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
新华网北京12月3日电(郭亚丽)今年7月,“双减”文件公布后,各地各校系统部署、积极作为,取得明显成效,作业管理制度基本建立,课后服务基本实现全覆盖,课堂教学改革逐步深化。在今日举办的第十二届新华网教育论坛基础教育场次,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表示,“新学期学校‘双减’工作开局良好,取得明显成效,但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的成果还是比较脆弱的,还需要接受检验、持续巩固、提高水平。”
吕玉刚强调,我们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以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切实抓住这次教育改革的重大机遇,围绕“巩固成果防反弹、消除盲点找问题、提高质量抓突破”,推动学校“双减”落实工作继续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高里走,全面推进学校落实“双减”工作的水平,并把“双减”工作成效纳入学校办学质量评价体系。
接下来将重点从五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是作业管理再强化。“在压总量、控时间基本到位的基础上,要注重调结构、提质量。”吕玉刚表示,“调结构包括学科之间作业总量的统筹和不同类型作业的统筹;提质量,就是要在精准分析学情基础上,提高作业的针对性、有效性,进一步减少重复性、机械性作业。”各地要充分发挥教研机构专业支撑作用,研究制定分学科的作业设计指南,组织开展优质作业设计展示交流活动,进一步提高作业设计质量。
二是课后服务再提升。吕玉刚强调,在实现校校全覆盖,时间保障“5+2”的基础上,要注重强化条件保障和提高服务质量,进一步丰富课后服务的内容、项目,切实增强课后服务的吸引力、有效性。要充分挖掘教师潜力,深入开发校本课后服务资源,同时要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积极利用好社会有益资源,健全课后服务体系。
三是课堂教学再提质。吕玉刚表示,“教学质量是教育工作的生命线,在‘双减’背景下,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确保学生学业水平,是我们必须答好的一道必答题。”学校要把教育工作作为核心去抓,聚精会神去抓,下更大气力去抓,进一步提高教学工作的科学化、专业化、规范化水平。吕玉刚强调,要精准分析教情、学情,通过学生课堂表现、日常作业、初中期中考试、学业质量监测等途径,分析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做好辅导答疑,特别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加强重点帮扶,确保学生学业质量水平达标。
四是赋能教师再发力。要把提高教学队伍素质作为提高课堂教育质量的关键,通过教师培训赋能,加强新课程、新教材、新方式、新技术培训,切实提高教师育德、教育教学、作业与考试命题设计、实验教学、课后服务和家庭教育指导等方面的能力。通过教研工作赋能,强化教学改革研究,积极开展各层次、各形式的教学交流和教研活动,加强教学成果展示交流,激励广大教师积极投身课堂教学改革,不断凝练教学经验,总结教学成果,提高教学能力和育人水平。
五是宣传引导再深入,我们要通过多种方式持续、深入、细致的做好宣传、解读、引导工作,使“双减”工作理念、政策、成效深入人心,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切实形成“双减”的良好社会氛围,形成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