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更多高技能人才竞相涌现
发布时间:2024-10-11 21:04:41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admin  点击:1788次

近日,在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上,“人民工匠”许振超获得了一份沉甸甸的荣誉。从普通的码头工人,成长为“学习型、知识型、创新型”的当代产业工人杰出代表,“振超效率”享誉世界。在新型工业化加快推进的当下,新质生产力不断培育壮大,需要更多像许振超一样的技能人才挑大梁、担重任。如何让一批批大国工匠竞相涌现,为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供给力量源泉,成为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大力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高技能人才。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紧密、最直接,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职业教育每年培养超过1000万名毕业生;近年来,现代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70%以上的新增一线从业人员来自职业院校。全国组建了总共1500多个职业教育集团,涵盖了企业、学校、行业、科研机构在内的4.5万余家成员单位,通过深化产教融合,做实“一体”(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建强“两翼”(市域产教联合体和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在政产学研方面推行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等“四合作”育人模式,不断提高技能人才培养和地方经济结合的紧密度、与行业企业发展需求结合的适配度。通过创建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即由企业提出需求,学校据此设计执行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将企业的创新需求融入教育链,让学生能力匹配企业需求,实现教育与产业的无缝对接。积极开展前沿性应用研究,做好“从0到1”的原始创新工作,高校要主动搭建与企业的沟通桥梁,寻求合作契机,串起创新链条,让企业及时了解科研成果,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和技术创新。这些探索与成效充分说明,职业教育要想实现高质量发展并赋能新质生产力,产教融合是必经之路。

如何打通产教融合的育人路径?面对智能化、数字化浪潮的迅猛发展,职业院校要充分发挥数字赋能作用,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打造学术氛围浓厚、创新能力强劲的育人平台,助力数字经济发展。在创新实践方面,引导学生将智能化、数字化先进技术运用于学习过程中,获取最适合的学习路径和资源。打造新型劳动者队伍,搭建符合产教融合要求的校企合作平台、实习实训基地,发挥职业院校在科学研究上的特殊地位,敏锐捕捉创新需求,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工作场景和专业设备,立足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在基础理论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上下功夫,推动产业、教育、人才、科技一体化协同发展,促进产教融合与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有机衔接,促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深度融合,共同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比如,浙江杭州的一些职业技术学院不断拓宽校企合作的领域,与一些头部企业合作牵头(参与)制定国家级、省级标准,共建相关研究院、研究中心、产教科创基地等校企共同体。校企双方以共同利益为基础,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为前提,以文化共融为抓手,以师资共育为核心,以课程共建、教学共管、基地共建为依托,探索走出了一条校企“共建、共管、共育、共融、共进”的创新发展之路。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着力培养造就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着力培养造就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提高各类人才素质。建设一流产业技术工人队伍。职业教育作为工匠摇篮,承载着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的使命,职业院校应围绕产业发展需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打造全链条工匠培育体系,对接科技和产业发展需求,优化职业教育办学层次和结构,培养更多“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大国工匠。职业院校在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方面,应当将工匠精神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课程体系,开设相关选修课程或公益讲座,设计富有启发性、实践性的教学内容。发挥校园文化对学生教育的隐性作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工匠精神的熏陶。通过设立工匠文化长廊,举办工匠文化节、劳模工匠进校园等系列体验活动,弘扬工匠精神、褒奖工匠情怀、厚植工匠文化。通过合作建立实训基地,让学生在真实工作环境中学习,通过实际操作感受工匠精神的严谨与精益求精,在加强理论阐释的同时深化实践解读,以“学中做,做中学”的模式有效促进工匠精神的传承。在实践中,一些地方院校尝试邀请全国“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大国工匠等人担任课程思政带头人,带领课程团队进行教学探讨,定期给课程团队和学生进行相关培训,激发学生对未来职业的自豪感与自信心。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职业教育承担着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共同富裕、实现教育公平的重大使命。只有多措并举、形成合力,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才能适应新质生产力的要求,助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作者:黄向荣,系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