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资讯

骏马多是英雄的标配,胆量则是英雄的必备。

可那“所向无空阔”之马居然没有胆。是的!不仅是骁腾如此的戎(战)马,而是所有的马——因为马本身就没有胆,即便其或许胆识过人,且还能万里横行。

马无胆,解剖可见。但神奇的是其在“开刀”之前,借阴阳五行推理亦可知。妙哉!虽不见马,而知其内外之相,运行之理——感叹于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鸿蒙之时曰太极,开天辟地生两仪,并谓之阴阳。两仪又生四象,四象再生八卦。初分天地之际,始辟午、丑之象,其各从天与地而生。“乾象为天,坤象为地。马牛而应之”(《易经》)。

“马者,上应于天,禀清气而胆气不足,牛者,下应于地,禀浊气而齿气不足,此谓天地阴阳清浊之分矣”(《新刻马书·相马法》)。伯乐云:“马饮清而溺浊,牛饮浊而尿清,亦谓天地之分矣”,用白话讲:马喝清水,尿是浑浊的;牛喝浑浊之水,而尿却是清的,这也是天地阴阳之分。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有阴阳,或者说,都可分为阴阳,故“一阴一阳之谓道”(《易传·系辞上》)。

天是阳,地是阴;马是阳,牛是阴。午为阳火,应乾(天)象而生马;丑为阴土,应坤象(地)而生牛。午时,白日高照当然为阳;而丑时,夜深人静所以为阴。马师皇(远古时黄帝的马医)说“马者,物类也,禀阴阳之末半,受五气而未全,火有余而水不足,故,胆气而缺也”。

“肝胆相照”是讲互相坦诚,紧密交往,事实也确实如此:胆属腑,胆气为阳;肝属脏,肝气为阴。马“胆气缺”的原因是“火有余而水不足”。马本是阳,马又属火,为了阴阳能够趋于平衡,属阳的胆气则要少,那么,只要生发胆气的胆做到渎职或缺位就行,这样为阴的肝气自然会相对应增高——真的是“肝胆相照”。况且,马对应的是天,禀承和天生的就是清气,而为浊的胆气自然就需要“先天不足”——如此才能更好的“清气上升,浊气下降”,究其“生理”缘由便是没有胆。

以上为中(兽)医的理论,“胆”所指的是依照阴阳五行运转的一个微小系统,是功能概念,并非解剖概念,中医的胆和西医的胆是不可等同的。我们按照西医,通过解剖可知:马真正缺失的是胆囊,缺少是胆汁,缺点则是无法协助消化脂肪。

胆与胆汁均是“生于肝,长于肝”。马没有胆囊,不能储存胆汁。胆汁在肝细胞分泌产生后,通过细微结构,汇入左、右肝管,并通过肝管流入十二指肠。胆汁从分泌产生到流入十二指肠,全过程都是在肝内和肝一同完成的,这是真正的“披肝沥胆”!

胆汁虽是苦的,但有了胆汁,就可以帮助脂肪在肠道内消化和吸收;同时,还把肝脏的某些代谢产物给排出了。这令我想起自己曾在酒醉痛苦不堪时,肝已无法化解和代谢超量的酒精……便开始不断的呕吐,最后吐出的就是那黄绿色又略黏的苦胆汁。

“戎马”即为战马,“倥偬”意为困苦繁忙。成语“戎马倥偬”用来形容将帅军务繁重,其多和“一生”相连,正如:岳飞一生戎马倥偬、戚继光一生戎马倥偬……大英雄总是胆略超群,一生坚定;真骏马必将忠心耿耿,堪托死生。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致一生无胆的马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