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1月21日),光明日报客户端“光明谈”专栏原创的一篇算上标题和作者姓名也只有375个字的小短文,在“光明微评”上竟有(至今天——23日上午止)数亿人次的阅读量!在一些开放了评论的转载网站上,此文文后跟贴众多,讨论热烈。
这篇题为《“女性终生不婚可能性上升”须思成因》的“光明谈”,针对国家卫健委人口家庭司官员在20日所说有关“90后”“00后”婚育主体的婚育推迟现象十分突出,由此增加女性终身不婚可能性,抑制了生育水平的话题,指出应该注意“婚育推迟”这个看似“不分男女都要遇到的问题”,其实意味着“女性是首当其冲的承重者”的现实。
最近两年,有关人口统计的话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早两年,围绕“刘易斯拐点——即一个国家的劳动力从过剩到短缺的转折之点”是否已在中国出现而兴起的讨论,其实质也是人口可持续再生产的问题。人们关注此话题,是因为“刘易斯拐点”到来与否,与剩余劳动力无限供给的时代是否结束相关。众所周知,中国经济在短短40年时间内的迅速腾飞,其最重要的客观“比较优势”之一,就是中国庞大人口基数所产生的“人口红利”。这个“比较优势”的丧失和“人口红利”的失色,意味着在中国经济崛起中扮演着不可或缺重要角色的廉价劳动力的退场。这个重要角色的退出,绝非简单的劳动力市场的短缺现象,而是对整个经济的巨大挑战,因此倒逼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转型,并将重置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位势。
当然,“刘易斯拐点”只是观照人口问题的一个角度而已。人口可持续再生产,是几乎所有国家在步入中等收入线前后都会遇到的问题。人口可持续再生产,是国家层面的宏观问题,但却可分解为国民个体的婚育问题,其“产量”是国民个体婚育状况的集合。人类是社会性动物,社区和社群是人类存在的必要环境。从早期“逐出族群”的惩罚意味着死刑,到现代离群索居代表着个性,人类社会经济条件的改善,提供了人类个体独自生存的可能性。而社会生活方式的多样化,也为人们生理、心理和情感需要提供了不同的满足方式,使人们在婚育时间、方式乃至婚育与否等选择上可以更加从容地应对。
选择即比较。在婚育时间与婚育与否的问题上,人们肯定要在早与晚、婚育与单过所可能导致的各种情形中进行比较。再具体到男性或女性,环境给定的或现实示范的个案,都是未婚育者在个体决策时的重要依据。这也就是说,与其说人们在关注上述短文,还不如说人们是在关心自己——家庭的或子女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