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到博物馆去”成大众旅游新风尚
发布时间:2023-05-23 12:15:43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admin  点击:4681次

  邰子君

  南京博物院一年一度的“博物馆奇妙夜”推出了戏曲演出、南都市集、非遗展示、灯光秀等精彩活动,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历时两年精心筹划的“大都:元代北京城”特展集中展示运河城市北京的前世今生,苏州博物馆与猫的天空之城联名推出“悠然花间·苏博建筑小颗粒积木”文创……“5·18国际博物馆日”前后,江苏全省博物馆陆续推出了“博·览、博·学、博·雅”三大系列百项特色活动,进一步助力博物馆与大众生活的连接。

  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江苏省文物局局长拾峰表示,近年来,江苏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积极培育“博物馆+”融合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满足人们高品质生活新期待。南京博物院、苏州博物馆、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等已成为热门打卡地,为“水韵江苏”赋能赋彩,为旅游增添了地域文化底色。

  文旅服务质量不断提升

  宋朝人的生活有何雅趣?玻璃器具给人们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今年博物馆日,盐城市博物馆联合天津博物馆、河北博物院、山东博物馆推出了《今时明月照梦华——宋人的生活雅趣》《琉光溢彩——西洋玻璃器》两场新展,以及串场河历史研学之旅、我在盐博修文物、文创非遗市集等各类社教、体验活动。

  盐城中国海盐博物馆(盐城市博物馆)馆长铁春燕介绍,盐城市博物馆通过构建有品质的多元展览体系,针对每一场特展推出系列主题体验活动,让观众汲取更多知识点、获得更多体验感,从而为市民游客提供丰富的精神文化大餐。

  铁春燕介绍,自2021年9月搬迁新馆以来,盐城市博物馆已接待观众超过150万人次。在此期间,博物馆坚持每天开放至晚上九时,推出了博物馆奇妙夜、跨年迎新夜、上元奇妙夜等活动,在打响“夜韵盐博”品牌的同时,为盐城市民带来了丰富的夜间文旅生活。他们还积极开展跨界合作,打造了“盐引疑云”沉浸式探秘游、串场河历史研学之旅等体验活动,满足不同群体的文旅需求。“我们坚持分众式、体验式、拓展式的公共服务理念,让博物馆可以见人见物见生活。”

  5个展览项目入选“新时代博物馆百大陈列展览精品展示推介”,入选总数位居全国第一;推出“博物馆+社区”共同体项目,同时深化馆校合作,开展不同学段的“双师云学堂”录制……过去一年,南京博物院在展览、社教、文创等方面同步发力,进一步彰显南京博物院的文化服务功能。

  南京博物院办公室主任李荔表示,2022年,虽受疫情影响,但南京博物院全年仍接待观众达161万人次。“我们坚持服务公众,通过文化创新传递文化自信,推出很多富有江苏特色、深受群众喜爱的文化产品。接下来,我们还将紧紧围绕‘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博物馆建设目标,不断提高自身公共服务水平,为公众提供更多优质文化服务产品。”

  旅游贡献度日益显著

  在提升文化服务质量的同时,“总要来趟博物馆”也成为许多游客打卡“水韵江苏”的重要理由。今年五一假期前一日,南京博物院假期5天的门票就被预约一空,而这已成为周末、节假日南京博物院的常态。浙江游客朱虹在五一假期如愿打卡了南京博物院,她说:“之前两次想来都没预约到门票,这一次还是好几个朋友提醒我预约的!”

  数据显示,今年五一假期,江苏全省纳入监测的64家博物馆接待游客量比2022年同期上升了312.77%,其中,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常州博物馆、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等多家博物馆都在假期发布了门票约满的提醒。

  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馆长郑晶介绍,尽管每日接待量已上调至1.8万人次,每个周末仍是一票难求,假期更不例外。“今年五一假期,我们接待的非扬州籍游客占比达到了92.8%。为方便老年群体,我们还在今年五一假期每天提供1000张现场临时预约票。”

  除了馆内的展览和体验活动外,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还与苏州、镇江、洛阳等运河沿线城市推出了“双城记”研学游产品。郑晶说:“比如五一假期推出的扬州、洛阳‘双城记’研学游,串联起两座城市的运河文化,使青少年们充分了解隋唐大运河、洛阳古城和扬州古城的文化内涵与价值。”

