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长大、美国求学、粤港澳大湾区创业,“80后”生物化学博士、中山康天晟合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总裁、首席执行官潘洪辉有着别样的成长轨迹。
1996年,潘洪辉在香港中学毕业后赴美国读大学,一路读到生物化学专业博士。学校里,他是醉心研究的学术达人,长期跟实验打交道使他形成了一切从一手数据出发的理性思维模式。
博士毕业后,潘洪辉在美国知名生物技术公司任高级研究员、亚太地区技术负责人,负责新一代无血清培养基配方研发及支持亚太地区生物制药企业客户。
这位香港会考的尖子生、美国大学里的“学霸”博士、全球知名生物技术公司的亚太地区技术负责人,如今选择扎根大湾区,积极搭上这趟发展“快车”。
潘洪辉说,国外求学、从业的经历开阔了自己的眼界,“更重要的是,自己由此注意到了内地生物医药行业的广阔前景。”
另一边,父亲曾经的一句话让他深受触动。“有一年父亲来美国跟我住了半年,走的时候对我说,没办法跟他的孙子沟通,因为小孩子不会说中文。”这让潘洪辉开始认真考虑回国的问题。
2012年,潘洪辉下定决心回国发展,“内地对生物科技人才需求很大,我明白回来将有更多的机会。同时,我觉得在共同的文化体系里,我会有更好的发展。”
初期,潘洪辉加盟了一家内地知名生物医药企业,担任技术总监、首席科学家。这段脚踏实地的工作经历,让他更加确信内地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空间巨大,决定更进一步,开启自己的创业之路。
潘洪辉将培养基研发生产作为创业方向,这是生物医药产业的关键原材料,“内地培养基供应基本被国外大企业垄断,交货期限长,产品质量不稳定,且易受外部因素影响,这对药企来说是很大的制约因素。”
几经选址,潘洪辉决定将项目落户大湾区,于2018年在广东中山联合创办了中山康天晟合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我对这里非常熟悉,跟家人在这边生活很安心。”他说,“过去5年,大湾区在生物医药领域迅速发展。对科创企业来说,及早进入大湾区‘锁定’市场,对未来开发国内国际市场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80后”生物化学博士、中山康天晟合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总裁、首席执行官潘洪辉在接受采访。新华社记者 徐弘毅 摄)
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公布,明确提出“支持中山推进生物医疗科技创新”,潘洪辉扎根大湾区的信心更足了。如今,他的团队已从初创时的12人发展到100多人,公司从900平方米的研发实验室发展到现在拥有近1万平方米的创新服务平台,赢得国内外近100家生物制药和生物技术企业客户的认可和信赖,并获得行业多家知名风险投资机构的战略投资。
回顾自己的经历,潘洪辉说,到内地亲身体验这里的发展变化,对香港青年开阔眼界十分重要。面对记者采访,他表现出大湾区青年的语言特长,在普通话、粤语、英语之间自如切换,畅谈自己对大湾区的理解和展望。
长期从事科研的潘洪辉看重一手数据,讲求实事求是。他说,道听途说只会变成“盲人摸象”,香港青年应当抱着开放的心态看待事物,尤其要亲身经历、感受后,再做出自己的判断。“大湾区大机遇。这趟‘车’已经启动了,快点‘上车’吧,不然就错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