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支持基础研究,更要把钱花在刀刃上
发布时间:2020-05-28 07:51:00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杨晓冉  点击:409次

尽管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整个经济社会的运行秩序,但是南京大学固体微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却始终保持高节奏的科研步调。

  “过去做基础研究,刚取得一点进展就要忙着发论文,现在反倒是不着急了。”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祝世宁告诉科技日报记者,他领衔的“面向光子芯片研发的核心材料及关键技术基础”,入选江苏省“前沿引领技术基础研究”专项后,“有了方向、经费甚至评价的自主权,能心无旁骛地做科研,集中精力攻克铌酸锂晶体元器件”。

  在今年李克强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基础研究再次引起代表委员的热议。在稳定支持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前提下,如何把钱花在刀刃上,如何建立对基础研究的科学评价体系成为关注重点。

  对未来的投资不能省

  “在政府要过‘紧日子’的情况下,没想到对基础研究仍然稳定支持。”苏州大学校长熊思东委员看到政府工作报告时,第一反应就是非常激动也很振奋。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所长沈仁芳代表说:“基础研究是一种对未来的投资,稳定支持基础研究也是对未来充满信心的表现。我们必须杜绝浮躁,杜绝急功近利,沉下心来,假以时日才可能有真正的突破。”

  “在这次疫情防控过程中,我们围绕病毒结构功能、发病机制、疾病防治等关键难题,组织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型冠状病毒溯源、致病及防治的基础研究’专项32项。”江苏省科技厅厅长王秦代表向记者报出一连串数字:全省每年实施1000多项基础研究项目;2019年,江苏共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95项,国拨经费超20亿元;“十三五”以来,获国家科技奖励超过200项……

  王秦表示,这些都离不开国家对基础研究的支持,下一步,江苏将按照“稳定支持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要求,持续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支持力度。

  基础研究不能摊大饼

  “各级政府必须真正过紧日子,中央政府要带头。”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中央本级支出安排负增长。政府过“紧日子”,基础研究也不能摊大饼、洒香油、遍地开花,必须把好钢用在刀刃上。

  “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我认为要进行精挑细选地研究。”熊思东说,过去对有所为讲得比较多,而有所不为常被淡化。他建议,基础研究一定要紧贴国际科学技术的前沿,紧贴国民经济的主战场,紧贴在未来若干年影响社会发展、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需求的一些重大的基础理论性领域。

  王秦告诉记者,江苏近年来一直坚持加强目标导向的基础研究。比如针对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相对不足的问题,在纳米技术、人工智能、未来网络、合成生物学、干细胞等前沿科技领域,以及围绕半导体、新材料和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超前部署。

  过去,在基础研究领域,论文在评价体系中的权重比例一直较高。近年来,部分科研机构已经展开有益尝试,对一些量化性指标进行弱化或修订。但是,“破五唯”之后到底应该怎么评价,仍然众说纷纭。

  近期,教育部和科技部联合印发《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对此给出了方向。

  “基础研究的评价维度并不多,破除‘五唯’并不是说不要论文了,而是要推行代表作制度,更看重研究的质量和影响。”南京工业大学校长乔旭委员建议,要推行小同行评议,变量化评价为共识评价。

  平台和青年科学家应成主角

  “加快建设国家实验室,重组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在号称“改革开放以来篇幅最短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这20个字的分量沉甸甸。

  “从事基础理论研究的平台必须有几个特点。”熊思东说,一是平台要足够高,站在国际学术前沿引领创新;二是平台足够宽,使不同学科不同兴趣的人能在一起进行交叉复合研究;三是需要有一定的深度,能够容忍不同的模式、不同的机制在这个平台并存。

  “现在对基础研究的支持主要还是项目的形式,并不能很好地体现‘持续’和‘稳定’,要对国家实验室和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基础研究平台给予稳定的经费支持,对人才尤其是青年科技人才给予更多支持。”乔旭认为,要探索以平台为主体落实经费“包干制”,打通部门数据孤岛,杜绝项目申请“一稿多投”现象。

  熊思东表示,基础研究关键还是靠人,要建设一支高水准并且有远大理想的研究队伍。“青年才俊是基础研究的未来,他们在开拓创新中无所畏惧,通常做的是0到1的工作,所以我们的注意力和扶持政策要多向他们倾斜。”

  王秦透露,以江苏为例,通过实施“青年科技人才创新专项”,累计资助了400名省杰青、230名省优青和7446名青年科研骨干,其中30岁以下的占1/3。今后,每年还要立项支持1000名以上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开展创新研究。

张 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