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厝在,乡愁有归处
发布时间:2023-06-15 11:42:36  来源:福建日报  作者:admin  点击:2097次

  核心提示

  省级“金牌旅游村”福州长乐区潭头镇文石村,“村如其名”,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今年“五一”假期,这里迎来了大批游客。在一系列文化景点中,独具特色的村史馆,备受游客青睐。

  文石村的村史馆原来是一座年久失修的百年古厝,经精心修缮后,得以活化利用。村史馆里,展示了文石村的历史文化、村容村貌、民俗风情等,既为村民留住了乡愁,又给游客增添了看点。

  在长乐区,文石村精心修缮、活化利用古厝的探索并非孤例,而是许多乡村的共同选择。华侨、乡贤、爱心企业家、村民等多方合力,长乐区一座座陈旧的乡村古厝获得新生,并且被“返聘上岗”,成为深受群众喜爱的村史馆、乡愁馆、文化会客厅等公共活动空间,有的进行出租为村集体增收,在乡村振兴实践中实现了新价值。  

  变成“说书人”,无声讲述乡愁故事

  上月中旬,2023年“5·18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在福州开幕,各类文博展览、一大批珍贵文物,让走进博物馆的市民大开眼界。在福州长乐区的一个村子里,也有一间让当地群众十分自豪的“微型博物馆”,记录了村庄的历史与民俗,这就是位于玉田镇琅岐村的乡愁小楼。

  陶器、瓷碗、点心盒、木桌椅、旧报纸、小人书……走进位于琅岐村老街的乡愁小楼,记者仿佛穿越回到过去,这里的每一件藏品,都散发出厚重的年代感。“这些物品都是村民一件一件捐来的,我们用众筹的方式,收集到300多件老物件,希望留住村庄的历史文化。”琅岐村党总支书记李桂锋介绍说。

  能拥有一座乡愁小楼,源于琅岐村对古厝的合力拯救与活化利用。

  原来,乡愁小楼是一座两层古厝,因为年久失修,大部分已经坍塌,失去居住功能,而且影响村容。前两年,琅岐村在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时,对如何处理这座古厝犯了愁:是直接拆除一了百了,还是将其保留下来、保护起来?

  “经过村‘两委’干部多次商讨,并倾听群众的意见,我们决定从重塑乡村文化生态的角度,投入资金将这座古厝修复,同时挖掘村里的历史文化资源,将修复后的古厝打造成为属于琅岐村的博物馆——乡愁小楼。”李桂锋说。

  人多力量大。在安排古厝修缮的同时,琅岐村“两委”向村民发出“建设乡愁小楼、收集民俗物件”的倡议书。倡议书一出,得到村民和在外乡贤的积极响应。乡贤陈先生得知后,率先捐献了10多件明清时期的老物件。不到半年时间,琅岐村就收到300多件老物件,为修缮后的古厝增添了充实的展示内容。

  前段时间,琅岐村邀请多位权威文物专家前来乡愁小楼指导。李桂锋说,文物专家经过鉴定后表示,村民捐赠的物件既有南北朝时期的,也有宋、元、明、清、民国时期的,一部分物件虽不算文物,但给研究村史提供了重要的佐证材料。

  如今,每当逢年过节或者周末,琅岐村游子们返乡时,必定要到乡愁小楼走一趟,回味村庄的过往。“下一步,我们将按照专家建议,把老物件按年代顺序进行分类,做好捐赠信息标注,提高乡村博物馆的可观赏性、可研究性。”李桂锋说。

  将修缮后的古厝“返聘”后,用来讲述乡愁故事,琅岐村的探索,在长乐区遇到了“志同道合者”。潭头镇文石村的一座古厝,就变身为颇有气势的村史馆。

  踏上一块块长石条垒成的石阶,推开一扇厚重的木门,“修旧如旧”的文石村百年古厝展现在记者面前。“这原本是村民的闲置古厝,年久失修,破败不堪。经过我们多番谋划,在征得房主同意后,决定对其进行修缮。一共花费约70万元,耗时近5个月。”文石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刘宜琛说,利用修缮后的古厝兴办起村史馆,让年轻一代通过这里了解故乡,留住乡愁。

