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仪】:礼仪辉映中华
发布时间:2020-05-21 07:56:00  来源:市场报网络版  作者:王雪梅  点击:468次

中国自古是礼仪之邦。“礼”字,很早便在甲骨文中出现。东汉许叔重在《说文》中解释:“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礼的本义是击鼓奏乐,奉献美玉美酒,敬拜祖先神灵。在后世引申为尊敬、厚待的意思,又借指一切言行、态度的准则。

礼是自古至今,任何人都必须知道、遵守的。不然就会被别人比作是一个“野蛮人”。孔子曾经教导儿子孔鲤说:“不学礼,无以立。”倘使一个人不学习礼仪,是没有法子在社会上立足、立身的。礼是一个人的社交工具与道德标杆。

上篇:礼仪之道

礼仪分为“礼”和“仪”。“仪”分为“仪表”、 “仪态”、“仪式”、“仪容”。仪表、仪态、仪式等方面的内容,已被共同认可,按照规范进行操作,可以说是一门独特的交际艺术。 

礼的内涵

礼包括的内容宏富、含义多样,可以代指隆重的典礼仪式,可以代指人际交往中的礼貌礼节等等。礼节,是指大家在平常的生活中,相互给予的祝愿、慰问等等。这是大家长期在实践中共同认可的行为守则。至于在古代,礼是封建社会等级森严的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这种礼在后来逐渐脱离了它的本意,成为了压制人性的巨石,成为了“吃人的礼教”。在现代社会,我们学习礼,必须知道礼的本质是“诚”,包含了敬重、谦恭、关心的意思。礼貌,是人与人在交往过程中体现出的敬意和友好,展现了一个人的精神风貌。礼貌,即让对方感受到敬意,同时显示自己的教养。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泱泱大国,文明风尚。

礼的领悟

在生活中,不仅要讲礼貌,还要熟知礼节。礼的本质是让自己与他人都舒服。人与人之间最忌讳的一点便是熟知礼节却敷衍待人,礼仪脱离了“真诚”,只是变成了客套而已。礼仪在另一个层次上,对人提出更高的要求,内涵更深广。老辈人教育我们时常常说,讲礼仪必须先明事理,不要做迂腐先生。礼仪贵在落实,而不是空谈。倘使一个人只是口头上说礼仪,而不是认真去践行,那么可以说他根本不知礼。讲礼仪的人,福气自来。学礼、懂礼不容易,做到达理、明理、立身更不容易。我的父母也这样教育我:做人要忠诚、实在、不说谎话,不能落井下石,不能嫌贫爱富,不能做坏事。不仅如此,还要乐于助人,要尊重人、体谅人、爱护人等等。这些话是我处事的一贯态度。

古人云:“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意思浅显,就是说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应该互敬、互动。因为只有互相礼敬,才能做到真诚相待,互相心安。如果人与人之间互相慢待,那么便会产生祸患或者纷争。这就偏离了礼仪之道。

 礼的表达

人与人的往来,有时的一点礼品,就可以表达自己的心意。特别是探亲访友的时候,空着手去,别人可能会不太高兴的。不管你是掐几把菜,还是提一兜水果,只要心意到,叫做“千里送鹅毛、礼轻人意重”。当然,礼品的选择有些讲究,看什么人送什么礼,值得去琢磨。但是在商场、官场上,很多人借礼之名,变相地行贿,玷污了礼品的本义和初衷。礼品的本质是品位、意义,兼具文化内涵。倘使去掉这些高雅的东西,仅仅是华丽的包装、俗气的金银美食,那是毫无意义的。

礼仪,体现的是一个人的胸怀与格局。网络上有一句话这样说:“容易,能容则易。容人,则为人易,容事则处事易。”容让、礼让,说起来便是大的包容小的,高的包容低的。讲礼让的人,面对利益的时候要大气,就算吃点亏亦不要在乎。譬如买东西,倘使别人少找了你几角钱,应该抱着无所谓的态度,不要去讨要或吵闹;别人经常接你吃饭,你要想着回请几次,或主动掏钱,不要抱着贪便宜的心理,那样会得不偿失的。与人合伙做生意,尽量让利于人,千万不能昧着良心赚钱。

礼的另一个方面,还体现在处事态度的大气。一个人,活在世界上,不仅要做好吃苦的准备,还要能够忍受来自各方面或大或小的侮辱。父子之间、夫妻之间、朋友之间、陌生人之间,遇事不要急躁,不要急着争个你死我活,因为争赢了这口闲气,会坏了感情。以豁达的态度去看待很多事情,抱着一笑了之的态度去处理事情。礼,教会我们冷静,是处理棘手事情的法宝。等火气消歇,处理事情更有办法。

