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军工程大学:“有组织科研”跑出跨域创新加速度
发布时间:2024-09-14 21:02:27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admin  点击:1995次

9月上旬,海军工程大学某课题进入攻坚阶段,由某创新中心牵头,组织智能算法、动力工程、光电识别等多个跨域学科专家集智攻关,进一步加快重大技术难题解决进程。记者了解到,这要归功于该中心整合该校7个院系相关科研力量,通过平台载荷、能源动力等无人领域交叉学科相互碰撞,在新兴领域深入探索出更多创新增长点。

“单一领域单打独斗,成果再多总是定数,不同团队相互启发,交叉融合就有无限可能。”该中心领导、该校兵器工程学院教授胡生亮说,目前学校里像这样的创新平台正越来越多,不同学科的创新人才交叉组合、跨专业合作,在军事科技新质前沿领域持续深耕,全速发动军事科研向战为战的创新引擎。

这是海军工程大学紧盯未来战场,推动军事科研组织模式融合升级的缩影。

近年来,该校紧盯战场之变和部队需求,打破学科专业壁垒,对科学研究的项目设置、要素建设、平台搭建、政策支持和成果转化进行深化整合,围绕新质战斗力生成需求建设一批多学科交叉、跨院系合作的创新平台,推动科研工作由单一学科“单打独斗”向融合团队有组织创新转变,研为战、研为教质效整体跃升。去年,该校某全国重点实验室获批重组,多个跨界跨域创新团队、研究中心接连成立。

“大科学时代,需要团队的大协作、资源的大整合。”该校领导介绍,“深化”是对照未来战场发展需求,“整合”意味着把横向交叉学科、纵向大小专业的各类科研力量凝成合力。

该校组织力量深入各级院校厂所、基层部队一线调研,把科研组织管理改造作为提升科研创新为战为教质量的突破口,探索打造“方向-队伍-平台-项目-成果”创新链条,围绕未来高端海战急需,选准能源动力、新型材料、智能算法等主攻方向,在全校跨院系遴选人才,建立多个“技术+应用”的跨界跨域研究团队,打造集多学科多领域于一体的工作平台,联合攻关形成创新成果,同时系统修订《科研项目管理办法》等6项科研管理规章制度,引导科研管理工作重心向拓宽支持渠道、争取条件建设、落实政策红利上拓展,全力支撑各类团队基于前沿领域研究需求自适应组合。

胡生亮所在的某创新中心正是海军工程大学深化整合科研工作模式的重点项目之一。

多年来,该校在无人航行控制、智能态势感知、自主武器控制等单项领域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但仍存在校内力量没有攥指成拳,对外合作交流多头并存等问题,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发展。如今,这个创新中心助力不同学科专家教授通过“人才特区”建设试点任务跨院系“柔性”合作,在项目来源、经费支撑、人才配置、组织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开放性改革,进一步释放创新潜能、管控廉洁风险。

“跨院系‘柔性’合作,为的就是把学校学科多样优势转化为创新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培养优势,催生更多高质量的跨学科科研成果。”该校舰船与海洋学院副教授高霄鹏说,学校整合无人技术相关力量后,她兼任该中心某平台技术研究室主任,任务牵引的直报直管模式极大提高了科研效率、释放了创新潜力。

“非常期待与同行大拿们碰撞出更多创新火花。”她说。

科研工作组织模式融合升级,提升了该校科研为战质效。近年来,该校先后获得国家、军队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50余项,某研究所被评为全军科技工作先进单位,获国家发明专利金奖1项、2人获当代发明家称号,授权专利800余项,多项研究成果被直接应用于主战装备平台。

记者了解到,该校下一步将继续深化科研工作组织模式创新,针对重大演训任务和备战打仗急需,自主遴选资助一批具有前瞻性、引领性、紧迫性的高质量项目,筹建“军事智能教学科研创新中心”,探索实施“有组织科研”反哺学员培养和课程建设新路径。