  记者看到,文石村的村史馆展览内容丰富,包括“村情概况”“登文道”“海丝文化”“妈祖文化”“爱国主义教育”“乡村振兴”等六大部分,以图文资料、实物展览等形式,全面展示了文石村的历史文化、村容村貌、民俗风情。“村史馆是一个乡村的历史记忆,满足了全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这笔钱花得很值!”刘宜琛说。

  如今,长乐区已经有不少“重新上岗”的乡村古厝,成为讲述村庄历史的“说书人”。仅在潭头镇,就已经依托古厝建成5座村史馆,用“充满乡音”的口吻,讲述着乡村的历史与变迁,给在外游子留下了乡愁的寄托。

  挖掘新功能,丰富乡村文化配套

  “保护文化遗产其实就是在保护一个地域和民族由来已久的、独特的生活氛围,以及人文环境和文化历程……”

  5月26日,在福州市古厝研究会举办的古厝活化利用学术报告会上,复旦大学国土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主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活态遗产与社区发展教席首席专家杜晓帆等专家学者,围绕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展开“头脑风暴”,留下真知灼见。

  乡村古厝,作为一种“接地气”的文化遗产,与专家们的顶级智慧之间,是否有“相逢”的契机?在长乐区采访时,记者感受到两者之间无形的“桥梁”。

  “我在大齐书院上写字课、读书课,很多人一起学,还有老师教,可好了!”走进营前街道长安村,在清静典雅的大齐书院里,70多岁的姜凤仙老人乐呵呵地向记者讲述她的幸福晚年生活。由古厝修缮后活化利用的大齐书院,已经成为长安村群众十分自豪的“文化客厅”。

  长安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林岩云介绍,大齐书院原是村中大户人家的祖厅,被列入长乐区第三批历史建筑名录。“这座古厝有50多位户主,他们无条件将祖厅捐了出来。村里多方筹集资金,对祖厅进行修缮复原,在保留原有格局的基础上,设置了琴、棋、书、画四个厢房,每个房间都布置得十分雅致,作为公共文化场所开放。”林岩云说。

  如今,大齐书院已经成为长安村的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通过引进长乐区朝阳社工机构,为当地群众带来了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该机构长安项目服务人刘楠,就是为姜凤仙等老人上课的老师。

  “姜阿姨所说的写字课也是我们社工开展的活动之一。”刘楠说,朝阳社工还依托古厝资源,开展“老友”互助计划、“欢乐一家亲”计划等活动,“之前我们只是在长安村设了一个服务点,现在机构总部入驻长安村古厝,更好地服务周边群众”。

  在琅岐村,乡愁小楼对古厝活化利用的成功,为“返聘”更多古厝带来了信心。

  “琅岐村古厝众多,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是文化振兴的好底子。”跟随着李桂锋的脚步,记者走进了乡愁小楼旁边的一条老街,这里有7座古厝列入修缮计划。其中,位于老街深处的三座里古厝是琅岐村武举人陈君理的故居,拥有气派宏伟的三进院子,非常适合“返聘”为乡村文化场所。

  李桂锋颇为自豪地介绍,有一座古厝已经完成修缮,村里准备按照乡愁小楼的模式,动员乡贤和村民捐赠书法、篆刻作品,打造一个向所有村民开放的书法篆刻室;另一座古厝占地1000多平方米,将打造成民俗文化馆;三座里古厝修缮后,将改造成为农耕文化展馆和农村会客室……

  以古厝为龙头,琅岐村还计划串起古井、古碑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计划把老街建设成为琅岐村历史文化一条街。“在活化利用古厝的基础上,我们将深入挖掘乡村历史文化符号,盘活地方特色文化资源,促进农村文化发展。”李桂锋说。

