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水生态环境保护,优化长江流域生态空间
发布时间:2021-10-19 01:17:44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admin  点击:3408次

◆孔明 许雪婷 张涛 韩天伦 裴文明 周艳文

江苏省南京市是长江三角洲地区两翼中心城市之一,也是长江经济带门户城市,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具有承东启西的枢纽城市作用。作为长江江苏段上游城市和跨江布局的城市,加强南京市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对提升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整体水平、优化长江流域的生态空间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十四五”开局之年,南京市积极谋划,以问题为导向,强化规划引领作用,重点实施“1+N”的规划模式,即以南京市级规划为“1”个核心,辐射“N”个区县级规划,市规划指导区县规划,区县规划充实市规划,实现一区一特色,全市一盘棋,共同构建南京市水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发展的新格局。

着力构建水环境空间布局

南京市水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按照“三水统筹”(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四个在哪里”(问题、症结、对策、落实)的工作思路,以省控断面为核心划定流域控制单元,涵盖11个市辖区和114个市控及以上重点考核断面。结合卫星遥感、无人机、水质快检等手段,深入开展调研,实现区县乡镇、重要水体、市控及以上断面、重点涉水企业、集中式污水处理厂、船舶码头等全覆盖,全面系统分析水环境、水生态及水资源等方面问题及成因。

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轴、两带、六片、多点”的南京市水生态环境保护空间布局。按照合理设定目标、制定有限目标、突出特色指标原则,提出以除航道外的主要水体实现“水清滨岸绿、鱼游水鸟飞”为总体目标,以增加重点生物物种江豚数量为特色指标,明确了长江(南京段)干流、滁河、秦淮河、水阳江、淮河、太湖六大水系共33条主要河湖的治理重点,设定了六大任务体系共100余项工程项目。到2025年,努力实现南京市省控及以上断面稳定达到Ⅲ类及以上水质、生态流量保障能力稳步提升、水生态修复工作全面铺开,力争实现“人水和谐”。

精心打造区域水生态格局

南京市雨花台区立足于“现代化创新型生态新城区”的总体定位,注重水敏感区和水网空间保护,依托自然山水,以“江—河/湖—溪—沟”多层次为重点,形成了“一心、两区、一带、一廊、一楔”的区域水生态格局。以污染物源头治理为核心,突出“补短板,强发展”,追根溯源,系统治疗,重点针对基本设施建设、城市面源污染控制等提出治理任务,为打好打胜污染防治攻坚战,建设美丽雨花提供有力保障。

南京市溧水区湖光山色相依,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提出了“幸福河湖,水美乡美,健康溧水”的发展愿景。以河湖为统领,全面加强以农业农村面源为主的“四源齐控”,探索提出面源治理的新思路新发展,以技术创新为前提,以示范建设为引领,规划开展生态农业、农田灌溉等示范区建设,以点带面,辐射全区,深入推动溧水“十四五”水生态环境保护治理。

南京市高淳区河湖相连,水网密布,境内有石臼湖、固城湖等。“十四五”期间,高淳区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优势,提出以绿色经济为切入口,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实现以农业、渔业为核心的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倡导“互联网+智慧渔业”,规划开展绿色标准化养殖区建设,大力推广遥感数字化监测技术,突出“强监管,促发展”。同时,开展主要河湖水生态本底调查,摸清家底,为改善“十四五”水生态环境质量打下坚实基础。

“十四五”时期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要求日益提高,环境质量改善的指标内涵、工作任务不断拓展。在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双重背景下,南京市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下一步,将扎实推进南京水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充分发挥规划引领作用,推动长江大保护和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作者单位: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