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升级“限塑令”,塑料循环经济迎来新“风口”
发布时间:2020-07-07 14:58:00  来源:中国能源报  作者:王雪梅  点击:384次

随着环保政策的不断加码,应对塑料污染问题再次被提上日程。

 

日前,海南、北京、山东、河南等省(市)纷纷出台升级版“限塑令”,制定了详细的限定范围和限定时间。

 

事实上,今年年初,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就提出,到2020年底,率先在部分地区禁止、限制部分塑料制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到2022年,塑料废弃物资源化能源化利用比例大幅提升。

 

在此背景下,多家化工巨头开始陆续布局塑料回收业务,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塑料回收经济将迎来“风口”。

 

(文丨本报记者 李玲)

 

废塑料总体回收率30%

 

我国是塑料生产和使用大国,面对巨大的塑料污染压力,十几年来国务院和各部委陆续采取了多项政策和行动。如2008年国务院发布的“禁塑令”,2012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2017年起逐步禁止废塑料进口,2018年无废城市建设,2019年生活垃圾分类行动,2020年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一系列文件均针对塑料问题做了具体规定。

 

据了解,当前废弃塑料的处理方式包括物理回收、化学回收、焚烧、填埋、遗弃。填埋和遗弃会对水体、土壤造成较大污染。来自《中国再生塑料行业发展报告(2019—2020)》的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产生废塑料6300万吨,其中填埋量为2016万吨,占比32%;焚烧量1953万吨,占比31%;遗弃量为441万吨,占比7%;回收量为1890万吨,较2018年的1830万吨增加60万吨,增幅3.3%,废塑料总体回收利用率为30%。

 

“塑料是很好的东西,是人类生活文明非常重要的产物。处理废塑料,首先肯定是减量化,能不用的地方就不用或少用,然后再考虑综合回收再利用方式。”中国物资再生协会再生塑料分会会长王永刚表示,“中国在废弃塑料回收利用方面比世界其他国家做得好,我们有几十年积攒的回收利用的经验,过去进口大量废塑料加工处理,应用端我们也有非常广泛的再生塑料应用领域。”

 

在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秘书长庞广廉看来,对待塑料问题不能盲目禁止,需要科学引导。“目前我国约有超过13%的原油用来生产聚烯烃等塑料相关产品,且原油用于产品原料的功能在增加,未来越来越多的石油将被用来生产塑料,预计到2025年左右可能会达到20%。所以石化行业需要积极行动起来,共同推动我国塑料废弃物的综合治理。”

 

化学回收成投资新方向

 

当前塑料的回收方法主要有物理回收和化学回收。物理回收再生是现在积极提倡并普遍采用的一种方法。但目前主要受困于回收分拣环节,回收收益小,分拣难度大、成本高。

 

“生活中产生的废塑料品类特别复杂,物理回收的难度就特别大,并且容易造成二次污染,比如餐盒这些东西上沾有很多油质,如果前端分类做不好,后端加工的话,从环境效益上来讲并不一定比焚烧好,因此,并非所有废塑料都适合物理回收。”王永刚表示,“此外,目前大部分物理回收的塑料都只能降级利用,利用率不高。”

 

在多位受访者看来,相较于物理回收,化学回收会成为塑料循环经济的新方向。

 

“化学回收是最好的回收方式,通过高温催化、裂化将塑料变成单体后又重新作为原料生产产品,能保证它的充分利用。”庞广廉表示,“化学循环、化学回收肯定是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但目前技术还不成熟,还需要探讨它的经济性问题,成本投资比较高。”

 

当前多家国际化工巨头已经开始布局废塑料化学回收领域。据悉,巴斯夫正在与一家德国公司Recenso合作,使用后者的原料油生产原始聚合物,Recenso开发了一种将混合塑料馏分转化为加工油的工艺,使用热力、催化剂和物理力的结合来裂解碳氢化合物。

 

需要对全链条综合治理

 

在多位受访者看来,废塑料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生命周期的广泛合作。

 

“治理塑料污染是一个综合性的任务,从源头设计到后端应用都要做综合判断,是一个系统工程。”王永刚表示,“比如,设计塑料制品时就要考虑其可回收性、易回收性,采用可以普遍使用的材质,不能为了降成本而使用一些很难回收的塑料。现在一些塑料袋上有可回收标识,只能说它可回收,但做到易回收就比较难。”

 

“我们要倡导整个链条的、全生命周期的广泛合作,从全生命周期认识塑料物流,包括生产、加工行业以及下游的供应商、回收行业,把整个链条串起来,形成闭环管理。”庞广廉说。

 

“虽然国家把塑料回收划到新兴产业里,但由于这个行业过去给人的印象就是小散污,造成项目在地方落地时比较难。废塑料行业是整个社会新陈代谢的基础,跟大城市里遍布的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公共厕所一样,社会需要排泄,没有这些东西就没法支撑社会的发展,所以不能把这个行业当做工业体系,而是服务体系。首先从行业定位,应该把各个地方的塑料回收功能补全;其次,我们需要龙头企业带动行业整体往好的方向发展;另外,需要优化产业链,让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做好行业的整合、融合和提升。”王永刚补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