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第三批集中土拍“回暖” 38宗土地全部成交揽金247.6亿元
发布时间:2022-01-23 12:15:27  来源:证券日报网  作者:admin  点击:9504次

本报记者 吴奕萱 见习记者 邬霁霞

    新年伊始,宁波楼市也迎来了一场“暖意融融”的土拍。1月19日下午,随着5宗竞价封顶地块摇号结果出炉,宁波2021年第三批集中供地尘埃落定。据宁波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数据显示,本批次市六区共出让38宗宅地,土地总面积约143万平方米,计容总建筑面积约334万平方米,全部成交,成交总价款约247.6亿元,整体溢价率7.1%。

    诸葛找房数据研究中心负责人王小嫱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宁波第三批土拍表现较佳,但同时也是在预料之中。由于土拍规则适度放松加之近期市场政策端接连释放改善信号,尤其在房地产相关的融资方面也有适度放宽,更是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房企拿地‘底气’,带动宁波第三轮土拍表现不俗。”

    土拍规则调整 品牌房企回归

    在经历了第一批集中供地买家“争抢”,第二批集中供地买家“弃场”的冰火两重天之后,宁波对第三批集中供地的土拍规则进行了调整与优化。

    宁波本次土拍基本转向“限房价、限地价、摇号”的方式决定竞得人,改变了此前竞人才/租赁用地的阶段,同时将封顶溢价率从最高的30%降低到15%,在地块达到限价后将通过线下摇号的方式确定竞得人。

    另一方面,宁波采取了用地意向预申请制度,房企可以提前勾地,预申请人可在公告期内就地块出让起始价格、开发建设要求等事项进行咨询,并向政府承诺愿意支付的土地价格。同时,倘若地块竞得人预申请了所竞得地块,其出让价款缴纳时间可在地块正式出让公告规定的时间基础上延期4个月。

    有业内人士表示,通过摇号+降低封顶溢价率可以有效遏制高价地,保护房企的合理利润空间;“勾地”方式则给予了房企足够的时间与政府沟通和了解市场;延长缴纳出让价款时间让房企有了足够的资金缓冲区。

    土拍规则的调整使得房企拿地门槛有所放松,资金压力有所缓解,进而促使房企拿地积极性也逐渐提高。

    本次参拍房企超30家,房企参与数量远超过第二批土拍。从拿地房企来看,相较于第二批集中供地由地方国资平台拿地为主导,此次集中土拍中地方国资平台拿地占比明显下降,品牌房企拿地占比增加,华润、绿城、滨江、江山万里等宁波深耕房企均有地块竞得。

    王小嫱认为:“品牌房企回归也是为市场释放了一定的积极信号,毕竟自第二轮土拍规则收紧以及市场调控加码后,民企在集中土拍中的身影逐渐减少,因此在宁波的第三轮土拍中,民营类品牌房企重现土拍现场,将对市场信心起到很大的提振作用。”

    巍然视点创始人、宁波资深房产评论专家叶巍俊表示,众多品质房企的回归,“十几家开发商抢一块地”重现市场,一方面显示了明星土地的吸引力,一方面也侧面反映了2021年四季度以来,开发商的资金压力正在逐步缓解,信心在修复,这对于楼市无疑是一针强心剂。

    首推共有产权住房用地“全面回暖”还需时日

    值得注意的是,宁波首宗共有产权住房用地(江北区JB19-04-11应家保障用房I期2#地块)也在此次集中土拍中完成拍卖出让,由宁波市保障性住房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以底价2.99亿元竞得,这也是浙江省内首宗共有产权住房出让用地。

    根据出让文件显示,上述地块为共有产权住房项目,竞得人必须按照政府审核确定的销售方案,定向销售全部住宅给政府审核确定的保障对象。共有产权住房不动产首次登记之日起一年内,代持机构按照结算价格8800元/平方米对已完成销售的住宅进行结算;共有产权住房不动产首次登记之日起满一年仍未售出的住宅,由代持机构按照8800元/平方米收购。

    记者了解到,该地块位于庄桥板块甬樾湾北侧,而甬樾湾南侧是体量5.4万方的集商业、文化、体育、卫生、教育、社区管理服务于一体的邻里中心,预计于2023年底建成交付。区块内还有配套学校及幼儿园,预计将于2022年建成使用。此外,该地块还毗邻规划地铁7号线宝轴西路站。

    基于宁波第三批土拍的“回暖”,宁波地产人和购房者不免发出疑问“宁波楼市真的回暖了吗?”

    对此,王小嫱表示:“此次土拍回暖对于宁波市场甚至全国市场来说具有积极的意义,但并不排除近期政策端较为密集的改善信号,造成市场沸腾属短期型,而且虽然房企融资层面有所放松,去年年底回款表现较佳,但接下来的债务仍然较多,压力亦是不小,同时虽然房贷层面稍有放松,但市场监管依旧较紧,若出现违规资金流入房地产,调控也必将收紧。因此,此次土拍回暖并不意味着宁波楼市全面回暖。”

    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回暖的预期太过于乐观,从第三次土拍的细节看,整体市场景气仍然低迷,虽然全部成交,也有很明显人为因素甚至政策因素的影响。楼市大格局不改,小气候随着货币政策的调整出现一些短期的变化,但这种积极变化是否能转化为长期的趋势,目前仍然存在很大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