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营大热时,一些社交平台上的精致露营打卡照铺天盖地;现在,在同样的社交平台上,已可搜索到不少露营场地转让帖
■相比民宿和酒店,露营的舒适度会打一些折扣,其中比较有乐趣的部分在于“过家家”式的自己动手搭天幕、玩烧烤、社交互动等环节
■露营更多是一种新鲜的休闲方式,很少重复体验
■长远来看,国内露营产业的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
本报记者 李宝花
近日,一群衣着光鲜的年轻人来到新天地一购物广场顶楼的摩登空间露营地,他们在这里开启一场集体相亲活动。露营空间热闹起来,但空间主理人郭军仍眉头不展:“今年生意难做。这场相亲活动我们也就是收一点场地费,价格只有高峰时的十分之一。”
和郭军感受类似的露营从业者不在少数。今年以来,无论是城市露营还是郊野露营,客流下降、商家大打价格战成为从业者面临的共同难题,一些社交媒体上甚至频频出现露营地转让的帖子。
一度红到发紫、吸引了消费者和投资者涌入的露营产业,热度为何骤降?人们还会继续青睐露营吗?
露营热度大降
“今年蛮难的,有点后悔扩张了。”和郭军联系上时,他开门见山地发来这句话。记者上一次见到郭军,是去年6月中旬的一个傍晚。当时,同样是在新天地这处购物广场顶楼,三五成群的年轻人在露营帐篷内喝酒、聊天、撸串、看电影,露天区域也坐了不少人,人气很旺。几乎整个晚上,郭军都在帮忙招呼客人、关注场地运行情况,忙得不亦乐乎。
“那时差不多是露营最火的时候,周末根本不缺生意,进场就是每人188元含一杯饮料的门票。但现在每人收168元门票加酒水畅饮,还是有很多人嫌贵。”郭军说,今年以来,新天地这处露营点的客流量只有高峰时的一到两成。
早在露营热降温前,郭军已在筹备五角场一处占地3000多平方米的“OPEN UP”露营空间,并于今年3月开业。这处投资数百万元的空间不仅有帐篷露营区,还加入了网球场、篮球场、棒球场等运动元素,郭军自认为概念相当超前,但实际运行情况远不如预期,“即使周末,我们也不敢收门票。先得有人去,然后才可能带动场内酒水、餐饮方面的消费”。
比起一些城市露营地,浦东航南公路近大治河处的郊野露营地“星慕露营场”的客流降温来得稍晚一些。今年5月中旬记者初次到访时,星慕露营场正在举办一场大型儿童表演,加上场内的散客露营者有200多人。此外,这里还有50名交年费的“露营村”长期居民。
但今年中秋国庆长假,星慕露营场主理人樊晨明显感觉到,营地客流量不如“五一”前,而且拿订单变得更吃力。“之前每周的工作日我们会承接一些单位团建活动,现在这一块的订单很少。临近周末时我原来都在忙着接散客单,现在咨询电话也有一些,但立即下单的很少,周末客流少了一半。”樊晨还留意到,露营场在点评网站上的热度也在下降,从每天上千浏览量变成现在的日均三四百。10月21日周六这天,是一个露营的好天气,但星慕露营场内除了一些买年卡的消费者,散客并不多。樊晨说,与高峰时相比,这样的情况只能算是“比较差”。
露营热度下降,也直接体现在露营相关产品的销售上。浦东川南奉公路竹马营地的投资者黄贇吉曾是一家知名运动品牌户外产品的销售负责人,他告诉记者,与露营相关的帐篷、睡袋、户外家居类产品的销售份额今年整体下滑了20%至50%,工厂制造端的订单也有所下降。“单体营地能赚钱的就更少了。许多露营地为了吸引人气都是免费进入,租用设备才需花钱。”去年,黄贇吉曾在沪郊察看过好几处场地,当时希望再投建一处露营点,但今年已打消了念头。露营大热时,一些社交平台上的精致露营打卡照铺天盖地;现在,在同样的社交平台上,已可搜索到不少露营场地转让帖。
形式内容同质化
前几年热火朝天的露营,为何热度骤降?多名露营消费者和从业者认为,“审美疲劳”是重要原因。
曾在沪郊多次尝试过露营帐篷的游客张静告诉记者,相比民宿和酒店,露营的舒适度会打一些折扣,其中比较有乐趣的部分在于“过家家”式的自己动手搭天幕、玩烧烤、社交互动等环节。“但大部分营地很相似,天幕、烧烤、户外电影再加一些拍照打卡,体验过两三次就差不多了。”
这样的结论,与黄贇吉的长期观察结果一致。黄贇吉发现,露营客群中减少最多的,正是“跟风式”露营者。对他们而言,露营更多是一种新鲜的休闲方式,很少重复体验。
