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淅川:“短中长”三线打造脱贫“恒业”
发布时间:2020-05-21 03:43:00  来源:市场报网络版  作者:范彦青  点击:329次

一场春雨,澄湛了蓝天,染绿了库区。

 

4月28日,行走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河南省淅川县,一望无垠的田野里,绽满新绿的果树枝条迎风摇曳;鳞次栉比的池塘波光粼粼,小龙虾、大闸蟹“矫健”的身影若隐若现;错落有致的光伏大棚蔚成景观,棚顶发电,棚内顶着“小伞”的茶树菇长势喜人……

 

“树是摇钱树,塘是聚宝池,正是这些扶贫产业,让淅川摘掉了贫困帽。”淅川县扶贫办负责人周保全颇有感触地说。

淅川县老城镇杏李迎来丰收,吸引游客前来观光采摘。曹海山  摄

 

“三线结合”培育特色产业

 

“去年秋冬季挖塘、投苗花了8000多元,今年头茬虾已经上市,几茬卖下来,不仅能收回成本,还能赚4000多元。”4月18日,在厚坡镇唐湾村小龙虾产业扶贫基地,贫困户张家伟介绍,5亩“小龙虾”让他奔富铆足了劲。该基地因地制宜,在水浸地上规划建设5000亩虾塘,带动周边1566户贫困群众户均年增收4000元以上。

 

在马蹬镇寇楼村,该村农民寇元钦利用当地优质泉水,发展了1300亩蟹塘,养出的大闸蟹膘肥体大,参与养殖的贫困户户均增收1.6万元。荆紫关镇庙岭村则巧打“丘陵山地”牌,420户群众发展大樱桃1200亩、薄壳核桃2200亩,套种何首乌、花生等,户均年增收3000元以上。

马蹬镇大闸蟹养殖基地。杨振辉 摄

马蹬镇小龙虾养殖基地。杨冰 摄
 

产业特色的提升,非一朝一夕之功。“绿色是产业扶贫的底色。”淅川县委书记卢捍卫介绍:“我们按照快见效、可持续的要求,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短、中、长产业合奏,抓短线短期致富、抓中线保证持续、抓长线打造恒业,让贫困群众实实在在享受到产业发展带来的实惠。”

 

坚持生态优先,强化绿色引领,融合区域特色,短、中、长三线产业相结合的全县产业扶贫思路愈加清晰:短线重点发展中药材、食用菌等短平快产业;中线大力推广软籽石榴、薄壳核桃等生态林果,套种林下作物;长线用大交通带动大旅游,用大旅游带动大发展。

 

目前,已发展软籽石榴、杏李、薄壳核桃、大樱桃等特色产业30多万亩,林下作物套种面积达到50%左右,每个贫困户都有两个以上产业项目叠加收入,全县贫困户80%以上的收入来自扶贫产业,“短中长”产业集群年综合产值达138亿元以上。

淅川县软籽石榴喜获丰收。胡波 摄

 

“龙头引领”放大扶贫效益

 

“这可是俺们的‘宝贝疙瘩’!”4月28日,在淅川县九重镇张河村软籽石榴基地,一大清早,70岁的贫困户农户王洪周就和村民们来到基地里给石榴树除草,言谈举止间全是对石榴苗的爱溺。

 

王洪周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一家7口人中,有3个在读学生和1个瘫痪在床的女婿,女儿常年在外打工,老伴儿患有高血压,生活非常拮据。

 

转机发生在2014年。这一年,淅川县引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河南仁和康源软籽石榴公司,在张河村发展软籽石榴6000亩。王洪周一家从此有了5份收入:10亩土地年流转费用8000元,生态产业助力贷收益每年3000元,到户增收项目每年分红500元,返租倒包49亩林果管理费每年2.1万元,闲暇时,王洪周还在石榴基地务工,每天60元……从此,王洪周家的日子一天天好起来。

在淅川县软籽石榴基地,农户正在分拣软籽石榴。李振林 摄

在淅川县马蹬镇石榴基地,村民李新有在采摘石榴。 胡波 摄
 

在淅川,发展软籽石榴受益的远不止王洪周一家。全县软籽石榴种植面积已超过5万亩,建成千亩以上基地8个,500亩以下大户46个,仅贫困户就发展软籽石榴8.5万株,2万多贫困人口通过产业发展年人均增收2200元以上。龙头企业依托林、果、药等特色资源助力扶贫的带动作用日益凸显,产业扶贫辐射效应日益显现,全县51个扶贫车间建到田间村头,带动676名贫困人口月均增收1500元,带贫率达30%以上。

 

在马蹬镇,农业龙头企业平发农业开发公司高标准建起20个香菇大棚,上线现代化的香菇袋料发酵、烘干设备,贫困群众利用到户增收资金5000元购买香菇。目前,带动676名贫困群众发展香菇。

 

