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深化高等农林教育改革创新
发布时间:2024-11-04 16:33:49  来源:人民网  作者:admin  点击:1806次

  1522公斤!

  10月5日,河北曲周县“绿色吨半粮”示范方进行实地测产。第四疃镇王庄付庄千亩示范方玉米亩产达到797公斤,小麦季实收亩产达725公斤,全年小麦玉米亩产达1522公斤,实现“绿色吨半粮”目标。

  承包这块试验田的,是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4名90后:叶松林、郝展宏、冯小杰和蔡东玉。他们吃住在农村,课堂在田野,在服务乡村全面振兴中解民生、治学问,帮助乡亲们增产增收。

  “我们要‘实’。‘实’字就是头戴一顶草帽,沉下去实实在在帮老百姓解决问题。”科技小院发起人、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张福锁说。2009年,张福锁院士团队在曲周创立全国第一个科技小院——白寨科技小院,探索集科技创新、社会服务、人才培养三位一体的育人模式。

  一个院落,三五农舍,多名“学生专家”……15年来,科技小院蓬勃发展,从1个到1800多个,从中国农业大学到全国涉农高校,一批批小院青年“自找苦吃”,让“希望的田野”迎来丰收的喜悦。

  科技小院模式,是以新农科建设服务强国建设的一个缩影。

  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回信,充分肯定新中国成立70年来涉农高校为“三农”事业发展作出的积极贡献,并对广大涉农高校办学方向提出要求。

  5年来,全国高等农林教育战线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以新农科建设为统领,不断推动高等农林教育改革创新和高质量发展,呈现出格局性变化。

  学生知农爱农素养持续提升。涉农高校始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切实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近年来,43所涉农高校将耕读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30所涉农高校形成了系列化、品牌化的耕读教育实践活动。

  中国农业大学校长孙其信表示,广大农学生深入田间地头和村屯农家,在服务乡村全面振兴中解民生、治学问,把论文书写在祖国大地上。

  学科专业结构更加优化。数据显示,2023年新增备案、审批和调整涉农专业达到113个,占全国总数的6.6%。涉农高校坚持“四个面向”,超常规布局新农科专业,推进农林教育改革,增强学科专业设置的前瞻性、适应性和针对性,加快急需紧缺人才培养。

  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创新。涉农高校积极推进新农科系列“101计划”,聚焦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领域,重构课程知识体系。突出学科专业交叉融合,探索本研贯通一体化培养机制。12个省份在省级或地市级层面开展“公费农科生”等订单定向农科生培养计划,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人才支撑。

  华中农业大学构建“3+X”本研贯通一体化培养机制,着力培养新农科人才;东北农业大学加强有组织科研,深入开展现代种业、黑土地保护与利用等领域科技创新行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乌兹别克斯坦成立塔什干分校,着力培养知华友华农林人才……2019年以来,教育部推出“安吉共识”“北大仓行动”“北京指南”,奏响新农科建设“三部曲”。经过不懈努力,涉农高校综合办学实力和社会影响力持续提升。

  “下一步,要加快推进实施新农科建设2.0,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农林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加快推进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具有世界重要影响力的高等农林教育中心,进一步深化高等农林教育改革创新,助推教育强国、农业强国建设。”教育部副部长吴岩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