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很“热”。
走访调研、参观学习、座谈交流……每天这里都要接待好几批访客,有上海本地居民,也有远道而来的游客。
这里,就是位于上海市长宁区虹桥街道的古北市民中心。
古北市民中心。上海市长宁区虹桥街道供图
“你们这里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建立的基层立法联系点,你们立足社区实际,认真扎实开展工作,做了很多接地气、聚民智的有益探索。”自从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来过这里,古北市民中心所在的虹桥街道基层立法点声名远播。
作为最早一批立法信息员,上海长宁萍聚工作室党支部书记、负责人朱国萍见证了基层立法联系点从无到有、从有到兴的飞跃。“当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来上海选点,我力荐虹桥街道。这里在居民构成上很有优势,既有古北涉外居民区,又有传统居民区,有助于听到方方面面的居民意见。”
反家庭暴力法、国歌法、民法典、未成年人保护法……谈起参与研讨过的法律草案,朱国萍如数家珍,无比自豪。她对参加民法总则的意见征询活动印象深刻。民法总则草案二次审议稿中有这样一条:“无具有监护资格的人的,监护人由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担任。”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到基层立法联系点来听意见时,朱国萍提出,居委会人少事杂,直接照顾无自理能力的老人和小孩,万一出事怎么办?后来,这条规定被改为,没有依法具有监护资格的人的,监护人由民政部门担任,也可以由具备履行监护职责条件的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担任。
“过去,我们感觉立法工作的层次比较高,法律的制定有些高深莫测,基层立法联系点的设立打破了这种神秘感。”朱国萍说,家门口的立法联系点让群众真切地感受到法律与自己密切相关,也将群众的意愿充分体现在法律里。
夏云龙给记者展示国歌法修改的内容。人民网记者 唐小丽摄
年过八旬的夏云龙是长虹社区居民,也是虹桥街道立法联系点的首批立法信息员。在古北市民中心的“法条墙”上,展示着一份他对国歌法立法的建议。
当初对国歌法草案征求意见时,夏云龙和其他居民在座谈会上提议:“公民在参加重大会议时,不仅要升国旗、奏国歌,而且还要唱国歌,更好表达对祖国的热爱。”这一建议最终被采纳,国歌法第五条规定:“国家倡导公民和组织在适宜的场合奏唱国歌,表达爱国情感。”消息传到夏云龙耳朵里,他激动得热泪盈眶。
“很有成就感!”这是夏云龙做立法信息员以来最直接的感受。“人大立法不是讲讲的,不是摆摆样子的,不是欺负老百姓的,真的是民有所呼、法有所应。老百姓知道我提的建议管用,他们就信任我,愿意跟我讲,我也更信任立法联系点,这是互相之间的信任。”
开门立法离不开专业的力量。严敏祥是长宁区人民法院的一名退休法官,对基层法治建设感触颇深,退休后他毫不犹豫地选择加入立法信息员的队伍,继续耕耘在法律服务工作一线。
“反电信网络诈骗与我们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制定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对打击电信网络诈骗意义重大。这是一部‘接地气’的法律,也和我以前的工作相关,我很感兴趣。”严敏祥在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草案调研座谈会上提出来一系列“接地气”的意见,比如要加大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人员的惩罚力度,加强对老少群体关于电信诈骗防范知识的宣传教育,加大公安机关防范和打击电信诈骗的职责等。
“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出台后,我看到正式颁布的法律文本中已经采纳了相关意见建议,那一刻我感到骄傲,也更明白了作为立法信息员的使命和责任。”严敏祥欣喜万分、激动不已。
古北市民中心墙上的工作成效展示。上海市长宁区虹桥街道供图
在虹桥街道,4万多居民的各种意见建议,正是通过310名像朱国萍、夏云龙、严敏祥这样的立法信息员“原汁原味”地直达立法机关。截至2023年5月底,虹桥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这辆接地气、察民情、聚民智的“立法直通车”共完成了82部法律、2566条意见建议的征集上报,其中166条建议被采纳。
基层立法联系点,一头连着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一头系着基层群众,是我国开门立法、民主立法的生动缩影和鲜活载体。近年来,全国各地的“立法直通车”有了更多“班次”,截至2023年3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已在31个省区市设立了32个基层立法联系点,辐射带动全国各地设立5500多个基层立法联系点,一辆辆“立法直通车”满载社情民意,驶向了立法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