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袤的田野,就是我们的舞台”
发布时间:2025-01-13 21:00:3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admin  点击:1259次

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每一个人都可以找到一显身手的时代舞台。新的一年,本刊将开设“勇做新时代的奋斗者”“聚才论道”“才心笺”等栏目,聚焦各行各业人才群体,记录他们拼搏进取的孜孜追求;诚邀专家学者,分享建设人才强国的真知灼见;倾听人才心声,体悟他们成长路上的肺腑感言。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我们愿以文韵墨香,为书写新时代奋斗华章的人们加油鼓劲!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张福锁的办公室里,有一张学生们为他绘制的肖像画:画中的他头戴一顶草帽,手捧数把颗粒饱满的水稻,露出欣慰的笑容。旁边写有这样一行字——“解民生 治学问 育英才”。

“这九个字可不是在单纯夸奖我哟!”张福锁很认真地说,“更是在阐述我们中国农业大学养分资源利用与农业绿色发展团队的理念。我总和团队师生讲,要走出实验室和学校,到田间地头去,帮助更多农民朋友解决实际生产中遇到的问题,更好地为民解忧、为民造福。”

民以食为天。多年来,团队行走在祖国的大江南北,忙碌在广袤的田间地头,在提高植物养分利用效率领域深耕细作,培养了一批批知农爱农兴农的复合型人才。

一头连着高等学府,一头连着产业一线

见到中国农业大学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专业硕士研究生蒋雨平时,他刚从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陕坝镇返回,准备向导师张卫峰教授汇报过去一年在杭锦后旗陕坝果蔬科技小院的工作。

“不只是我,团队的众多学子每年有200多天都待在全国各地的科技小院。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这便是我们的生活日常。”蒋雨平笑着说。

蒋雨平口中的科技小院,实际上是团队师生在各地工作生活的农家院子,大多面积不大。当地农户住啥房,科技小院就长啥样。

回忆起设立科技小院的初衷,张福锁感慨万千:2004年,他带队来到中国农大河北曲周实验站搞科研。到2008年时,试验田的小麦已经长势喜人。可张福锁意外发现,尽管相关技术推广了好几年,可离试验田一墙之隔的农户田里,小麦产量却徘徊不前。张福锁便开始思考:团队研发的各项技术农民清不清楚如何应用?农民真正需要团队提供什么样的技术和服务?

“只有直接对接农民需求,才能在生产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带着这样的决心,2009年,张福锁带队在河北省曲周县白寨乡(现为白寨镇)找了一个农家院子,指导当地农民生产。“后来很多农民说,你们的小院带来了很多科学技术,干脆管它叫‘科技小院’吧。小院的名字就这么定下来了。”张福锁说。

成果也迅速显现:在科技小院助力下,2009年,白寨乡1万亩示范田小麦增产65万公斤、玉米增产110万公斤。

“这么快出成绩并不意外,每一个科技小院从设立之初都遵循一个原则——为当地农民提供‘零距离、零时差、零门槛、零费用’的科技服务,始终不变。”中国农业大学二级教授申建波说。

蒋雨平2022年加入团队,第一时间就去了杭锦后旗陕坝果蔬科技小院,从事辣椒新品种筛选和有机肥替代化肥的研究,“说是去助农,可自己都不知道一颗种子从播种到收获会经历哪些过程,更像‘小白’,而农民跟土地、庄稼打了几十年交道,他们才是我们的老师。想让他们听你的,就得做出点成绩”。

于是,蒋雨平包了十亩地,从外地找了十几个辣椒品种,做品种引进试验。两年的实践,蒋雨平的试验田每亩辣椒不仅收益增加500元左右,还把肥料成本降低10%以上。同时,他还发现当地存在辣椒品种杂乱、水肥不合理施用等问题。

“科技小院,一头连着高等学府,一头连着产业一线,不仅为团队师生体验三农提供了真实场景,也为他们快速成长提供了实践舞台。”申建波介绍,当前,1800家科技小院已遍及全国,成为集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应用落地于一体的基层科技服务平台,先后有1152名研究人员、20万名推广和企业人员、2090万农民参与技术应用。2023年,科技小院人才培养模式荣获高等教育(研究生)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

能应用到生产实践中的创新,才是真正的创新

在云南大理古生村村民何利成眼中,青瓦白墙的科技小院里生活的这群人很不一样,不在大城市待着,偏偏到边远地区来“自找苦吃”。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丛汶峰和他的小团队,便是“自找苦吃”的一分子。过去几年,他们扎根洱海之畔,开展绿色智能肥验证,构建绿色高值周年种植模式。

“张老师常说,生产实践中会遇到各种问题。想实现科研创新,就要把生产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拿到实验室研究,等研究好了,再用于生产实践。长此以往,团队师生都树立了一个信念,要‘头顶科技帽、心系飘香田’,只有能应用到生产实践中的创新,才是真正的创新。”丛汶峰笑着说。

刚到古生村时,丛汶峰发现当地推行使用有机肥。但因为地处高原,温度较低,有机肥的养分释放不出来。丛汶峰说:“我们观察了一个月,发现作物生长不正常,拔下苗子一看,根系已经黑了。主要因为很多农民觉得,长得不好需要多施肥,结果造成土壤有机还原物质过高,进而影响水体。于是,我们基于作物—土壤—环境相匹配的植物营养调控理念,创制了水稻、玉米、油菜等6个绿色智能肥配方和6个复合微生物肥产品。”