“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有利于放大扶贫投资效益,也有利于防范贫困户单打独斗的风险。”淅川县长杨红忠介绍:“我县把龙头企业作为产业扶贫的重点给予政策支持,扩大规模、拉长链条,让其真正成为扶贫的主力军。”

淅川县西簧乡香菇基地,群众抢收成熟的香菇。杨冰 摄

 

创新模式助力农户增收

 

“我们通过‘三权分置’、‘利益共享’模式在淅川发展软籽石榴3.5万亩,带动贫困群众1500多户。”在张河村石榴基地,仁和康源公司负责人李念锋如数家珍地介绍,“三权分置”,就是土地所有权归村集体、承包权归农户、经营权归龙头企业,政府负责顶层设计,购买公共服务,落实政策、资金等;企业负责承贷、担保、使用和偿还产业贷款,在农户土地上发展产业;农户拿土地入资,在获得固定地租收益的基础上,产业见效后,乡镇政府(村委会)、企业和农户按1:4:5的比例约定各方权益,10%归乡镇政府(村委会),40%归龙头企业,50%归农户。实现了贫困户零风险、收益高且收入渠道多元化,企业低成本借助扶持政策快速壮大,村集体有收入来源。

 

在老城镇,杏李产业采取的是“保底分红”模式。该镇引入中线水源杏李林果公司,并为企业协调土地流转,企业负责提供苗木、技术培训和产品销售,农户负责种植、管护,协议约定3年后亩净效益保底3000元,不足部分由企业补齐,超出部分由村集体、企业、农户分别按5∶10∶85的比例分享净收益,实现了三方共赢。

 

在金河镇,农户以土地入股专业合作社,合作社负责种植、管理,公司负责苗木、销售,群众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增加务工收入,实现了“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金、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的“资产收益”式转换。产业见效后,农户、公司和合作社按5∶4∶1分享净收益。

 

在西簧、毛堂等乡镇,企业租赁贫困户土地建设大棚,贫困户通过小额贷款或到户增收资金向企业购买菌棒发展产业,企业在产业发展中负责技术服务、产品销售。目前,通过这种“返租倒包”模式,发展香菇4000万袋以上,带动6000余户贫困户户均年增收5000元以上。

 

“通过三权分置、保底分红、资产收益、返租倒包等四种模式,将贫困群众嵌入产业链中,使其获得地租、务工、分红和经营收入,收益一元变多元,实现了最大化。”淅川县扶贫办负责人周保全如是说。

农户喜摘软籽石榴。杨振辉 摄

 

统筹谋划确保持续发展

 

淅川县丹江东岸景观奇特的八仙洞,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接待游客的余飞乐此不疲,他家住在景区附近,除了经营游船,还开了农家乐,生意红火。

 

“以前守着绿水青山受穷。近些年,丹江两岸架起了小三峡大桥,狭窄坎坷的土路修成了宽阔平坦的柏油路,游客越来越多,绿水青山成了金山银山。”余飞笑着说。

 

依靠好风景、直奔好光景的还有上集镇竹元村丹江孔雀谷的吕少平,他采用“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带领附近群众养殖了1万只孔雀,将孔雀园打造成集孔雀观赏旅游、孔雀艺术品研发、生态采摘、农家乐餐饮为一体的高效生态观光园。

 

“我们将对景区进一步扩规模、富内涵、提品味,打响乡村旅游品牌,届时将带动更多的群众致富奔小康。”吕少平对未来信心满满。    

 

在厚坡镇农光互补茶树菇孵化园,棚顶一块块光伏发电板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棚内一排排菌棒在架子上整齐摆放。“光伏发电是清洁能源,结合食用菌种植等短期项目,确保贫困群众持续收益、稳定脱贫。”孵化园负责人张玉军说,我们带动了1538户贫困群众走上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

淅川县毛堂黄金梨种植基地内,贫困户正在采摘黄金梨。杨冰 摄

 

“不能为扶贫而扶贫,要把扶贫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载体,整合资源,统筹谋划,持续发展,实现乡村振兴。”杨红忠说:“产业扶贫规划之初,我们就确立了坚持贫困户脱贫与奔小康一体部署、扶贫产业与生态主导产业一体规划、扶贫工作与全域旅游、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一体考核、贫困户与非贫困户一体考虑‘四位一体’的发展之路,确保了扶贫效果的可持续。”

 

近年来,在脱贫攻坚综合评估中,淅川县连续4年居省市前列,“短中长”模式成为水源区深度贫困县产业扶贫的典范,被评为“大国攻坚、聚力扶贫”全国十佳优秀扶贫案例,形成了可复制推广的“淅川经验”。目前,淅川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由28678户97110人减至2557户5537人,贫困发生率由2016年底的9.83%降至0.9%,彻底摘掉贫困帽子。(康 帆  杨振辉)
 

 注:图片均为资料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