  常州博物馆副馆长施建刚介绍,自去年暑期开放夜场以来,博物馆的热度就不断提升,“从去年8月一直到现在,我们的观众接待量都是高于2019年同期的。”分析其中原因,他认为,除了展览品质的提升外,各类活动的举办也吸引了大量亲子家庭的关注。此外,常州博物馆还积极推进总分馆制建设,将展览、文创、活动搬进中华恐龙园景区内的中华恐龙馆,进一步提升博物馆与旅游的融合度。

  为了让博物馆与旅游更好地连接,去年,江苏推出了“博物知旅”主题活动季系列活动,开展了短视频展播、“博物知旅达人”评选、博物馆教育课程和研学线路评选发布等活动,并遴选出一批优秀文博精品线路。今年博物馆日,第二季“博物知旅”主题活动也拉开帷幕,组织全省博物馆推出“乐享博览、体验博学、记录博闻、共享博韵”四大系列文旅融合项目。

  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博物馆处四级调研员韩文琦介绍,为充分发挥博物馆对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作用,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第二季“博物知旅”主题活动将一直持续至12月底。其间,将推出一批时代化表达、特色化呈现的精品展览,一系列立德启智、特色鲜明的社教活动,以及对话博物知旅达人、博物知旅集章打卡等活动,吸引更多游客深刻感受“水韵江苏”的人文之美。

  科技助力旅游体验升级

  在博物馆逐渐成为旅游目的地的同时,大众对身处博物馆的旅游体验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而在当下,科技赋能已然成为博物馆服务功能提升的重要手段。

  近两年,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在智慧博物馆建设方面进行了诸多探索,AR游览等数字体验内容层出不穷。在馆内的琉璃拱门前,7岁的邓元畅戴着VR眼镜看完拱门上的神兽后说:“我看到拱门上的大象向我走来、羚羊在飞,有些害怕,但很有意思。”而观众用手机扫一扫琉璃拱门,也能看到不同的神兽出现在手机里。

  大报恩寺遗址景区技术负责人苏霄介绍,今年4月,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还推出“全真互联元宇宙博物馆”,观众可在入口处定制身着明代服饰的专属虚拟形象,与数字人一起漫游报恩圣境,并参与到千年对望、琉璃拱门等25个贯穿整个博物馆的关卡互动中,体验专属于自己的元宇宙博物馆。

  苏霄介绍,观众在没有导游介绍的情况下看展,很可能看不到或者不想看文字讲解,导致错过一些精彩的内容。而进入“全真互联元宇宙博物馆”后,观众跟随数字人走到对应点位,就可在手机上看到这个点位的数字化呈现。“不只是单纯讲解,而是全景、有剧情地展示。比如在馆内‘七步生莲’长廊,现实中观众只是在长廊上走一段、拍个照,而通过元宇宙,观众甚至可以看到玄奘和释迦牟尼相互对望的场景。”

  苏霄认为,元宇宙的特点就是可以无限延伸、无限外扩。今年博物馆日,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还发布了大报恩寺琉璃塔数字复原成果,尝试在数字世界里,以微米级精度高清复原“大报恩寺琉璃塔”,让游客可以获得更震撼的感官体验。

  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只是江苏打造“智慧博物馆”“无边界博物馆”的一个缩影。以“云上博物——江苏省博物馆数字展览空间”项目为例,该项目实现了全省数字展览建设在存储、标准、服务三方面的统一,并将动态数据嵌入静态展览,形成了内容相互关联的知识图谱,为观众带来线上展示和线下体验的双向互动。

  江苏省数字文化和智慧旅游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在线上,“云上博物”已嵌入“水韵江苏”全媒体平台以及美团、途牛、同程等各大OTA平台进行集中展示。而“云上博物”线下体验则更为亮眼,今年博物馆日,游客就已经可以在南京博物院感受“云上博物”线下体验空间,游客进入体验空间后,只需通过手指和手掌的运动,就可在数字屏幕上完成丰富的人机信息交互,开始线下“云”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