 

下篇:礼仪之行 

明白了礼仪之道,接下来就是行礼仪之实了。中华民族自古号称礼仪之邦。几千年来,我们的祖先崇尚礼仪实践,注重礼尚往来,不仅创造了深厚的礼仪文化,同时也积累并形成了文明、规范、讲究的行为礼节。

待人之礼

礼,说大也大,说小也小。比如在我们乡下,村民们是很重视礼仪的,甚至比城里人还重视。但是乡下人往往要求别人对自己礼数周全,倘使谁对他有一点礼仪不周,他可能便会跳起来破口大骂。至于他对自己,要求便不那么严格了。为什么有些村民间的关系不那么融洽,就是因为他们委实是不太懂礼节,而且实行起来很别扭,出门办事感到拘束。其实,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以礼为敬,与人交谈,敬称当先。

城里人惯用的礼貌用语是:您好,谢谢,再见,请,对不起,没关系等等。礼貌用语是人际关系中的润滑剂,恰当地运用好这些词语,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文明程度与情商智慧。使用礼貌用语,不是虚伪,而是人际关系规范化的体现,让人感觉很亲切。至于乡下人的礼貌问候语,便有些土气了,譬如:你吃了没,难为你了,请进来,难为情等等。这些词语虽没什么分量,但也不可或缺,有时你不说这些词语,别人会觉得你傲慢,或觉得你没有教养。

有一句俗话叫做:“在家不会迎宾客,出门方知少故人。”说的便是在家里迎客、待客、送客等礼节。倘使事先得知客人来访,应该早点出门迎接,见到客人后,迎接客人入室。倘使这个客人是第一次来访,你应该将自己的亲属一个个地向客人介绍,然后给客人端上茶。客人在你家里,你不要当着客人的面与家里人争吵,更不要当着客人的面辱骂家人。要告诉孩子尊重客人、要懂礼貌,不要随意干扰客人谈话。客人提来的礼品,在客人没有离开之前,是不能随意打开的,否则便是没有礼貌。 客人要走,需要挽留,委实挽留不住,一定要送出门外,还要说一句:“慢走呀,下次再来。”要是客人年纪大了,一定要护送出门,以免发生意外。 

我的父亲相当讲礼仪,特别是父亲在旧时代读过几年古书,因此他教导我们做人要有礼,不可狂妄自大,在这方面,我受父亲的影响和教育很大。 

拜访之礼

人生在世,免不了探亲访友。到亲友家作客,不要频繁,最好是选择节假日。随随便便的拜访,长时间的闲聊,浪费别人的情感与时间,对自己对别人都是一种伤害。不去干扰别人,不麻烦人家,才算知书达理。

探亲访友要选好时间,倘使不是主人特别邀请参加饭局,一般情况下要尽量避开主人的吃饭时间。这是因为在饭前去找他,主人没有准备足够的饭菜,不请你吃饭,可能显得不够朋友;临时请你吃饭,又要加一双筷子、一个瓷碗,你也不好意思。在乡下,春节拜年是传统的民风民俗,女儿、女婿去拜年,最好选在上午八点到十点之间,太早或太迟都不好。

去亲友家之前,一定要整理仪容,不要求做到尽善尽美,却要整洁干净。整理仪容,是对亲友的尊重。不管是在乡下还是城里,进门前必须看看鞋底是否拖泥带水,倘使有泥水在脚,一定要在门外弄干净。倘使门关着,门上有门铃的话要先按门铃,没有门铃的话要先去敲门,但不能太重。

俗话说:“出门看天色,进门看颜色。”你在别人家做客,倘使发现主人行坐不安、不想说话,表明主人心里有事,你来得不是时候。你应该观颜察色,找机会告辞,免得都下不来台。就算是主人热情接待,你在别人家呆的时间亦不能太长,临走时要郑重道谢,千万不可以甩手便走。

倘使在别人家吃饭,别人一般会请你坐上座,他自己坐下席。如若互相熟悉,可以随便坐下来吃喝。别人会给你斟酒或倒饮料,要是你不喝,可以说:“不会喝,谢谢。”吃饭时,用筷子夹菜不能夹太多,更不能将自己喜欢吃的菜摆在自己面前,只吃这碗菜。做客吃饭,最忌讳拿筷子在菜盘里上下翻动。吃饭要扶着碗,拇指按住碗口,其它手指扣住碗底。不扶着碗或者不端起碗,趴在桌上夹菜吃饭,是很丑的。

