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期特卖站上风口:“这么火,主要是因为低价”
发布时间:2021-06-17 03:19:31  来源:新京报  作者:admin  点击:3716次

资本加持政策利好临期特卖站上风口

国内多个临期特卖品牌先后获得千万级融资,创业者和资本加速入局

原价9.9元的毛豆脆片,特价仅1.7元;建议零售价为10.8元的网红气泡果酒,现价3.1元……第一次逛临期特卖超市“好特卖”后,北京消费者小王展示了“淘货”成果。

今年以来,天津“食惠邦”、南京“小象生活”先后获得千万级天使轮融资。处于行业“第一梯队”的“好特卖”此前也在8个月内完成了4笔融资。创业者与热钱集体涌入,临期特卖品牌借助资本力量迅速跑马圈地。

业内认为,疫情令渠道库存压力加大,不断涌现的快消新品牌和冗余产能提供了充足货源,年轻消费者乐于追求性价比,国外临期特卖的成功范本,以及《反食品浪费法》出台的政策利好,让创业者和资本看到了市场机遇。数据显示,临期食品市场规模有望突破300亿元,而品牌成功的关键在于供应链运营能力,找到消费者在质量和价格上都满意的商品。

重塑供应链价值

临期特卖生意火了。2021年3月,天津“食惠邦”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4月,南京折扣超市“小象生活”宣布完成千万元天使轮融资。处于行业“第一梯队”的“好特卖”更是在8个月内完成了4笔融资。热钱涌入叠加《反食品浪费法》的政策利好,让临期特卖站上了风口。

“我是2020年底拿到的第一笔融资,距品牌创立只有一两个月的时间。”2020年10月,粟海辉创立小象生活,尽管其融资消息今年4月才被外界知晓,但资方早在品牌筹备期就与粟海辉进行了接触。

粟海辉跟同事把临期特卖形容为“打土豪分田地”。“土豪”指的是品牌商,“分田地”指的是让利消费者。他给新京报记者算了一笔账:以某品牌薯片为例,厂家出厂成本1元,为保证50%左右的毛利会加价1倍卖给一级经销商,一级经销商加价10%-15%卖给二级经销商,二级经销商加价十几个点卖给终端门店,门店再加价25%-30%卖给消费者,最终一袋薯片的价格从出厂价2元变成了零售价3.5元。

在小象生活,整个供应链的利益分配发生了根本变化。简单来说,它去除了中间商,直接向上游工厂要产品,甚至要产能。在这一过程中,厂家、临期特卖渠道保留了更多利润空间,消费者则能以2-5折的价格买到心仪商品。同样一包薯片,传统商超卖到3.5元,在小象生活则可以实现半价销售。

“临期特卖这么火,主要是因为低价。”北京某临期特卖品牌创业者赵丽(化名)告诉新京报记者,商品保质期超过1/3或一半后,厂商就要想办法清仓,这是临期特卖货源的主要出处。从消费端来看,临期食品获得年轻人和白领群体的认可,他们不再将“临期”与“过期”画等号,而是追求理性消费与性价比。从商业模式来看,临期特卖更多发挥的是渠道功能,消费者在这里不仅能找到低价临期商品,还能买到折价正期商品,“在我家门店,临期食品与正期食品的比例各占一半,即便正期商品也会比传统渠道便宜。”

疫情加速资本入局

创立小象生活前,粟海辉曾在2019年以供应商的身份进入临期折扣行业,主要为“好特卖”、信用卡积分商城等零售终端供货。他逐渐看到C端临期特卖的前景,“确实是很大的商业机会,也是资本在寻找的投资标的。”

在海外,临期特卖的历史颇为悠久。日本的“唐吉坷德”,从一家18平米的尾货店发展成为700余家分店的零售业态,业绩31年连续增长。美国的Dollar General(以下简称“DG”),所售80%商品价格在5美元以下,同样保持了30年的同店销售增长。

即便在国内,临期特卖也不是新名词,随处可见的进口食品折扣店是这个行业的雏形。一向不动声色的临期特卖为何会在国内突然爆发,成为眼下的投资宠儿?粟海辉和赵丽的答案中均提到了疫情对这一行业的催化。

赵丽此前有4年的连锁便利店供应链经验。2020年疫情暴发,传统商超渠道经历了或长或短的闭店期,她察觉到很多代理商都在压货,尤其是渠道议价能力较弱的新品牌、小品牌。“传统商超、便利店对商品保质期有进店管理,不要的临期商品能去哪?临期特卖自然成为重要渠道。”

小品牌没有议价能力进入大卖场,希望新渠道出现;代工厂加工费少,希望直接与渠道合作;疫情使收入预期下降、出口受限,导致工厂出现富余产能……粟海辉认为,参照海外经验,美国、日本的临期特卖市场都在经济下行期间呈现爆发增长,因此疫情让很多国内机构和创业者看到了机会。由于临期特卖商品通常不会有账期,对运营者资金实力要求较高,资本的介入加快了整个行业的扩张速度。

竞争格局尚未定型

与传统进口食品折扣店相比,如今的临期特卖超市趋于连锁化、品牌化,并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跑马圈地。

报道显示,“好特卖”曾在初期尝试批发模式和线上零售,后于2019年转战线下门店。目前“好特卖”已在全国拥有150多家门店,截至2020年底单日销售额为150万元,净利润水平可达到35%。

据新京报记者走访了解,“好特卖”于2020年底进入北京,半年多就开出了30余家门店。位于北京市东城区的好特卖搜秀店今年5月底开业。据商场工作人员介绍,该店生意红火,“经常看到有人提着大包食品从店里出来。”

走社区下沉模式的小象生活,同样在快速扩张。官网显示,截至2021年6月,小象生活已开业及待开业门店共计80余家,计划2024年实现“千店计划”。“今年计划新开150家门店”,粟海辉称。

粟海辉认为,国内临期特卖行业方兴未艾,竞争格局和行业巨头均未定型,“无论100家门店,还是10家门店,大家都在同一个起跑线上。”

艾媒产业升级研究中心发布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零食行业总产值规模超过3万亿元,即使按1%的库存沉淀计算,临期食品行业市场规模也会突破300亿元,市场潜力巨大。从消费端来看,中国相当一部分人群对商品价格仍然具有很高的敏感性。不过,临期食品也面临货源供应不稳、定期囤货习惯较少等问题,行业秩序尚未确立。

在粟海辉看来,临期特卖的未来在于渠道,而非“临期”。国外几家大型临期特卖品牌创立初期都是从临期食品切入,形成规模后便向上游反向定制自有品牌。从国内多数临期特卖超市的运营来看,正期食品的占比并不低,渠道也有意寻找质量好、价格低的新品牌作为货源。

“长期来看,这个行业会越来越集中。将来品牌能否做大、做成,跟资本没有太大关系,本质在于供应链运营能力,能否建立竞争壁垒,找到消费者在质量和价格上都满意的商品组合。”粟海辉说,建立食品安全标准和统一的门店运营规范,是必经之路。

新京报记者郭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