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2025年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工作会上了解到,北京今年将聚焦国际一流旅游城市和全球旅游目的地建设目标,不断强化业态融合、科技赋能、创新驱动、国际合作,积极构建大文旅发展格局,在文化强国、旅游强国建设中展现首都担当、谱写北京篇章。
北京文旅经济持续向好,2024年接待游客3.72亿人次,同比增长13.1%;旅游总花费6722.4亿元,同比增长14.9%,双创历史新高。2024年,北京文旅产品供给优质丰富,发布120条“漫步北京”精品旅游线路;上新“北京礼物”88个系列、435款商品,7家“北京礼物”主题店精彩亮相;发布51个体育旅游精品项目,认定6家市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推出17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北京红色旅游景点景区已达115家。此外,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成功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古北水镇成为北京首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7个项目入选第一批全国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培育试点。8个项目获得国家级文旅科技创新示范案例或研发项目。22家基地入选新一批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新入选量及总量位居全国各省区市首位。
今年,北京将以“大视野”谋划“大文旅”,推动首都文旅高质量发展。塑造国际品牌,对标国际一流城市,发挥独特优势和丰厚资源,整合历史文化底蕴和现代文明时尚元素,塑造魅力古都、双奥之城的国际旅游城市形象。
以“大融合”促进“大文旅”,做好“文旅+百业”“百业+文旅”,推动文商旅体融合发展,加快培育发展文旅新质生产力。继续丰富文旅产品供给,进一步发展“北京微度假”目的地品牌,持续打造“北京网红打卡地”消费品牌,大力推广“骑游北京”品牌。深入挖掘北京文化资源,积极发展“演唱会+旅游”“赛事+旅游”“影视+旅游”“微短剧+旅游”等多元融合业态。挖掘北京工业文化资源,推出“小米汽车工厂”等新型工业旅游线路。加快实施乡村旅游提质升级行动,打造“长城人家”“运河人家”“永定人家”特色精品民宿。同时,优化智慧文旅平台,探索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文旅领域的转化应用,打造科技赋能标杆应用场景。
以“大交流”提升“大文旅”,不断增强北京文旅影响力。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在欧美、东南亚、中东及非洲重点国家举办“你好,北京”文旅推介活动。推动入境旅游加快发展,将开展北京入境旅游合作伙伴行动计划,举办北京入境旅游发展大会,加强国际语言环境建设,完善景区、机场等场所的外语标识及导览设施,实施“2025年入境旅游奖励与扶持资金项目”,继续推出“外国人游北京攻略”系列视频,多措并举打造“中国入境旅游首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