咀嚼饭菜,不要发出吧嗒声,要文雅,不能狼吞虎咽。可以边吃边谈,但不要哗众取宠或喧宾夺主。千万不能在说笑时,将口里的食物喷出来,惹人讪笑。更不要在席间对着别人打喷嚏、擤鼻涕、随便吐痰。这些礼节虽然有些繁琐,却是必不可少的。 

交往之礼

坊间常常有人售卖一本小册子,叫做《万事不求人》。其实,人生在世,怎么可能永远不求人呢?求人办事,亦有一些必须讲究的礼节。倘使礼品太贵重,反而让对方感到很大的压力,不愿去帮你。因此去别人家请求帮助,应该带一些小额的礼品。送礼的目的不是讨好巴结,而是表达敬意。

求人办事,不必强求别人。有些时候,事情办不成,有很多的原因,这时候千万不要埋怨朋友。应该抱着这个态度:“事情办好了,是朋友。万一办不好,还是朋友。”豁达处世,你的朋友会越来越多,你的人生道路会越走越宽。

平常出门在外,倘使你迷了路,要去问路,一定要以礼询问:“您好!”然后再说出想去的地方,等待对方的回答。切记不要用“喂”喊人,那样叫做失礼,是没人会愿意告诉你路线的。

给长辈或领导打电话,口气要谦卑,尽量不说废话,要言简意赅地说出想说的事情。倘使碰上了节日,一定要祝贺几句,“祝您节日快乐!”“祝您身体健康!”等等。这些话,说比不说要好,说好了很暖人心。

话说回来,一个人的性格往往在童年时期形成,粗野或文明,需要后天的培养。不管父母有多么忙,一定要时时观察孩子情绪的变化。小孩子的任性、不礼貌,往往是家长的骄纵造成的。家庭是影响孩子一生的第一场所,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因为小孩子最擅长模仿,父母如何待客、如何处理事情,他们都看在眼里。爱孩子的父母会告诉他们,在公交车上不要乱跑,在公共场合不要大声喧哗,不要随意翻动别人的物品,不要讥笑残疾人或者清洁工等等。一个孩子懂礼仪、学礼仪,长大后便是一个有知识、有道德的人,更是一个受欢迎的人。

称呼之礼

每一个人都有姓名,姓名是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独特标志。称呼别人,不能随意喊叫,必须做到恰当、得体,才让人舒服。譬如晚辈称呼长辈,便不能直呼其名,而是要使用敬称。倘使乱叫,不仅会得罪人,还会被人讥笑。

我国历史悠长,讲究上下尊卑,非常重视礼貌,在长辈、平辈、晚辈之间,有一套明确的称呼词语。不管碰见了谁,只管“喂喂”乱叫,任谁听见了均会拉下脸来。倘使不知道如何称谓时,可以根据看年纪大小,称呼“爷爷、奶奶、叔叔、阿姨”,看性别叫“先生、女士”,等等。

至于亲属之间的称谓,是对有亲缘、血缘关系的人之间的称呼。我国古人在亲属称谓上分得很细,譬如按与自己的关系亲疏,有祖父、父亲、母亲、兄弟、姐妹、堂兄、堂姐等等。有婚姻关系的,在称呼前面加"姻"字,譬如姻伯、姻兄、姻妹等等。称呼别人的亲属时,要加"令"或"尊",譬如尊翁、令堂、令郎、令爱(令嫒)、令侄等等。在别人面前称呼自己的亲属时,前面加上"家",譬如家父、家母、家叔、家兄、家妹等。在别人面前称呼自己的平辈、晚辈,前面加"敝"、"舍"或"小",譬如敝兄、敝弟、舍弟、舍侄、小儿、小婿等等。

当然,这只是旧时代亲疏关系称呼的一点介绍。如今的社会日新月异,那些在亲属方面的诸多称谓,已不常用,仅仅在正式文体里仍然保留使用。在平常百姓生活中,使用亲属称谓,十分简单,譬如爸爸、妈妈、哥哥、弟弟、姐姐、妹妹等等。至于有姻缘关系的,在当面称呼时,亦发生了改变,将“岳父”同样喊做“爸爸”,将“岳母”同样喊做“妈妈”等等。

时代在变,但礼仪的内涵与本质没有变,礼仪的基本要求和行为规范没有变。作为华夏儿女和龙的传人,我们应该明礼仪,讲礼性,行礼节,把中华民族优良的礼仪传统在新时代进一步发扬光大!(安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