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鞋、面箱、馍篓“三宝”见证一段红色历史
发布时间:2021-01-26 11:20:45  来源:人报融媒  作者:admin  点击:6834次

红军“七仙女”与桐柏老区人民的鱼水深情

布鞋、面箱、馍篓“三宝”见证一段红色历史

1611659621350671.png

图为“红军七仙女”短暂休整地———新集乡梁庄村寨下庄组

“我们因为红色而来,白天带着孩子参观红色展馆、顺着红军小道登上了红军亭并寻找红军古寨,欣赏红色广场上的文化浮雕,晚上吃农家饭,住河边特色民宿,听老人们讲‘红军七仙女’的动人故事,感受绿水青山与红色文化相互辉映的独特魅力。”1月18日,参观完红军长征转战南阳展览馆,一名学生家长说。

1611659663243627.png

图为磨沟村美景。

全国首家村级长征红色文化展览馆——红军长征转战南阳展览馆位于河南省南阳市桐柏县新集乡磨沟村,展馆内容十分丰富,而有关“红军七仙女”的史实记载,是该馆的“亮点”之一。

2021年,中国共产党将迎来建党100周年。牛年春节来临之际,随着桐柏革命老区红色文化的持续升温,“红军七仙女”的故事发生地---梁庄村以及附近的磨沟村日渐热闹起来,在这寒冷的冬季,许多旅游景点地游客寥寥,而这个偏僻的小山村却因红色文化“风景这边独好”。

“红军七仙女”的故事在这里流传

桐柏县是当年红二十五军长征转战南阳的第一站,对这支先期到达陕北迎接党中央的“北上先锋”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1934年,中央军委在指示红二十五战略转移时以平汉铁路以西的鄂豫边桐柏山区为初步目标,这里山高林密有利于开展游击作战,群众基础好,有利于革命斗争。在磨沟村发生并广为流传的人民群众照顾“红军七仙女”的故事,是长征时期军民鱼水深情的真实写照。

沿着弯弯曲曲的乡间小路,历经一番周折,我们终于到达了蕴藏着“红军七仙女”红色故事的梁庄村。

这是桐柏山歇马岭下一个隐蔽的小山村,据说当年这儿只有崎岖的羊肠小道通往村庄,茂密的森林遮天蔽日,是打游击的好地方。在寨下庄组,村干部指着一处老旧的院落说,这儿就是当年红军“七仙女”居住过的地方,只不过当年的老屋已经坍塌,现在看到的房子是在原址上建起的。

走进这个农家小院,看到一个老人正在锯木柴。“天冷,备点木柴烤火防寒。”老人说。村支部书记刘恒阳介绍说,这位老人名叫刘合显,据说他的父母和邻居刘会长两家人当年对红军“七仙女”就像对待自己的亲生闺女一样。乍一看,刘合显好像只有七十多岁,但老人却告诉我们,他今年已经81岁了。虽是耄耋老人,但刘合显依然精神矍铄,记忆清晰,表达流畅。谈到红军“七仙女”的故事,老人似乎在展开一轴历史画卷,慢慢地着打开了“话匣子”。

刘合显说,听他的父亲刘会聚、母亲田家荣说过,当时他家3间草房,邻居刘会长家的住房也是一样,7个红军女战士的军服破旧,鞋子是布鞋,也很破烂。由于急行军,她们脚肿了,脚底打了很多血泡。面对几名女战士要求在此短暂休整的请求,刘会聚夫妇、邻居刘会长及其儿子刘合运、儿媳刘丁氏等两家人答应了下来。当时两家人保守秘密,就连同村人都不知道这两个家庭里住有女战士。

“当时我们家非常穷,家里只有少量的红薯、小米、高粱,这些家常便饭,红军姑娘们吃得津津有味儿。”刘合显说,“她们在俺家和刘会长家住了几天时间。看到几名姑娘的鞋子烂得不成样子,担心她们行军打仗不便,我妈白天、晚上一直忙着为女战士们纳鞋底、做土布鞋。听说当时我爹也是穿着打补丁的布鞋,天天下田干活,急需新鞋子,但我爹妈二人一商量,决定先给女战士们做鞋子。”

一周后,鞋子做好了,7名女战士穿上一试,很合脚,她们甭提有多高兴了。

7名女战士就要走了,虽是短暂小住,但刘会聚、刘会长两家人都觉得她们非常可爱,正是如花似锦的年龄,为了给穷苦百姓打天下,她们不但吃不好、穿不暖,风餐露宿,而且随时都会遇到敌人,随时都会有生命危险。多么可爱的姑娘们呀,两家人真想认她们做干女儿,都把她们唤作“七仙女”,意谓“仙女下凡”,这是山区百姓口口相传的神话故事中的美丽女孩,两家人觉得用在她们身上特别合适。而7名女战士对两家人同样感激不尽。她们知道,一旦走漏风声,这两个家庭就会有不尽的麻烦,甚至招来杀身之祸。即使清楚可能发生的后果,两家人仍然像对待亲人一样对待她们,甚至比亲人还要亲。