  今后,这条街上的古厝,还将与琅岐村的盆景技艺、盆景产业融合发展。下一步,琅岐村将在老街的后山里,建设一个盆景观光基地,将复活的古厝、山间的古庙和雅致的盆景衔接起来,打造出特色鲜明的乡村文化链条。

  外租做商业,助力文旅产业发展

  修缮、活化乡村古厝,是一项“只管投入、不问产出”的行动吗?在长乐区,一些村庄通过对古厝的商业化运营,给出了明确答案。

  营前街道长安村毗邻高速出口,与福州地铁6号线营前站也只有几百米距离,优越的交通条件,让长安村获得了发展文旅产业的巨大优势。近年来,长安村陆续建成了白石桥文化公园、长安游乐园、幸福田园特色果树采摘园等景点。去年5月,长安不夜城街市开业,河道夜景观光、茉莉花海大风车露营、水上舞台、水幕电影等多样化业态组合,让长安村渐渐成为网红。

  四面八方的游客纷至沓来,可村庄很难获批新建房屋,餐饮、住宿等旅游配套设施如何跟上?关键时刻,活化利用的古厝“上岗”了。

  “有了大齐书院树立的古厝修缮、利用榜样,我们做通了那些闲置古厝户主的思想工作,并吸引了一批外来投资者,考察了长安村的文旅经济发展前景后,他们以每年几千元、上万元的价格租下古厝,投资10万~20万元完成修缮,用于商业运营,主要是旅游配套设施。”林岩云介绍,长安村已有8座古厝对外出租运营,业态包括咖啡馆、餐饮店、民宿等,不仅补上了村里旅游配套设施的短板,每年还可以获得30多万元的村集体收入。

  “上岗”的古厝,进一步丰富了长安村的文旅业态——长乐区嘉德儿童学园在拓展研学产业链条时,看中了长安村的自然生态环境、农耕文化体验等,专门租下了一座古厝,建成研学基地。此外,长安村原有的星星幼儿园,在进军研学产业时,同样租下了一座古厝,打造出星星幼儿研学基地。

  古厝得到修缮并用于商业运营后,还带动了许多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得到了古厝户主们的一致认可。“如果没有用起来,古厝很容易‘老化’。现在‘活化’了,焕发新活力,他们都比较满意,有的村民回乡时还特地来参观、消费,乐在其中。”林岩云表示,在示范效应带动下,一些古厝户主主动联系村“两委”,请求将自家古厝“返聘上岗”。

  位于闽江入海口的潭头镇文石村,正在大力发展乡村文旅产业。凭借古遗址、古河道、古炮台、古庙祠等历史文化遗产,文石村确立了做好“古”文章的发展思路,准备打造一批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主题研学产品。所以,古厝当仁不让地成为文旅产业不可或缺的“骨干”。

  “我们打造了‘停车场—天妃庙—牛山古洞—马山炮台—妈祖公园—登文道—花海—村史馆—停车场’的闭环式游览路线,把村史馆作为重点景点向游客推荐,加深了游客旅游体验度,得到很多游客的赞叹。”文石村第一书记刘宜琛如是说。

  村史馆带来的古厝保护开发示范效应,在文石村形成了一股村民自发集资修缮古厝的风潮。在村史馆对面,记者看到了一座气势宏大、基本修缮完工的古厝,每一个房间门口都挂着二维码门牌。“因为这座古厝面积较大,户主很多,但大家修缮古厝心很齐,集资了70多万元,做成了这件事。”刘宜琛说。

  作为著名侨乡的文石村,在乡村建设过程中得到海外华侨的大力支持,这让大家对村里古厝重生的前景充满信心。村民们说,这些古厝就是华侨在故乡的“根”,是他们魂牵梦萦的家园,希望海外侨胞大力支持今后的古厝修缮、活化利用工作,为文旅产业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培育“古厝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