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驻湖南记者 张 玲
5月的湘赣边革命老区草木青翠、瓜果飘香、生机盎然。近日,记者深入走访了地处湘赣边革命老区、罗霄山脉腹地的湖南省浏阳市小河乡。
大山深处的小河乡风景如画,满眼郁郁葱葱,浏阳河支流小溪河流水潺潺、穿乡而过,村民在自家房屋上绘制的墙画色彩绚烂……这一切都是对当地旅游宣传语“世外原乡,画里小河”的生动诠释,是革命老区小河乡徐徐展开的乡村振兴新画卷。
小河乡位于浏阳的最东部,与江西省万载县接壤。这里曾经是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的重要区域,一度是红军的后勤基地。近年来,当地文物部门累计在面积109平方公里的小河乡发掘整理出湘鄂赣红军兵工厂、红一方面军后方医院、红十六军临时军部旧址、湘鄂赣造币厂旧址等40余处革命遗迹,涵盖彼时苏区生产、生活、文化、教育、服务等多个方面。
“为了发展红色旅游,我们修缮了一批保存较为完好的红色旧址,去年还筹建了红十八军组建地小河革命历史陈列室,将全乡红色历史集中展陈于一馆,有效解决了红色旧址过于分散、不便参观的问题。”小河乡党委委员、宣传委员、副乡长刘婷远介绍,小河革命历史陈列室开放不到一年,已接待观众超15万人次。
在小河革命历史陈列室内,陈列着红一方面军后方医院驻扎在小河乡范家祠堂时使用过的铜壶。当年他们用这些铜壶烧水浸泡绑带,绑带经高温消毒后再次使用。在医药奇缺的情况下,红一方面军后方医院驻扎在小河乡2年多的时间里共收治伤病员3000多人次,为革命存续了力量。陈列室的墙上还张挂着小河乡烈士名单,上面共有342位小河籍烈士,而这还只是一份不完整的名单。
透过陈列室里的文物和小河乡的40多处革命遗迹,仿佛能看到90多年前小河乡作为红军后勤基地时的峥嵘岁月。革命战争时期,红军利用这些山区的险要地势与敌人英勇作战,建设大后方。但革命胜利后的很长一段时期,山高沟深的交通障碍使小河乡的发展受限,一度深陷贫困。
党的十八大以来,小河乡充分利用宝贵的红色资源,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和农民画室,通过文旅融合助推乡村振兴,才有了如今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的网红打卡地“画里小河”。
在小河乡新河村知墨文化画室,农民画师詹秋明正在专心绘制一幅装饰画。他每月有20多天都在画室画画,月收入至少有三四千元。“我家原本住在造冲山上,生活很不方便,2016年村里搞新农村建设我们才从山上搬下来。因为家里有老人和孩子要照顾,所以我不能去外地打工,后来村里组织培训画师,才让我有了这个家门口的好工作。”詹秋明说,“说起小河乡的变化,那真是翻天覆地,家家户户的日子都好起来了。”
像詹秋明这样的农民画师小河乡共有460名。自2016年引进画室产业以来,小河乡通过村企合作模式,统一培训、统一订单、统一销售,将“摸锄头”的农民培养成“摸画笔”的画师,目前已发展了多个农民工艺画种,拥有6个村级画室,画作远销10多个国家,不仅解决了农民在家门口就业的问题,还与院校进行长期合作,将画室打造成聋哑人等特殊人群学生的实习和就业基地。
沿着小河乡的母亲河小溪河岸漫步,秀美的自然风光令人心旷神怡。当地创意设计了两个河坝——鱼鳞坝和叠水坝,河坝水浅不急、清澈见底,借力新媒体推介迅速成为“网红坝”,吸引了远近游客前来游玩打卡,成为小河乡文化和旅游发展的重要引擎。
在距离鱼鳞坝几十米远的地方,一家名为“清溪山房”的民宿清新雅致,与小溪河岸的风景融为一体。民宿老板房孟祥去年从广东返乡创业,投资750万元建设了这家民宿,解决了当地18位村民的就业问题。“我们共有14个房间,价格从300多元到1000多元不等,现在还不是旺季,平均入住率在70%左右,周末都是满房。等到7月至10月的旅游旺季,客房很早就会被预订完。”房孟祥说。
目前,小河乡共有十几家民宿,今年“五一”期间,所有的民宿都住满了,为了解决一些游客的住宿问题,各村还协调部分游客入住村民家中。
长沙退休干部王极曾多次去小河乡,5月中旬,他与老干摄影家协会的十几位同伴再次到小河乡采风。“这次去,看到小河乡又有很大变化,创意画工厂的画师更多了,村里墙上的农民画也很吸引我们。”王极说,“可惜因为天气原因这次没有拍到鱼鳞坝的晚霞,准备以后找机会再去。”
依托红色资源、绿色生态和当地的客家民俗,小河乡的乡村旅游日益红火,2021年共吸引30多万名游客前往追寻红色足迹、感受绿色生态,全年创收5000多万元。
拨打小河乡乡村干部的电话,一首好听的彩铃立刻让人沉醉其中。这首名为《云上小河》的歌曲加入了当地客家山歌文化元素,节奏明快、悦耳动听,是小河乡的旅游宣传主题曲。除乡村干部外,很多村民也自发将其设置为彩铃。
旅游口号、主题歌、形象LOGO……小河乡发展文化旅游的创意远不止于此。继网红坝和小河革命历史陈列室火爆后,该乡还利用无光污染的天文观测优势,建设了一座对外开放的科普天文台,打造“来小河看银河”文旅品牌;新建木活字印刷非遗馆,展陈木活字印刷术的文化溯源、传承谱系和全套技艺,开发非遗文创产品;利用本土花炮企业资源,创意推出满足游客不同需求的小烟花消费套餐;依托农民画师队伍,开发卡通、山水画、油画等不同系列和风格的小石头画旅游“伴手礼”……
“通过网红打卡点的扩点、延线、扩面,小河乡基本形成了‘一村一品’的旅游特色。”刘婷远说,“我们的目标是通过持续营销,保持网红小河的热度和新鲜度,让网红成为长红、流量变为‘留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