“七仙女”在“家”被照顾得无微不至,她们离“家”也要尽可能予以安排好。考虑到女战士们行军打仗时常顾不上吃饭饿肚子,刘会长把自家的馍篓献出来,还连夜蒸好十几个大馍,保证女战士们路上不饿肚子。

解决了鞋子和干粮的问题,还得考虑如何把7名女战士安全送出村,赶上大部队。有一名女战士因病身体特别虚弱,行走困难。刘会长赶紧把自家的面箱子腾出来,再找到几根木棍、绳子,制作成特殊的“轿子”,让女战士坐进去,再由几名村民轮流抬着,在夜色掩护下悄无声息地离开村庄。

为了酬谢刘会聚夫妇,临走时,7名女战士把几块银元、一台座钟、几块布和一只皮包送给刘会聚。刘会聚、田家荣夫妇说什么也不要,女战士们坚持要给,说这是部队的纪律。

红军“七仙女”走了,刘会聚、刘会长两家人怅然若失,经常回忆“七仙女”在这儿生活的点点滴滴,却又严守秘密,不让其他人知道。后来,不知怎么走漏了风声,一股国民党匪徒曾到梁庄村大肆搜捕“七仙女”,由于保密工作做得好,这些匪徒一无所获,但最终仍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不少村民。

1986年,一名红军后代重走长征路,专程来到寨下庄,了解有关故事。村民们虽不知晓“七仙女”的故事,但却对当年红军大部队路过梁庄村时的军民鱼水情讲了很多很多。据村民介绍,当时很多红军战士住在山坡上茂密的树林里,为的是不给村民们添麻烦。有的战士给村民打扫院子,有的给村民磨面、挑水,而村中的妇女们则是每天带着篮子在村口地里挖野菜,目的是为部队放哨,防止敌人偷袭。

布鞋、面箱、馍篓,昔日的桐柏山“三宝”见证一段红色历史,其中的故事感人泪下。红军“七仙女”与桐柏老区人民的鱼水深情,谱写了一曲军爱民、民拥军的壮美乐章!

“红军七仙女”既是“女神”又是“女汉子”

据有关史料,在红二十五军出发长征后,前有阻敌,后有追兵,形势十分险恶。参谋长怕女战士掉队出危险,便动员她们留下,回家。

在这支长征队伍的2984人中,只有周东屏、戴觉敏、余国清、田喜兰、曾纪兰、张桂香、曹宗楷这7位女战士。

参谋长找7位女战士一一谈话,并给每人发了8块大洋,让她们返回苏区继续隐蔽开展活动。但是,7位女战士铁定一条心:就是死在前进的行列中,也决不向后转!7人终于留了下来,和部队一同前进,随军照顾伤病员。红二十五军将士们亦称她们为“七仙女”。

行军途中,“七仙女”的鞋子破得没法穿,只得用布包着脚走路,几层布都磨破了,脚底也磨破了,就把破布调个方向重新包上。多亏了桐柏老乡送的新布鞋,让她们可以很好地行军打仗。

连续行军,姐妹中年龄最小的是余国清,她长着一双平板脚,走路特别吃力,经常掉在队伍最后面。每次一掉队,她总要急着哭鼻子。长征胜利后,姐妹们互相逗趣,说她是“哭着鼻子完成长征的”,她又流泪了——这次是笑出了泪。

前进途中,红军每打下一个地方,总要开群众大会,演戏庆祝。每当这时,“七仙女”就成了全军的明星,热火朝天地排练演出。《八月桂花遍地开》《工农兵联合起来》《当兵就要当红军》……歌声激励着战友、感染着群众。

就这样,“誓死不回头”的“七仙女”跟着红军,唱着红歌,走过漫漫长征路。1935年9月15日,红二十五军终于到达陕北延川永坪镇,成为最早到达陕北的长征队伍。

可是,“七仙女”中的曾纪兰、曹宗楷没走到目的地,牺牲在了长征路上。如今,桐柏的老乡们每次回忆起“七仙女”,都会忍不住落泪,说:“这些女孩子们太不容易了!”

“红军七仙女精神”激励老区人民奋然前行

值得骄傲的是,“七仙女”所吃的苦、受的罪,都没有白搭,她们为革命事业不畏艰险、勇于吃苦、不怕牺牲、坚韧不拔、英勇顽强、一往无前的精神,80多年来,一直激励着桐柏老区人民不畏任何艰难险阻,在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道路上奋然前行。以磨沟村为例,这里的贫困发生率曾经高达46.66%;而如今,磨沟村所有农户家中都接通了天然好水;实现了水冲式厕所的全覆盖,并在全市率先完成村级污水无公害处理;磨沟村先后被评为国家森林乡村、河南省乡村旅游特色村、南阳市十大美丽乡村等荣誉称号。

弘扬红色正能量,唱响生态主旋律,磨沟村正努力成为桐柏革命老区脱贫攻坚的代表、乡村发展的典范。无论是磨沟村,还是梁庄村,以及更远的村村寨寨,桐柏老区的人民有一个共同心愿:希望红军“七仙女”的家人们常回来看看,因为,他们早已把“七仙女”看成了难分难舍的“家人”......(郭梦基 杜福建 黄金山)

人报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