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买生鲜虽然红火 但居民离不开社区菜店
发布时间:2020-12-31 03:48:25  来源:北京晚报  作者:admin  点击:8878次

如今在网上买菜的人越来越多,不但让新兴的电商生意越来越红火,传统的超市也相继推出了送货上门的服务。这可苦了那些原本开在社区里的小店,价格上缺乏优势,种类又比不过超市。在重重压力下,这些小店使出浑身解数,压低成本、增值服务、大打亲情牌……面对线上生鲜销售模式的挤压,社区小店在艰难中顽强地生存着。

亮点 1

晚上打折增加亲和力

晚上7时,尽管天色已黑,寒气逼人,可位于通州区净水街旁的一家生鲜店内,客流依旧络绎不绝。随着时间的推移,小店内的客流不仅没有减少,反而越来越多,和周边其他生意冷清的生鲜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仔细观察,原来这家店铺的大门口贴着一张告示:从晚上7点开始,店内的生鲜商品9折出售;7点半开始八折,八点钟开始七折……以此类推,直到晚上11点半后免费派送。

走进这家生鲜店,靠门口的货架上摆放着各类蔬菜,里面的货架摆放着鸡蛋、牛奶以及肉类食品,品相较好的水果和蔬菜礼盒则放在店内中间的货架上。

晚上7点半后,店内开启全场8折的购物模式,越来越多的小区居民走进店内,没一会儿工夫收银台前已经有6位顾客排队付款。一位正在挑菜的居民说:“到了晚上,这家店里的菜还很新鲜,冬瓜瓤的水分还很足,芹菜虽然叶子有点儿打蔫儿了,但是茎还很脆。晚上能买到便宜菜,正好可以为明天的三餐做准备。”

到了晚上8点,店内的折扣已经变为7折了,买菜的大爷大妈逐渐散去,货架上的蔬菜已经所剩无几,可烧饼、包子等主食还有很多。刚刚下班的程先生托着刚刚购买的四个包子、两袋牛奶说:“这个点儿回来,附近的面包店什么都没了,买几个包子正好能当明天的早餐。小区里还真需要这样的小店,不管是经常在家的老人,还是下班晚了的上班族,都能买到合适的商品。”

晚上8点半,店员将仅剩的商品集中在中间的货架上,开始对空货架进行消毒。此时店内只剩下几捆小白菜和菜心,还有一堆火龙果和橙子。西红柿、黄瓜、白菜、大葱、鸡蛋、五花肉等常用食材早已售卖一空。

店里的员工介绍说:“我们这家店开业已经半个多月了,每天上午10点左右和晚上7点以后是两个明显的客流高峰。上午来买菜的大爷大妈会买西红柿、黄瓜等当家菜,到了晚上就是一些刚下班的上班族,他们主要买面条、包子等主食。”

“现在线上生鲜和社区团购特别火爆,对我们这样的社区门店有不小的冲击。可我们的优势就是‘新鲜看得见’,所以我们通过灵活的打折方式,可以再一次将客流吸引进店,拉近我们与顾客之间的关系。打折的方式一来能降低成本,保证清空每日库存;二来能增加我们店的亲和力,可以说是两全其美。”店内的负责人说。

亮点 2

便民市场做增值服务

今年8月,位于朝阳路上的日日生鲜综合体开业了。这里不仅提供蔬菜水果和肉类水产,还售卖绿植和宠物用品,甚至还有理发店、裁缝铺等便民服务。一开业就吸引了周边三个小区的居民。

下午1点,居住在北京新天地小区的林先生走进市场内,购买完蔬菜水果,他来到了售卖鲜肉的商铺前。“上次预订的腌肉做好了吗?”林先生问。“做好了,这就给您拿。”说完,店家将悬挂在架子上的腌肉交给了林先生。五花肉早已被酱料腌成了枣红色,上面还粘着辣椒、花椒等香料。

