的技术路线竞争外,国内外同类产品的竞争也非常激烈。

  王泽峰也注意到了传感装备的发展现状。他介绍,激光雷达对雨雾的穿透能力受到限制,而且对黑色的物体反射率低;毫米波雷达目前在不考虑气候干扰条件下相较激光和视觉雷达精度不够高;而超声波雷达的感知距离受限。“工艺需要沉淀,与自动驾驶相关的技术都要经历技术迭代的过程。”王泽峰说。

  中国方案:车路协同

  推动自动驾驶所需的技术攻关并非易事,这从相关规划的内容变化上就能看出:国家发改委在2018年年初发布的《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征求意见稿)中提出,到2020年,智能汽车新车占比达到50%,中高级别智能汽车实现市场化应用,到2025年,新车基本实现智能化,高级别智能汽车实现规模化应用。而2020年正式发布的《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中,则提出到2025年,实现有条件自动驾驶的智能汽车达到规模化生产,实现高度自动驾驶的智能汽车在特定环境下市场化应用。

  在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上,我国选择了与别国不同的模式,即“车路协同”。这意味着,车要“聪明”,路也要“有智慧”。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卫星定位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刘经南,将车路协同称为“中国的解决方案”。在去年的公开课视频中,他解释,单车智能意味着人在车里驾驶只能看到车周边的情况,如果侧面出现大车遮挡,容易形成视野盲区。而建立所谓的车联网,就能解决这样的问题。在驾驶过程中通过5G+移动互联网+北斗感知外界环境变化、外界车辆的情况,实现车与路、车与人、车与环境的交互,以保证行驶车辆的安全及自动驾驶整体的安全性。

  在王泽峰看来,车路协同的优势是行业共识,它需要协调多方力量,进行基础设施改造和重建。在这方面,我国具备体制优势,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布局车路协同。

  具体到现实应用中,我国已有多地与企业达成合作,提供实验道路。在南昌,正在建设的九洲高架东延项目将建成国内首条基于“5G+北斗”车路协同的开放式城市智慧道路,并开展自动驾驶车路协同测试。2019年1月1日,京礼高速建成通车,其中延崇(北京延庆-河北崇礼)段是智慧高速试点项目,沿线配有摄像头、路侧雷达、气象传感器等智能设备。

  在浦实看来,未来智能网联车的安全驾驶,要依靠车路协同的真正实现,在多方合力中,车企不可避免地要共享数据、提供平台。在研发助力上,尤其需要高校相关汽车专业的加入。而道路的智能化属于智慧交通新基建项目,也需要政府层面做好城市规划设计。王泽峰也表示,要实现长距离的无人驾驶,需要科研工作者加快把体制优势转化成技术优势。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朱彩云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