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见非遗涌现更多“打开方式”
发布时间:2025-01-09 16:30:19  来源:农民日报  作者:admin  点击:1278次

  李子柒的“强势”复出,不仅是2024年轰动一时的互联网事件,更为大漆、蜀绣、绒花等非遗打开了一扇窗。人们通过她独树一帜的审美风格、娓娓道来的短视频叙事,了解到非遗作品背后所蕴含的匠心独运与传奇故事,引发全网对非遗的热议。

  近年来,神州大地上的多彩非遗,正借力“国潮”之风,以各种意想不到的方式迅速“出圈”。比如一句“黄风岭,八百里”,让陕北说书成为游戏《黑神话:悟空》中的神来之笔;新编角色的精彩演绎,让越剧《新龙门客栈》成功圈粉年轻人;一抹璀璨的冰灯与冰雕奇观,给正值旅游旺季的“尔滨”点缀万千景色。

  种种爆火的非遗现象启示我们,非遗并非是“小众”的、可有可无的,从根本上看,非遗凝结着人们的集体记忆、经验智慧、共同情感,是一地人民的精神寄托。如何让地方非遗走向全国,更广泛地走进人民生活?为古老非遗注入时代内涵,创新非遗传播的“打开方式”,是打响非遗知名度,从而推动非遗保护传承的必要之举。

  焕新非遗,首要在人。一是非遗技艺传承人,他们是非遗的灵魂。在去年11月举办的2023“中国非遗年度人物”推选中,我们惊喜看到马赵凌云、乌兰、乔晓光等非遗传承人,他们丰富着非遗传承发展的实践;二是年轻传播者,据《2024快手非遗生态报告》,30岁以下年轻创作者占比为27.7%,他们发挥着自己的创意和巧思,将非遗故事以更加生动、多元的方式呈现给世界。

  焕新非遗,关键在“器”。文化为“魂”,技术为“器”。丰富多元的“非遗+”产品,为古老非遗与时代、与人民接轨架起重要桥梁。比如“非遗+科技”,通过增强现实、虚拟现实、元宇宙等数字化手段记录和展示非遗之美,让人们沉浸式、体验式感受非遗之美;“非遗+旅游”,游客在旅行中品读非遗,收获人文历史、地方风物等多重体验;“非遗+短视频”,利用短视频平台影响力,让非遗文化跨越时空,走进千家万户。

  面向未来,我们乐见非遗能涌现更多“打开方式”,在守正的基础上,在传承与创新的双轮驱动下,非遗必将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注入不竭精神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