2023年,丛汶峰带队试推的“水稻+”绿色高值种植模式获得成功,水稻产量连续多年亩产800公斤以上,碳氮磷协同减排36%以上。同时构建了“莴笋—莴笋—鲜食玉米”绿色高值轮作模式,实现减氮30%,减磷50%,增产4.5%。洱海流域农作物“绿色不高值,高值不绿色”的难题有望得到破解。

不光是丛汶峰,长期以来,团队师生以国家粮食安全与资源环境协同为重点,不断突破根层调控、地上地下匹配等关键技术,创新大配方小调整测土配方施肥原理与技术,集成创新6大区域绿色增产增效技术模式,累计推广5.66亿亩。团队师生先后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当前,团队正致力于绿色增粮,目标设定为增产20%至30%,水肥等资源效率提高30%以上,污染减排30%至50%。“只要做好关键技术创新和区域集成技术创新,提高技术到位率,就可实现上述目标。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我们每一位农业科技工作者的根本任务。”张福锁语气坚定。

如今的何利成,也成立了合作社,带领村民按照科技小院的技术来种田,“现在的古生村,天更蓝了,水更清了,大家生活一天比一天好”。

想服务社会、为民造福,就要练就一股子精气神

2024年11月1日,在曲周举办的农业绿色转型国际交流大会上,张福锁带来了一个消息——曲周县的攻关千亩方小麦玉米周年亩产达1.52吨,较全县平均亩产增产42%,增效40%,减排46%,节水30%,突破“绿色吨半粮”目标。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营养系博士研究生冯小杰解释,“吨半粮”,是指一亩地一年中种植的小麦、玉米两季作物总产量突破1.5吨,“实现这一目标,着实不容易”。

把时钟拨回到2022年5月23日晚上,叶松林、蔡东玉、郝展宏和冯小杰4位农大的90后学子,围坐在曲周实验站宿舍吐槽:“我去农户家做科普,人家不信,说种地经验比我吃的米都多”“我给农民宣传新技术,一会儿嫌用起来麻烦,一会儿嫌花钱多”……

“干脆咱们也承包一块地吧,做出彩了,他们自然心服口服。”冯小杰的随口一说,让几个年轻人眼前一亮:“要不,试一试?”

说干就干。第二天,冯小杰四人便签了100亩土地的承包合同。自那以后,他们总是天一亮就奔向田间地头,天黑了还打着灯继续作业,灰头土脸是他们的常态。

王庄村农民王新礼一开始“嗤之以鼻”:“几个细皮嫩肉的大学生,哪儿干得了农活,没准儿过几个月就跑了!”

可是几个月下来,平地机、深旋机、喷灌机、播种机,冯小杰四人全都会用了。整地、播种、施肥……每一个环节,他们都铆足了劲。

张福锁深知四个年轻人的不容易,“他们碰到问题的复杂程度,很多同龄人都难以想象,可是想服务社会、为民造福,就要练就一股子精气神”。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中国农大联合农业农村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在曲周发起“绿色吨半粮”行动,既要增产,又要减少水、肥、药用量。张福锁充满期待地看向冯小杰四人:“敢不敢迎接更大挑战?”

“100亩都种下来了,不怕更多!”四个年轻人回答得干脆。

于是,承包地扩大到了千亩;

但是,很多之前的模式都要推倒重来。

“比如灌溉,我们沿用之前的方式,结果总遇到基础灌溉设备与灌溉面积参数不匹配等问题,我们花了10天才解决,每天平均要在地里调整灌溉设备和参数20个小时左右。所以说想把农业搞好,更要做到理论与实践彻底结合。”冯小杰说。

如今的王新礼早已服了气,不久前他给冯小杰打了电话:“用了你们的新灌溉技术,省水、省肥,麦子长得比以前壮实多了。”冯小杰调侃道:“您看,我们没跑吧。”

张福锁则把目光瞄向更远:“这次实现‘绿色吨半粮’意义特殊。它不是在科研院所的试验田里做的样板,而是在农田里实现的,具备大面积推广价值。我们希望用三到五年时间,在曲周一半土地上实现‘绿色吨半粮’,今后在黄淮海平原推广,最终走向全国。”

走向全国,需要更多像叶松林、蔡东玉、郝展宏、冯小杰一样的青春力量。依托各地的科技小院,团队建立了“零距离爱知笃行,干中学追求卓越”的人才培养体系。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袁力行介绍,团队还注重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端人才,在国家留学基金委的支持下,牵头中荷农业绿色发展交叉创新型人才培养项目,由中国农大与荷兰瓦赫宁根大学联合培养博士,首批90名博士已经进入培养环节并陆续开始毕业。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营养系博士研究生张笑颖,不久前结束了国外的学业,她说,今后打算深耕农牧系统资源高效循环利用与环境减排协同实现的种养结合调控机制与技术模式,“土地不会辜负每一个勤劳的人。广袤的田野,就是我们这些‘兴农人’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