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突破促进铜冶炼行业绿色集约发展
发布时间:2024-12-30 20:28:41  来源:国际商报  作者:admin  点击:1987次

  中国是全球铜材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铜矿资源少、铜材需求量大、铜业碳排放量高牵制铜产业的发展。近年来,有色金属产业链碳排放广受关注。如何通过技术创新引领铜产业绿色转型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作为一家金属冶炼和资源综合回收利用于一体的企业,广西南国铜业有限责任公司积极探索铜产业集约发展模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国内首创的大型化富氧侧顶吹连续炼铜技术,以绿色、节能、低碳、智能、流程短、投资省、占地少、原料适应性强等特点,推动了产业绿色循环发展和相关产品贸易增长。

  技术创新推动绿色生产

  “富氧侧吹熔炼+多枪顶吹连续吹炼+火法阳极精炼”热态三连炉连续炼铜技术,是广西南国铜业积极探索形成的创新技术,可以实现“一步炼铜”,不仅工艺流程短、原料适应性强,还可以解决低空污染问题。

  熔炼采用富氧双侧吹熔池熔炼—多枪顶吹连续吹炼及天然气稀氧燃烧阳极炉回转精炼,电解采用永久不锈钢阴极—双向平行流电解工艺,铜阳极泥处理采用旋流电积脱铜—卡尔多炉精炼除渣,烟气制酸采用高浓度转化、干吸低温位热回收技术等,且均属首创技术。该技术具有矿热利用率高、冶炼渣量少、能耗低、金属收率高、烟尘率小、作业率高等特点,有利于提高原料适应性和产业集中度,促进铜冶炼行业节能降碳。

  富氧侧吹熔炼炉的富氧浓度在85%以上,多枪顶吹连续吹炼炉的富氧浓度为25%~30%,有效降低冶炼炉渣量和炉渣处理成本。烟尘率小于1.8%,降低收尘负荷,减少返料冶炼成本及金属损耗。侧吹熔炼白冰铜品位75%,显著减少吹炼渣量。熔炼和吹炼烟气二氧化硫浓度高且相对稳定,烟气量小,有利于制酸烟气低温位余热回收,降低制酸系统的投资和运行成本。

  南国铜业二期项目单体炼铜生产线产能规模达40万吨,实现了冶炼核心装备大型化和关键技术指标的突破,金属直收率比其他工艺提高3~5个百分点。同时,公司还建设烟气制酸、余热蒸汽利用和稀贵金属综合回收系统,厂区生产的废水经处理后全部返回系统使用,实现废水零排放。

  不仅如此,南国铜业利用铜冶炼生产系统配套形成多金属联合冶炼优势,产出的固废和危废采取就近、互补、分类、共生等多种方式,使上游企业的“废料”成为下游企业的原材料,使资源得到综合循环利用。同时,引进下游绿色循环产业,补齐铜精深加工产业链。

  构建生态循环产业链

  公司以南方有色集团现有铅、锌、铜生产系统为依托,构建铅、锌、铜多金属联合冶炼生产模式,在内部形成有色金属产业链纵向闭合、横向共生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同时,对产出的固废和危废本着资源化、无害化的原则,打破资源循环利用的地域限制,副产品硫酸等就近供锰、磷等企业使用,固废选矿尾渣供水泥厂做配料,构建生态循环产业链,打造产业集群,实现资源协同综合利用。

  目前,南国铜业主产品“麒麟牌”阴极铜已完成马德里国际商标、上海期货交易所注册,通过LME审定,成为国际交割品牌。其生产的副产品硫酸、白银等销往国内外,并通过构建跨境产业链供应链,积极开拓东盟国家市场。同时,积极申请开展铜精矿加工贸易业务,保障国家重要战略资源供给,促进中国与东盟间的经济交流与合作。

  通过延链、补链、强链,推进打造铜杆、铜带、铜棒等产业集群,南国铜业吸引投资106亿元的金海岸高性能电解铜箔项目和投资5亿元、年产10万吨的高洁净度铜杆生产线项目,推动投资50亿元的铜硫磷氟绿色循环产业项目、投资25亿元的鑫科精密电子铜带及万翔电线电缆等一批铜精深加工项目落户产业园,推动27家铜精深加工企业发展,初步形成了以铜冶炼、铜精深加工、磷精细化工、新型建材等产业一体化综合发展的产业链条,并延伸辐射冶金副产品与磷化工、各类电子信息、汽车、新能源电池、装备制造等产业链,带动上下游产业集约式发展,促进特色关联产业链集群发展,真正做到有色金属循环利用综合回收,实现集约、绿色、循环、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