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紫砂土 陶艺传万家
发布时间:2024-11-21 19:56:56  来源:中国县域经济报  作者:admin  点击:1582次

    来到“北方紫陶之都”——辽宁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当地人都会聊起紫砂壶的故事,这里到处有“紫砂”印记:街头巷尾分布着与紫砂相关的公司、工作坊;风景区龙源湖,一座巨大的紫砂壶雕塑矗立在湖畔……

  小城不大,风景如画。喀左,一座被“紫砂”浸润着的小城正在向阳拔节生长。

  紫砂文化从历史中走来

  出喀左县中心城区,沿建三线南行11公里,远远就可以看见一处古窑遗址,这是辽宁省第一批工业遗产——喀左县光明耐火材料厂。这里有3个330年前的马蹄窑,3个1958年的馒头窑和1个20世纪60年代的转窑。

  近日,这里举行了古窑聚落柴烧广场(首窑)开窑仪式。“古法烧制柴火窑,窑内温度高达1200摄氏度左右,不同区域温控完全凭经验,我知道这件事做起来很难,但还是想试一试。”喀左高品宝砂紫陶艺术研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高海军说,“300多年前,喀左先人在此烧制紫砂御用器皿。我们不能把老祖宗的手艺丢了,今天合力重现古法烧制柴火窑,也是一种传承。”

  在这座只有36万人口的小城,有两座和紫砂文化主题有关的博物馆。在喀左县博物馆,有专门一个展区展示着陶壶、陶杯、白釉紫砂碗等古老的陶器、紫砂制品,它们从新石器时代、春秋战国时期、辽金时代而来,历经千年岁月,浓缩成喀左紫砂一脉相承的历史记忆。

  在喀左县东蒙博物馆的紫砂非遗文化馆,馆长乌春雷一一介绍他所收藏的宝贝,从中可以一窥喀左紫砂文化在现当代的发展脉络。

  13年前,在生意场有一定成就的乌春雷把自己“清零”,投身到紫砂文化产业中。为何要筹建紫砂非遗文化馆?面对质疑声,乌春雷说起了多年前一件“很受刺激”的事,当时他去外地学习考察紫砂制壶工艺,向人家请教的时候,对方说“你们喀左哪有紫砂文化历史”。乌春雷说:“一定要找到喀左紫砂的根,没有文化自信,就没有喀左紫砂的未来。”2011年至今,乌春雷一直奔跑在寻根的路上。

  在积淀中、传承中创新发展,今天的喀左紫砂壶已经打下了鲜明的地域文化烙印。壶身或为蒙古包形状,壶钮、壶把以玉猪龙、待放的花朵作为点缀。其艺术风格呈现三个特点:一是以“花鸟源头”为代表的系列作品,体现喀左“第一朵花绽放的地方”“第一只鸟起飞的地方”的美誉;二是以“玉猪龙”为代表,彰显红山文化历史意义的系列作品;三是以“草原风”为代表的蒙古族文化系列产品。

  紫砂产业在传承中创新

  名为《三羊开泰》的紫砂壶是喀左紫砂技艺省级非遗传承人、省工艺美术大师艾雅芝的得意之作。艾雅芝的作品先后获得各类赛事金银铜奖,并有作品被中国陶瓷馆等永久收藏。

  精于工、匠于心、品于行。艾雅芝先后创办喀左紫砂非遗工坊、喀左县北陶紫砂技术培训学校和喀左县青年创业孵化基地。其中,北陶紫砂培训学校免费培训紫砂产业人才1000多人次。

  在喀左县,像艾雅芝一样的紫陶产业直接从业人员约1500人,具有职称资格技术人员200余人、省级工艺美术大师6人、市级工艺美术师10人。正是这一群人,秉承传统文化,聚集南北技艺,引领喀左紫砂走向未来。

  辽宁省级工艺美术大师白雪峰,在2001年接触到紫砂壶之后,开启收藏之旅,同时萌生出学艺制作紫砂壶的想法,于是毅然远赴江苏宜兴。日夜钻研的他终于在2005年利用拍打工艺制出了手工紫砂壶。而今,身为朝阳市金狄晚窑紫砂艺术有限公司总经理的白雪峰,已有了自己的紫砂艺术馆。

  如何把喀左的紫砂产品做得更好,更独具特色?红山时代,远古的先人用手捏这个形式做器皿,我们是否也可以尝试一下?白雪峰决定,尝试从拍打工艺到手捏。他说:“手捏的紫砂壶作品从来不会重样,它的最大确定性就是‘不确定’,这也正是它的魅力所在。”在白雪峰的引领下,晚窑紫砂先后获批省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省级专家工作站,现拥有3项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外观设计专利。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喀左县紫砂行业协会秘书长刘曰明,来喀左已经整整16个年头了。刘曰明说,是喀左文化吸引了他,这里既是金鼎之地、暴龙之乡,又是紫陶之都、塞外水城,民风还特别淳朴。这里的矿料品质相当高,自己曾拿着喀左的紫砂原料到宜兴陶瓷研究所做过五六次化验,得到了当地很多专家的认可。

  喀左紫砂产业有今天的成绩,非一人之力,非一日之功,更离不开默默无闻的“幕后者”的助力与支持。多年来,喀左紫砂产业曾分别由科技局、市场局等多个部门来管理,去年2月,当地专门成立了陈醋紫砂特色产业发展中心。中心主任刘大勇说:“作为专业力量,我们的职责是与各方合力推进喀左紫砂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紫砂市场在创新中扩大

  悠久的紫砂文化,已经深深地融入城市的血液之中,滋润着在这片土地上生活、学习、居住的人们,提升着小城的气质。

  在喀左县幼儿园,设立紫砂泥工作室和户外陶艺吧;在喀左县职教中心,开设极具地域特色的紫砂工艺专业;走在喀左的街头巷尾,随时可以听见作坊里打泥片的声音……现如今,紫砂已不仅仅是平常百姓人家的谋生手段,更已成长为城市经济发展的新生力量。

  近年来,喀左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紫陶产业发展,将其作为全县文化产业的重要增长点,编制《喀左紫砂文化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建立紫陶文化旅游产业园,整合紫砂产业资源,着力打造独具特色、产业链完整、带动力强的紫陶产业集群。目前,园区共入驻以玉龙紫砂、高品宝砂等为代表的紫砂陶瓷企业、商户及作坊70多家,成规模生产企业20余家,2023年产值达3.25亿元。

  紫砂,正在以自己独特的魅力改变并提升着喀左的城市形象。2015年,喀左县被中国商业联合会授予“北方紫陶之都”称号;2016年,“喀左紫砂”被评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17年8月,喀左县“紫砂文化产业园区”再次获批“辽宁省紫陶文化旅游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

  与此同时,喀左紫砂与岫岩玉、阜新玛瑙、抚顺煤精琥珀、本溪辽砚等一并列为辽宁瑰宝,被选为辽宁礼物,成为一张亮丽的喀左文化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