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风度的流变
发布时间:2022-07-04 06:39:24  来源:天津日报  作者:admin  点击:8460次

  朱晓剑

  《世说新语》是一部让人着迷的书,故历来多有学人对其有解读。

  众所周知,《世说新语》所记载的人和事是零碎的,也是片段的,分布在三十六个门类当中,而这正是董上德在《世说新语别裁详解》里所着重关注的地方,将散落在不同条目中的人和事汇总起来,将“某个人物的故事,大体依照其生平经历,重做整合,参以正史,结合刘孝标注文的一些重要信息,详细阐释或辨析”,给名士们的生活按照时代秩序还原,如此的别裁就多了些许意蕴。

  在这部书中,董上德的名士排列是依照东晋袁宏《名士传》借鉴而来,大致分为正始名士、竹林七贤、中朝名士,为更全面反映魏晋名士的状态与生活,董上德增加了东晋名士,由此拼接出魏晋名士的全景图。

  按照魏晋名士出现的时代,我们可以看到即便是同为名士的一员,在不同的时代所表现出来的性格也是有极大的差异。正始时代的几位名士喜谈玄学,“他们的谈玄引领着两晋的学风,深刻影响了士大夫们的精神世界。他们是玄学的开创者,也是后世清谈家的偶像。他们的言谈及其方式被尊为‘正始之音’。”竹林七贤活得很有烟火气,“正是俗,才显得他们是脚踏实地的活人,而不是世外隐士。更不能忽略的是,他们的俗的背后或许还隐藏着某种反抗意志的血性,还闪耀着令世人追慕的人格审美之光。”这是他们身处在魏晋这个千年大变局时期,面临着乱世和人生抉择。到了中朝名士时期,社会趋于稳定,这种变化让名士们的生活也在发生改变。东晋名士则聚焦东晋的两大门阀“王谢”,从他们的代表人物中可看出当时的政治活动与日常生活,故可观察东晋的具体语境,解读魏晋名士的最值得关注之处就在于细微之处,当我们穿越历史的时空,就能看到一个魏晋时代的文化风貌。

  魏晋时代的名士生活,既有奢侈的一面,也有雅俗的方式。不过,在董上德看来,魏晋风度是随着时代的演变而发生细微的变化,具体到某一个名士,在不同的人生阶段也是有着微妙的差异。比如山涛与嵇康同为竹林七贤,当山涛出来做官时,还着力举荐嵇康。嵇康写了《与山巨源绝交书》,这样的交往诚然是悲剧,但在嵇康遇害之后,山涛顶着非议,关照嵇康之子嵇绍的成长。这其实反映出他厚道的一面。又如王衍名声很大,但“清谈误国”,以至“狡兔三窟”成了他的代名词,为当时的人们所不齿。乐广崇尚儒学,与王衍有别,但因他是成都王司马颖的岳父,当发生“八王之乱”之后,其人生有无奈有悲哀有悲剧。这也说明即便是名士,他们一生也是深受大时代的影响。

  复杂、多元构成了魏晋时代的文化特色。从中华文化史上看,这个时期冲破了汉代儒家一统天下的局面,综合儒、道、名、法的道路,思想的丰富性也让人们的精神世界变得博大而有趣起来。今天,不管我们将《世说新语》当成人物故事,还是志人小说,都不难看出书里所讲述的人物是那么的鲜活有味,仿佛就活生生地在我们身边一般。同时,我们也不妨将名士的生活,当成一个个名士的传记来品读,这也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魏晋风度的流变。这种风度在以后的历史上几成绝响,这也是后世所追慕那个时代的重要因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