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雍黎 通讯员 陈鸿
6月18日12点08分,经过4个多月的空载试运行和初期运营前安全评估,经重庆市政府批准,重庆轨道4号线二期正式开通运营。
4号线二期线路全长约32.8公里,设15座车站(高架站5座,地下站10座),平均站间距约2.3公里,开通运营后,将串联起两江新区鱼复和龙兴两大片区,衔接唐家沱工业园、鱼复工业园和龙兴工业园,促进唐家沱、鱼复、龙兴、悦来等外围组团与中心城区的联动发展。
技术创新 开创5项纪录
重庆轨道4号线二期工程是重庆市首批采用PPP模式建设的轨道线路之一,在4号线二期建设过程中,中国中铁充分发挥勘察设计、基础设施、金融服务、房地产开发、装备制造等全产业链优势,开展“大军团”协同作战,高质量、高效率完成土建、站后施工任务,开创了五项纪录。
在全市首次全线采用装配式铺轨,3个月完成68.7公里轨道铺设,较传统现浇工艺工效提高一倍,减少作业人员三分之一。
“鱼嘴站是全线唯一全非爆暗挖车站,采用悬臂掘进机非爆开挖,为全国同类工程首例!”中铁八局重庆轨道交通4号线二期项目总工程师彭淋漓说,通过采用双侧壁导坑三台阶法开挖综合施工技术,圆满完成了“洞通”工期任务,实现了非爆开挖“零投诉”,且成为全线暗挖车站中率先完成衬砌及中板施工,首个移交站后单位的车站。
全线八台TBM同时掘进,克服穿越回填土,长距离、大坡度等技术难点,实现单月掘进590米佳绩,刷新了重庆复合TBM设备掘进纪录。
在全市首次采用LTE综合承载技术,实现车、地间多业务、大宽带、高可靠的信息交互,适应了城市轨道无线通信技术发展趋势,降低运营费用的同时也节省了建设成本。
在全市首次采用集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为一体的基于BIM的智能运维系统,实现了新一代信息技术驱动全业务场景高效运转的创新实践。
行驶中的重庆轨道4号线二期列车。中国中铁供图
新技术亮相 打造智慧列车
重庆轨道4号线二期车辆设计在延续一期平台车型既有技术优势的基础上采用大量新技术,实现整车安全和性能提升,具有更安全、更舒适、更环保、更经济的显著优势。
冷暖车厢、列车中部显示屏、走行部检测系统、无线传输等新技术亮相列车,让四号线新车科技感满满。
通过对空调控制系统的升级,可实现对6节车厢温度分别进行设定,在重庆轨道交通中首次实现列车冷暖分区,以满足不同乘客对于冷热体感的需求。
车辆配备走行部检测系统,列车驾驶时,还有一位随行“医生”,每时每刻对车辆关键走行部件进行“体检”,实时检测走行部工作状态,让车辆运行更安全,乘客出行更放心。
车辆配置智能数据采集终端,对各系统设备运行状态和故障信息采集进行优化升级的同时,采用车地无线传输系统通过5.8G频率的WLAN网将车辆的运行状态信息和故障信息实时传递到运营监控中心,并对信息进行实时分析处理,实现对车辆运行状况的全程跟踪及故障报警预警。
车辆配备专家分析系统,通过对列车所有下传的数据以及车辆段的轨旁数据进行分析,预判车辆可能存在的故障,指导维修人员进行处理的同时将现有的车辆检修方式由“预防修”转向“状态修”。
在站点中,铁山坪站是一座智慧车站。以站级ISCS为基础,利用物联网、视频智能分析技术,实现车站态势全息感知,将设备状态与报警等自动化数据(生产网)和智能视频、运营管理、设备维保、客运服务等信息化数据(管理网)深度融合,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进行挖掘分析、综合利用,实现车站工况的三维可视化,向调度、车站运营、客运服务、设备维保等各级工班人员提供符合其岗位要求的、简洁高效的、管家式、场景化的操作界面,提高工班效率,降低应急操作出错的风险,进一步提高线路的安全性和智能化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