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网红街区,“方便”难说方便
发布时间:2025-01-02 20:07:01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admin  点击:1509次

  家住武康路391弄的居民沈女士很烦恼。

  武康路泰安路路口的综合杆上出现了一块公厕指示牌。其实,指示牌所指向的公厕是武康路393号,也就是武康路旅游咨询中心暨上海老房子艺术中心。这也是长约1公里的武康路上,唯一位于公共服务设施内的厕所。

  沈女士在武康路391弄经营一家售卖杂货的商铺,距离大门较近,因此她成为了临时的“前台接待”。指示牌刚挂上时,碰上人流量高峰,1小时内她就要起身回答十几二十次关于公厕的提问。厕所排队时,还发生了让沈女士和弄堂内其他居民都瞠目结舌的场景:有人干脆在这条小弄堂里解决“方便”问题。

  最近,那块公厕指示牌根据居民建议,再一次调整位置,挪到武康路393号门口,位置更精确了。指示牌的问题暂时解决了,但沈女士的烦恼,其实指向的是一个更深的问题:武康路上,厕所确实少了点。

  根据上海衡复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此前提供的数据,武康大楼周边日均客流约3万人次,周末及节假日超过4万人次,人流峰值可达7万—10万人次。

  记者在武康路沿线走访一圈后发现,如果在武康庭、武康大楼附近想上厕所,但又没那么着急,可以向北走500米到高邮路的24小时公厕,或是走700米到安福路永乐汇园区,抑或走1.2公里到五原路乌鲁木齐中路路口的网红厕所“乌中公厕”;向南则能到徐家汇商圈,距离武康大楼最近的商场是ONE ITC;向西也可走到交通大学地铁站,甚至更远的华山绿地;向东可以去上海图书馆地铁站,但距离更远。

  去年,武康路和徐家汇之间的天平路137号新开出了一家党群服务中心,在开放时段,市民游客可以随时进去如厕。这样来看,武康路393号确实是最近的选择,但节假日时常出现排队15分钟以上的情况,着急如厕的人根本等不了这么久。

  同时,让沿线商户开放厕所,其实也有难度。根据湖南路街道此前提供的数据,武康路—安福路风貌街区沿线约180家商户中,提供餐饮、服饰、文创等新型生活体验服务,且人数在10人以下的小微企业占比约七成。这意味着,武康路沿线每家商户背后的服务运营人员数量并不多。这也是为何部分商户要求游客在消费后才能使用厕所,或者厕所仅限员工使用。

  武康路买手店LOOKNOW的负责人曾告诉记者,他们的门店由一栋老洋房改造而成,因此店内的厕所坑位非常有限,顾客有需要可以使用,但若使用频次太高,商户势必要投入更多人力进行保洁。其实,除了沿线小商户,即便是服务设施相对完善的武康庭,厕所的坑位也很少,且卫生状况平平,还时常排队,并非理想的如厕环境。

  那么,公厕到底应该由谁来设置?这个问题的答案可以很简单,那就是绿化市容部门。但具体落实到武康路这样一条具有百年历史、沿途分布近20处优秀历史建筑和文保单位,且城市化进程已近乎饱和的道路来说,新设公厕确实“难度叠满”。虽然上海市中心已基本实现每500米一家公厕,但直线500米的范围落地到马路弯弯绕绕的“梧桐区”,实际步行距离可达七八百米甚至更长。

  根据2024年9月发布的《公共厕所规划和设计标准》(征求意见稿),商业区公共厕所应按200—300米的服务半径设置1座。武康路—安福路作为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以及“新消费亿元街区”,在风貌保护的前提下,也应适时、合理地考量商业区域的公共设施布局标准。

  但记者走访中发现,在武康路上见缝插针设置公厕,难度确实远大于“一江一河”沿岸,并且老马路的上下水系统、地下管线复杂程度以及对公厕的美观要求也导致施工更困难一些。但是,既有的商业体、企事业单位、楼宇、园区中,可否通过机制创新来开放更多公厕点位,有很大的探索空间。

  近年来,上海已推动大批企事业单位向市民开放具有历史人文价值的园区、花园,丽波花园就是由上海体育科学研究所主动打开围墙,让出约1800平方米的单位附属绿地而建。武康路沿线此前已有国企打开大门,在节假日欢迎市民游客参观,但其内部厕所因各种考量暂时无法使用。能否通过管理机制的创新,在节假日客流高峰时段开放使用厕所,这也是有可以协商解决空间的。

  原本安静的武康路变成高人气的文旅打卡点,迎接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这一趋势已成事实。但维持这条风貌道路应有的和谐,不能光靠当地居民、商户自己适应变化,更要从根本上对不断涌现的新需求予以满足并解决矛盾。对于公厕的设置和运营,除了政府兜底,还可探索政企协同的机制。例如,政府为商户提供一定的保洁补贴,将条件合适的商户厕所纳入“公厕地图”,可从人流量大的景区路段开始试点,既满足游客需求,又不让商户负担额外增加的保洁成本。

  再往深处讲,无论公厕,还是街头垃圾桶,市政设施的设置和管理需要市、区协同完成,光靠街道、居民区层面的“基层治理”来实现管理效能并不合适。尤其位于徐汇、长宁两区交界处的武康路,市政设施的设置与管理还需要两个区有商有量,建立柔性的区区合作机制。

  武康路已然成为上海的文旅名片,让来到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感到舒适、便捷,也是对这条百岁老马路的一种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