“最稳定的是‘搬家式露营’的玩家群体,他们是真正享受露营的人。”黄贇吉说,这些真正热爱户外的玩家不喜欢和拍照打卡者扎堆,而更偏好安静一些的环境。他们通常会与兴趣相投的朋友相约,搬来全套露营装备后在营地住上一两晚。今年“十一”假期后半程以及节后一段时间,就有一批这样的玩家陆续到沪郊营地错峰露营。
对尝鲜式的初级露营者而言,城市中大批涌现的免费露营场地,以及收费露营地之间的价格战,为他们提供了更多选择。“露营不是没人玩,而是免费的地方多了,很多人被引流。”樊晨留意到,此前上海已有61家城市公园宣布可免费搭帐篷,露营爱好者带上自有装备和美食就可去公园安营扎寨。还有一些真正喜欢户外的露营者,会去有山有水、自然环境更好的地方露营,选择范围更大。即使是在上海本地,今年以来陆续恢复的展览、演出、观影、城市微游等活动,也为人们的休闲生活提供了更丰富的选择,不必局限于露营。
2019年就开出城市露营地的郭军,赶上了一波露营热的风口。但从去年10月起,他发现上海多出了几十家风格大同小异的城市露营地,竞争变得激烈。郊野露营地的情况也与之类似,一批手上有资源的投资者纷纷加入,导致同质化营地大批涌现,价格战随之而来。“原来我们的日营营位最高收费每人128元,今年国庆假期下降至88元一位,过夜帐篷也从之前的1188元一晚降至688元一晚,但客流量和之前还是没法比。”黄贇吉说。
露营热的兴起和降温,社交平台也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推手角色。“前几年我们做露营活动推广时,一些社交平台会给予流量扶持,现在却会被限流。要达到同样的引客效果,推广成本几何级上升。”郭军说,为了减少对平台的依赖,他和同事已开始自建社群,并经常在社群中发布营地活动等信息,希望借此吸引一批目标消费者。
牛路野营创始人唐伟则认为,当下国内露营地出现了畸形快速增长,运营者在产品上动脑筋太少,导致营地形式和内容同质化,无法吸引消费者的长期注意力。“基本场地、营位出租、餐饮是基本条件,自然环境或景观独特、体验性的项目、课程设计才是营地竞争的核心。”
深耕者仍坚守
近几年一直组织露营活动的“壹周壹露”创始人薛建强是一名资深露营玩家,前几年他组织的露营活动主要集中在上海本地,今年带团去了西藏两次、新疆一次,都是数十人的远程企业团建活动。
“散客玩家和本地露营的整体热度的确有所下降,但我个人对露营仍保持乐观。”薛建强认为,露营大规模兴起才几年时间,之前许多人一窝蜂涌入这个领域,肯定有不合理之处。现在是一个洗牌和回归理性的过程,“喜欢露营的人留下来继续,追赶潮流和风口的人退场,他们大概率会去追逐下一个潮流。对露营行业的健康发展来说,这是必经阶段”。
“最近一两年会比较难熬。有人及时止损,也有人还在苦苦支撑。”郭军说,自己会坚持在露营领域深耕,因为暂时找不到更好的替代业态。最近,郭军正计划打造一个自有视频号输出内容,“会绞尽脑汁想好点子,吸引更多人进场玩”。
和5月份相比,樊晨所在的星慕露营场多了一处小花园和萌宠乐园,常常令孩子们流连忘返。虽然客流不如以前,但樊晨不愿意一味靠价格战引流,“我们现在是浦东新区热度排名第二的露营地,而且是零差评,希望继续保持营地的服务品质”。
但他也意识到,按照目前的客流情况,单体营地只能勉强维持收支平衡。为此,樊晨近期正忙着和一家知名火锅品牌谈跨界合作,希望将该品牌引入营地。“这家火锅品牌的粉丝群很大,如果合作能达成,相信会给营地带来不错的引流效果。”
相比之下,牛路野营位于奉贤海湾森林公园的露营地客流受影响的程度要小一些。“全年客流少了20%左右,国庆假期少了10%至15%。”唐伟说,主要原因是营地提供了较为完整的露营体验,包括户外运动、户外美食、丛林技能等真正接近露营本质的内容,最近还招募了一批来自全国各地的露营投资者和主理人做超级营长特训营培训,也带来一些收益。
唐伟说,露营在全球范围内已有150余年的发展史,成为一个独特的休闲门类。数据显示,美国70%的家庭有露营习惯,每个家庭每年在露营上花销约4000美元,而中国只有10%左右的家庭接触露营,花销也仅约1000元人民币。长远来看,国内露营产业的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