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古树,把它们“栽”进电子地图
发布时间:2022-04-27 13:40:07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admin  点击:1199次

  村头的大榕树下摆开几张方桌,大家坐在绿荫下,望着古村谈保护。这是近日在广州市黄埔区九佛街举行的“九佛九人谈”活动上的场景。围绕“十古”保护,规划专家、文化学者、街道干部、村民代表交流思想、碰撞思路。

  所谓“十古”,即古村、古树、古屋、古庙、古巷、古道、古塔、古井、古桥、古码头等十类古遗存。今年以来,广州市黄埔区全面深入开展整改工作,对辖内十类古遗存的文化历史信息进行系统梳理、挖掘,并借力现代技术手段对古遗存加以活化利用。

  走进有着700多年历史的莲塘村,远远可见清濯桥一侧立着一棵20米高的参天巨榕,像一把张开的大伞福荫着这片土地。“这棵古树就像是我们的长辈一样,见证了我们莲塘村的世代变迁。”莲塘村村民、村史编写人陈耀松说。

  莲塘村在2013年被认定为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老树常青不仅成为莲塘村的佳话,亦成为黄埔区“十古”文化遗存保护及活化利用工作成效的真实写照。在陈耀松的印象中,过去莲塘村不少村舍倾颓、村貌破旧,而如今街道十分重视古遗存保护,挖掘它们背后的故事,编号挂牌专人巡查,还编撰了村史。“有了规划和记录,未来子孙后代能够一直传承下去,莲塘的‘根’也就守住了。”陈耀松感慨道。

  据统计,黄埔区登记在册的古树名木数量为5208株,约占广州市古树名木总数的53%,约有3096株散生在自然村落的房前屋后。随着城市建设快速发展,城市环境与群众需求之间仍存在一些瓶颈问题,尤其是自然村落房前屋后大龄果树的保护移植迫在眉睫。

  2020年12月,《广州市黄埔区全面推行林长制工作方案》正式印发,其中明确“开展古树名木的信息化、数字化、智慧化全生命周期管理”。应用三维GIS信息技术,建立一树一档“一张图”,全区古树全部纳入古树名木电子地图系统。

  在黄埔区长岭街道岭头社区,几棵贴着二维码标识的大树根枝粗壮,郁郁葱葱。当前,长岭街道正在实施“古树故事”保护项目,依托辖内东江纵队革命旧址等红色资源,挖掘古树名木相关历史故事,拍摄村民口述视频,人们可以扫描树上二维码,了解古树背后的历史。此外,摄像头及振动位移传感器等高科技装备也被应用到古树名木的保护中,对古树的生长环境、生长情况进行实时监控。

  围绕“十古”保护,黄埔区新招迭出:推出全国首个导航类应用软件文化保护对象地图,聘用全省首名文化遗产检察官,实施全市首个“屋长+保护责任人”制度、构建“1+N”保护传承政策机制体系、创新“互联网+保护”……

  “我们想方设法把名城保护工作变得更接地气、更贴近生活。”广州开发区规自局相关处室负责人李贤说,“在百度地图上对全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对象进行标注,老百姓手指轻轻一点就能了解历史文物的信息,公众参与进一步强化了制度落地执行的实效性。”

  “文化传承要‘见人见物见生活’,黄埔区‘十古’保护及活化利用工作通过分区域、分类别呈现区域历史文化全貌,多手段、多渠道传承古遗存历史文化,推动文化、科技、产业共融,让群众也可以享受到历史文物的保护成果。”黄埔区文广旅局局长陈文聪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