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闭小区的“疫时生活”
发布时间:2020-06-21 19:05:00  来源:新京报  作者:杨晓冉  点击:329次

点击进入下一页

6月16日,京铁和园,居民接受核酸检测。

点击进入下一页

6月16日,京铁和园,隔着大门栏杆,一位居民接收外卖送货员送来的食材。

点击进入下一页

6月16日,京铁和园,居民排队接受核酸检测。

点击进入下一页

6月20日,乐城社区服务站内,社工在整理居民核酸检测的数据。

点击进入下一页

  6月20日,乐城社区,一对夫妻手拉手在散步,妻子怀孕6个月,趁小区封闭,丈夫会花更多时间照顾妻子。

点击进入下一页

6月20日,乐城社区,小区志愿者在帮助居民买蔬菜。

点击进入下一页

  6月20日,乐城社区,男孩在小区里练球。

  6月16日,由于邻近的天陶红莲菜市场出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广外街道7个社区的小区封闭。门里门外,生活变了,但仍在继续。

  居民:难得的陪伴时光

  三四百平米的小广场成了孩子们的乐园,遛仓鼠的、玩滑板的、打篮球的……家长们站在一边,有的拿着电蚊拍赶蚊子,有的拿着花露水,时不时给孩子手脚喷两下。

  安国军的女儿抱着爸爸的手臂将自己吊起来,然后便去追逐小仓鼠。上不了班了,安国军的生活变得异常简单,在家做家务、带孩子,有时一天要遛几趟娃,平时,他没有这么多时间陪女儿。

  “正好趁这个机会歇歇。”他说,“病毒,一直都存在嘛。来了就面对,怕也没用。”

  刘勇和刘丽则在等待第一个孩子的出生。

  这是一个“疫情宝宝”,年初时怀上,还没出生,已经经历了北京两轮疫情。

  小区封闭后,两人都不用早起打卡上班了,在家也要工作,但灵活得多,陪伴彼此的时间也更长了。

  这是一段难得的24小时相伴时光。

  每当太阳落山后,两个人就会出来遛弯儿。以前是去护城河旁遛,现在是绕着小区遛,时停时走,一天要遛上七八圈。

  “解封了之后,想出去透透气,逛商场,逛公园。”刘勇笑道:“虽然没啥不方便,总归有些憋嘛!”

  83岁的高荣刚刚等到了养老院的床位,疫情一来,她的独居生活又要持续一段时间,但开进小区的菜车、送上门的药品,让她感到“很知足了”。

  社区工作者:“做梦的时间都没有”

  在这个特殊时期,社区承担了更重的工作。下午四点,王志平拎回两大袋子药,进了社区办公区,来不及喝口水,就开始挨个给居民打电话,通知来取药。有些年纪大,腿脚不方便的居民,她会亲自送药上门。

  她的手里攥着一张表,上面记录了11个老人的姓名、联系方式、用药需求。这些老人中,年龄最大的超过九十岁,基本不会用手机,无法网购,加上医保问题,只能求助于社区。

  一个下午,她跑了四个地方,从太平桥,到小红庙、白纸坊。这一回还算顺利。上一次,一位居民的药社区没有,她就去了广外医院,但因为来自封闭小区,被拦在外面。她向社区反映了情况,想办法联系上一位大夫,拜托大夫拿了卡、带了药、对了药剂量,前后花了一两个小时。

  社区新增的任务,除了帮老人买药,还有核酸检测。

  王燕是街道下沉干部,小区封闭前一天,接到了前来支援的通知。社区核酸检测的范围两次扩大,一开始是接触过风险地区的居民,后来扩大到全部居民,她要帮着做登记、去现场维持秩序,还要收集相关信息,做成电子文档。

  “平时基层工作就挺忙的,但这么忙还是头一次,有一天凌晨两点半睡、清晨四点半起,连做梦的时间都没有。”王燕说。

  (刘勇、刘丽、安国军为化名)

文:新京报记者 戴轩  摄影:新京报记者 王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