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阿尔茨海默病 你了解多少?
发布时间:2021-09-22 03:21:49  来源:人民网-强国论坛  作者:唐佳 方经纶 刘鸣  点击:9215次

9月21日,世界第28个阿尔茨海默病日,今年的主题是“知彼知己早诊早智”。

你知道吗?全世界每3秒就会增加一名阿尔茨海默病患者。

阿尔茨海默病俗称老年痴呆,是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患者会出现记忆力减退、语言障碍、反应迟钝、迷路、精神行为异常等现象。据了解,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期痴呆患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中,年龄每增加5岁,患病危险度会增加1.85倍。

如何判断早期症状?

“你哪天高考啊?”“你什么时候高考?”“几号高考啊?”当年正值李文高考前夕,一顿饭的功夫,爷爷问了她七遍。这时的爷爷已经有了健忘的苗头。据李文回忆,爷爷的情况是一点点变差的。

“阿尔茨海默病早期以记忆下降为主要表现,特别是近记忆力,即经常忘记近期发生的事情。”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唐毅看来,学习新知识、解决判断问题、语言能力以及定向力、计算力下降等,都是阿尔茨海默病的初期症状。

李文记得,爷爷最初出现记忆力减退的时候,全家人都以为是年纪大了衰老的正常表现。

“衰老虽然也会造成记忆力下降、反应变慢等,但不会发展到无法正常生活的状态,而阿尔茨海默会逐步加重到完全不能生活自理。”唐毅强调,简单的生活观察不容易正确区分老人是正常衰老还是得了阿尔茨海默病。家属要注意老年人记忆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的变化;在情绪方面,以前比较开朗的老人变得不太爱说话,或者变得烦躁易怒、容易怀疑别人等,都需要家属警惕,及时到专科记忆门诊进行筛查,“有阿尔茨海默病家族史的人发病年龄可能会提前,更需尽早注意。”

“筛查阿尔茨海默病的量表比较简单,大概十几分钟就能完成,如果在老年人常规体检时能纳入一些初步的认知障碍筛查量表更有助于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诊断。”唐毅说。

照护患者有多难?

“目前阿尔茨海默病被视为一种连续的病程,从大脑里有病理改变开始,到出现临床症状到症状加重的逐渐进展的过程。”唐毅表示,目前的药物治疗只能暂时改善患者的一些症状,尚没有一种能延迟疾病发展的药物。

即便如此,此类药品并不便宜。尹媛母亲是阿尔兹海默症重症患者,每月退休金是3000多元,治疗的药品一个疗程1000多元,但一个疗程差不多刚够一个月。“这个药不能报销,纯自费。”

喂药对尹媛来说也很困难,母亲不配合是常态。“吃到嘴巴里是苦的,她就吐了,我还不能跟她发脾气。”不管尹媛如何绞尽脑汁,母亲始终不肯把药咽下去。

“她不懂得吃,不懂得喝,你不看着她的话有时连纸都吃。”尹媛无奈地说,“抽屉里、枕头下都是废纸,乱七八糟的,这个病完全不能离开人照顾。”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家庭生存状况调研报告》显示,约八成照护者不得不一直看护患者;超六成照护者由于看不到治疗希望,承受的心理压力很大。照护能力不足、照护资源匮乏、治疗服务单一是患者家庭面临的三大困境。

《国际阿尔茨海默病协会报告》则强调,以家庭为主的养老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国内阿尔茨海默病的严重性,而家庭照护者疲于24小时不间断看护,身心长期承受巨大压力,社会支持资源短缺,标准化、规范化的临床诊疗和人性化的照护康复需求远远未被满足。

对于照护病人,唐毅认为,随着老龄化的加剧,失智老人的照料和养老问题是社会医疗保障面临的一大问题。“目前我们养老服务机构资源仍然不足,没有针对失智老人的专门专业机构。”唐毅建议,可以发展一些专门针对失智老人的养老机构,培训一批可以有针对性照护的此类人群的工作人员。

我们该做些什么?

为贯彻落实《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有关要求,指导各地探索开展老年痴呆等综合防治工作,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印发了《探索老年痴呆防治特色服务工作方案》,组织辖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地区,将防治老年痴呆作为试点特色项目,按照方案要求做好组织实施。

此外,各地也积极采取措施。《北京市老年人养老服务补贴津贴管理实施办法》提出了通过政策创制、整合与衔接,帮助经济困难、失能、高龄等状况的老年人及其家庭提高消费支付能力,推进享受专业化、职业化、多元化的照顾服务,切实减轻居家养老照料负担。

不久前,有网友表示:恳请广元市政府组织相关部门研究考虑将阿尔茨海默病纳入市门诊特殊疾病病种。对此,四川省广元市医疗保障局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回复网友时表示,目前正在进一步研究,在今后的政策调整时,尽量将更多的病种纳入保障范围。

唐毅建议,除积极推行“医养结合”的养老方式外,可以对失智老人的家庭,特别是农村失智老人家庭提高一些医疗补贴。

有专家表示,活跃的社会活动、经常锻炼大脑、健康生活方式、有益的食物对于预防阿尔茨海默病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