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发展,遍地都是良机
发布时间:2023-04-25 12:38:31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admin  点击:4740次

  4月22日,第二届中国(武汉)文化旅游博览会开幕当天,来自大江南北的数万名游客冒雨涌向武汉国际博览中心,大美中国馆里人头攒动、摩肩接踵。

  据统计,为期三天的博览会,进场观众共计17.9万人次,共签约62个文旅项目,总金额达1125亿元。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李述永感慨:“文旅事业是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的强大引擎,文旅创新和信心比黄金更珍贵!”

  万里携手:

  长江流域展望文旅

  两项“万里行动”,清晰折射出长江流域的文旅前景。

  4月22日,“沿着长江读懂中国——万里长江行”主题宣传推广活动正式启动,来自长江流域13省(区、市)的150余名嘉宾共赴盛会。就在同一天,“万里茶道”沿线城市申遗成果展精彩亮相,展示9省(区)申遗的辉煌成果,传扬博大精深的茶文化。

  山水万程,步履不停。“万里长江行”探访团沿着古老的长江,用影像记录伟大时代的变革,用实物展示长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他们秉持“价值新发现、内容新表达、文化新阐释、游客新体验”理念,将巴蜀文化、荆楚文化、吴越文化等长江文化代表紧密串联,全面助力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

  万里携手,文旅相融。“万里茶道”是17世纪兴起的以茶叶为大宗货物的国际贸易路线,是中国茶文化的象征。“‘万里茶道’纵贯中国南北,沿途的文旅资源正在逐渐整合。”中国文物学会文物旅游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张玉亭告诉记者,“万里茶道”沿线城市推动“全民助力申遗”活动,创新性推出“文物+体育”“文物+旅游”“旅游+产业”等融合方式,文旅融合、茶旅一体的发展前景值得期待。

  本届文化旅游博览会上,以“山水知音 相会湖北”为主题的长江民歌汇首站演出,在武汉琴台大剧院隆重举行。长江民歌汇选取长江流域13个省(市、区)的《雪白的鸽子》《阿玛勒霍》《龙船调》《茉莉花》等17首民歌,分为青藏篇、云贵川篇、湘鄂篇、赣皖篇、江浙沪篇等五个篇章,以音乐为桨,带领听众沿江而下领略一场镜花水月般的江游,引领人们感受长江流域。

  湖北省政协副主席张维国介绍:“今年一季度,全省累计接待游客1.43亿人次,同比增长29%。”

  疫后重振:

  千亿项目激活文旅

  这是一个文旅的盛会,也是一个签约的盛会。

  4月22日,由央视《中国诗词大会》栏目、上海中视国际广告公司、北京长江文化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推出的“诗词文化IP运营系列活动”正式启动。《中国诗词大会》总导演颜芳介绍,“诗入寻常百姓家”,他们将通过“最经典的中国诗词+最in的潮玩手办+最交互的元宇宙空间”等方式,与各方共同建设文化新坐标,提升中华诗词世界影响力,把中国文化讲给世界听。

  与此同时,首旅集团与湖北文旅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将聚焦湖北省域中高端酒店的开发和运营,计划5年内至少开拓签约100个酒店项目;中国东方演艺集团与黄冈市人民政府就苏东坡主题音乐剧签订创制合作协议,深入挖掘和阐述东坡文化IP……

  2000余家国内外文旅机构和企业共襄盛会,在短短3天时间里,千亿项目落地武汉,为文旅事业发展注入澎湃动力。在武汉东湖国际会议中心举办的“文化和旅游业疫后重振和高质量发展”论坛上,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理事长刘玉珠说:“疫后中国经济亮眼,从稳字当头,到积极复苏,再到快速重振,文旅行业更是迎来爆发式增长。北京的钟鼓楼、武汉的知音号、西安的盛唐密盒、淄博的烧烤摊……到处都是人间烟火,遍地都是信心和良机。”

  数字背后,活力迸发。3天时间里,主会场武汉国际博览中心现场交易量达2.09亿元,线上累计交易总额达1.7亿元。艺术品拍卖会上,259件书画、玉器、瓷器艺术精品现场成交,成交额2435万元。作为本次文化旅游博览会配套活动的2023全国露营大会,4月14日在武汉东湖启幕,230顶各类帐篷分布于草坪和湖边,大会迎来全国137家展商的近50辆房车和900余件露营装备,令人眼界大开、叹为观止。

  科技赋能:

  智慧元素助力文旅

  新科技带来新体验。走进8万平方米的文化旅游博览会展馆,处处都能触摸到“智慧文旅”:在大美中国馆,峨冠博带的屈原与屏幕里的宇航员演绎未来版《天问》;在湖北馆,100艘3D打印模型船,带来全新视觉冲击;在陕西馆,骑上单车便可在屏幕上“穿梭”于景点之间;在江苏馆,指尖轻触多人交互三维“魔屏”,就能360度把玩珍贵文物;在甘肃馆,通过VR观看敦煌莫高窟实景,全息感受敦煌文化艺术的魅力……

  一日游遍华夏,全靠科技赋能。武汉市民雷颖带着孩子逛展,一边欣赏幅员辽阔的自然风光,一边给孩子科普知识。孩子在“荆彩纷呈”板块的巨幅电子屏前,如置身于苍翠欲滴的万亩竹海之中,禁不住欢快地跳起舞来。雷颖一边拍照一边感叹:“人在画中游,开心又快乐。”

  在此次举办的首届沉浸式文旅产业发展论坛上,元宇宙、科技赋能成为高频热词。“元宇宙将给文旅带来急剧变革。我们可以将旅游景点直接搬到线上,让游客在虚拟世界里拥有完全真实的旅游体验。”武汉元宇宙研究院院长龚才春在发言中诙谐地说,“游客甚至可以穿越到秦汉时代去原址体验。”

  传统方法视听造梦,当今技术如临其境,未来趋势融入其中。文化遗产的活化,关键是动态化。融合了现代科技的文旅,为游客铺陈出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历史画卷。

  让历史“活”起来,人气才能“火”起来。记者在“我在敦煌画壁画”数字虚拟体验活动现场看到,一群小朋友兴致勃勃地在电子屏上作画。他们选择壁画线稿,用朱红、佛手黄、落英淡粉等岩彩进行细心填充,不久之后,一幅幅壁画便从遥远的莫高窟“浮现”出来……

  “科技赋能是必争之地,不能简单跟跑。”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司长缪沐阳在致辞中表示,我们要独立自主,进行前瞻性的探索,更好立足中国大地、讲好中国故事。文旅元宇宙是场景和内容的交互实践,包含着意识形态、价值塑造,要积极应对,并以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为最终目标。

  (本报记者 严德勇 夏静 张锐 本报通讯员 程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