“我是四川人,独自一人在外特别想吃家乡的腌肉,可惜我不会做。上次过来买肉,老板说他可以替我做。真没想到,现在社区菜市场的服务项目已经这么周到了。虽然可以在网上买到各种食品,但是这种家乡的味道,还是手工做出来的最好吃。”林先生满意地说。

日日生鲜不仅可以提供肉类加工,生活区的一家裁缝铺也同样受附近居民欢迎。居住在瑞祥里的刘大妈摸着刚刚弹好的棉被高兴地说:“新开的生鲜店,竟然还有弹棉花的服务,以后不用买被子了。虽说网上买的东西也挺好,但有些服务是网上没有的,还是开在家门口更方便实用。”

市场里的部分商家表示,网上买菜的兴起分流了社区菜店的生意,超市送货上门更是让实体店的生意出现下滑。为了挽回客流,商户们就要在增值服务上下功夫。商场的负责人介绍说:“除了代客腌肉、弹棉花等服务,我们还引进了15元的便民理发店,出售绿植和宠物用品。这些针头线脑的小事儿,线上的生鲜店做不了,居民的需求却很高,我们以后会进行更多模式的探索。”

亮点 3

送货上门做到最快

“两斤西红柿,两个圆茄子,一斤鸡蛋,再来两斤苹果。”中午12点半,居住在丰台区万润风景小区的陶先生拨打了社区菜店的订购电话。不到15分钟,菜店工作人员就提着新鲜的蔬菜上门了。

“这家店开了有一年多,只要买够30元,他们就能送货上门。不仅菜品新鲜、价格亲民,而且速度也快。”陶先生说。

菜店的工作人员表示,店里的蔬菜每天都从批发市场进货。“每天凌晨,我们就去进货,5点左右回来马上就把菜摆到货架上,7点之前就能开门营业,不少小区里的老人一早儿就进来买菜了。居民买菜就图个新鲜,在这一点上不能马虎。”

从菜店开业的第一天起,从上午10点到凌晨1点,菜店都在坚持送货。如今他们在名片上印制了微信二维码和付款二维码,方便居民订货后直接付款。“我们一天能送二十几趟,周末会更多。”

菜店的老板坦言,线上生鲜的发展和社区团购的出现,抢走了一部分客流,居民们对于送货上门的需求也越来越高,所以他们就发挥了自身就在社区的优势,可以用最快的速度送货上门,比一些线上生鲜承诺的“半小时送达”还快。

专家说法

居民离不开线下门店

“居民购买蔬菜,一个是图新鲜,一个就是要快,所以我们还是喜欢去楼下的菜店购买。因为在菜场里品质看得见,价格也相对便宜。线上生鲜价格还是贵了些。”不少居民说,不管是社区菜站还是菜市场,货品的种类越来越多,还出现了加工、短距离配送等服务,这些都是线上生鲜品牌做不到的。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目前我国居民购买生鲜的主要渠道依旧是菜市场、社区菜店等线下门店。即便在一线城市内,居民前往菜市场购买生鲜的占比仍然达到了60%。“菜品实物可见、价格亲民、服务体系完善……这些都是线下生鲜的独有特点。”

朱丹蓬认为,线上生鲜的规模更大,从而会带来更大的品牌效应,进而性价比可能更高。但是线下的生鲜门店可以通过完善自身的服务体系,进而吸引更多的顾客,未来既可以做出自己的品牌,也可以发展成线上生鲜的供货商。

而在中国消费者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朱巍看来,社区菜店迎合了百姓生活需求快的特性。“举个例子,现在我需要两三样菜,大部分人会直接下楼购买,而不是等待一个小时配送的时间。现在更多的线下生鲜店开始增加服务,做出短时间送货上门等改变,服务增值既是线下生鲜门店独有的特点,也是线上生鲜目前达不到的。通过这些小、快、灵的改变,线下的生鲜店就可以做到让客户黏性越来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