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2月25日电 (记者黄盛)当下,黄金价格频频上涨引得关注,险资投资黄金也迎来“开闸”。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前不久公布的《关于开展保险资金投资黄金业务试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试点保险公司可以中长期资产配置为目的,开展投资黄金业务试点。
试点保险公司共10家,分别是人保财险、中国人寿、太平人寿、中国信保、平安产险、平安人寿、太保产险、太保寿险、泰康人寿、新华人寿。试点投资黄金范围限定于在上海黄金交易所主板上市或交易的合约与黄金租借业务。
记者了解到,我国保险资金主要运用于固定收益类资产投资。银行存款、国债、金融债券、企业债券、证券投资基金,债券仍是险资资产配置主力。为什么要开展保险资金投资黄金业务?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王国军对此向记者表示,对险资而言,黄金具有一定的避险属性,黄金价格往往表现出较强的抗跌性和增值潜力,投资黄金可以帮助保险资金对冲系统性风险,增强资产组合的稳定性。
惠誉评级亚太区保险机构评级高级董事吴杰佩向记者表示,开展保险资金投资黄金业务试点可以使保险公司的投资组合更多元化,提供更多中长期投资资产选择, 有助于资产风险分散。此外,在市场不稳定时期,黄金通常比其他资产更能保持其价值。
根据《通知》,险资试点投资黄金的投资范围为上海黄金交易所主板上市或交易的黄金现货实盘合约、黄金现货延期交收合约、上海金集中定价合约、黄金询价即期合约、黄金询价掉期合约和黄金租借业务。
以试点保险公司2024年三季度数据为基准,招商证券研究团队测算数据显示,除中国信保外的剩余9家试点保险公司当期合计总资产为19.7万亿元,按照监管要求,这9家试点保险公司最多能向黄金市场投入1970亿元,若再考虑到中国信保(2023年年末总资产为1976亿元,对应黄金投资上限约20亿元)的规模,预计10家试点公司最多将为黄金业务市场带来约2000亿元的投资资金。
也有业内人士表示,目前我国已建立起多层次、全功能的黄金市场体系,其中现货交易集中于上海黄金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上市有黄金期货产品;此外,银行等金融机构也推出了各类衍生产品。开放部分险资进入黄金市场,不仅有助于完善黄金市场投资者结构,还有利于提升险资的投资效率。
“黄金作为避险资产,应在投资组合中合理配置,避免过度集中;黄金价格受全球经济、地缘政治、货币政策等因素影响,波动较大,需密切关注市场动态。”王国军说。
“在利率下行环境下, 较高投资回报且信用优质的资产供应量一直在减少,利差损风险是寿险业的一大挑战。黄金为价值储存,可提供潜在的升值空间。通过试点黄金投资,保险公司可以分散资产配置,减少对利率敏感资产的依赖,从而优化资产配置结构。但与债券或股票不同,黄金不产生稳定现金流投资收益。另外,黄金可能会出现流动性降低的情况,尤其是在市场紧张的时候。”吴杰佩告诉记者,根据《通知》,保险公司投资黄金账面余额合计不超过公司上季末总资产的1%,因此不会对险企产生重大影响。不过,随着应对市场状况或监管变化而买入或卖出黄金,可能会带来黄金价格波动。此外,黄金价格受地缘政治环境、宏观经济和货币波动等因素影响,也可能导致价格在短期内出现波动,使保险公司的资产波动性增加。
另据了解,为防范信用风险,此次《通知》也对“合理控制交易对手”作出要求,明确试点保险公司开展黄金租借业务,交易对手应当限于金融机构,并合理控制交易对手集中度,单一交易对手租借规模不得超过试点保险公司持有黄金现货合约的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